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85节
否则的话,谁管你皇帝不皇帝的,不伺候!
现在倒好,你把我们喊过来,却不见人,这不是耍我们吗?
就在众人准备离开之际,突然外面马蹄声响起,紧接着人影绰绰,数百名骑士来到营地外围。
乌兰终于松了一口气,为首的正是北海卫指挥使哈铭,在他身后,将士们一个个风尘仆仆,似乎从很远的地方奔袭而来。
猛地,他闻到一股血腥的气息。
定睛一看,那些骑士腰间都挂着……人头!
少的一两个,多的七八个,马鞍上还淌着血,似乎是刚刚经过了一场厮杀。
一时间,聒噪的人群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安静。
他们对这些人头再熟悉不过,黄头发,高鼻梁,正是北方的罗刹人!
看这数量,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所有人连大气都不敢出,在他们的认知中,罗刹人都是恶鬼的化身,极为凶悍。
这些来自大明的将士,岂不是比恶鬼还要凶悍?
在众人的注视当中,哈铭缓缓走到中央位置。
他的脸上杀气未散,让人望而生畏。
“来人,宣读皇帝陛下圣旨!”
北海卫的事只提一下,后面的情节请自行脑补,下一章继续回到主线
恭喜书友“我正在开心”成为本书第一个盟主
昨天看到助手上有消息,点开后,傻眼了。
好多个零啊!
数了三遍,确定是盟主。
20万字,迎来第一个盟主,激动之下,无以言表!
有些小伙伴问我,上架为什么不发感言,其实当时写了,写完又觉得矫情,就没发。
今天就随便说几句。
这本书在前十万字追读涨势很猛,一度冲到新书榜第39,把我自己都吓到了。
可是后来,在冲三江的紧要关头,追读不涨反掉,泥鳅大大问我写什么了,我本以为是那几个毒点,导致很多小伙伴弃书,当时还发了感言,给大家道歉。
后来仔细想了想,也许最大的问题不是毒点,是第二卷剧情太平淡了,没有了第一卷的紧迫感。
开局打仗,打了十万字,回去京师该歇歇了,搞搞科技,杀几个贪官,为下一次北伐做准备。
剧情一松懈,追读就掉了,这也很正常。
至于三江,很遗憾,不过,能冲到六频已经感觉很知足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好好写下去。
先灭北元,再平倭寇,征安南,下西洋,干就完了!
还有就是,有些小伙伴给我留言,问了一些关于写书的问题,其实吧,本人作为一名扑街,虽然水平不咋样,还是很愿意和大家探讨的,群号925806889,欢迎骚扰。
最后,为了感谢萌主,今天说什么也要加更!
必须加,耶稣也拦不住我!
第100章 迎接死亡(第三更,求订阅!!)
正统十五年三月,襄城侯李珍率三千营自京师出发。
三千营全部是骑兵,并未携带辎重,行进速度非常快,穿过居庸关,一路北上,半个月的时间奔袭两千余里,到达榆木川。
放眼望去,河流潺潺,草木新绿,景色相当宜人。
只可惜如此优美的景色,即将要迎来的却是炮火的洗礼。
大漠深处,也先中军大帐。
“启禀太师,明军三千骑兵已经先行出了长城!”
“只有三千人马?”也先眼前一亮,问道,“小皇帝那边没动静吗?”
“据潜伏在大都的探子来报,明军此番出征,大致有十万人,目前还在集结当中。”
也先沉吟片刻,说道:“召伯颜过来!”
不多时,帐门一撩,伯颜迈步走进。
“大哥,听说南人在集结兵马?”
当初土木堡一战,被明军的石灰粉灼伤一只眼睛,如今只剩一只独眼,看起来更加凶悍。
这个仇他一直记着,只等再度挥师南下,发誓要将小皇帝的眼睛剜出来,一雪前耻。
也先点点头,说道:“根据探马来报,明军三千骑兵已经越过长城,正向榆木川一带进发,这是一支孤军。”
闻听此言,伯颜独眼放光,激动道:“大哥,让我去吧!”
“南人狡诈至极,上一次吃了亏,行事谨慎些为好!”
“大哥放心,这一次绝不会让他们奸计得逞!”
也先又说道:“说吧,你需要多少人?”
伯颜甚至都没有思考,脱口而出:“明军有三千人,我只需两千!”
也先摇了摇头,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五千,要速战速决!”
“大哥多虑了,对付那些南人,有两千人足够了。”
“前面怎么吃的亏,这么快就忘了吗?”
也先脸色沉重,意味深长地说道:“抵达榆木川之后,先不要急着进攻,试一试明军的虚实。”
伯颜眼中带着些许无奈,说道:“遵命!”
说完之后,来到帐外,钦点了五千精锐骑兵,向着榆木川奔袭而去。
也先思索良久,写下一封书信,然后召集手下过来,吩咐道:“马上去一趟应昌,将这封信送去脱脱不花大汗,就说本太师准备召开忽里勒台大会。”
忽里勒台大会是蒙古人最正式的政治及军事议会,用于推举首领,决定征战等大事。
蒙古帝国的所有大汗,例如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汗,都是由忽里勒台所推选出来的。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之后,北元分裂为鞑靼、瓦剌、兀良哈等部,鞑靼部一直掌握在正统的黄金家族手中,现任大汗为脱脱不花,名义上是整个蒙古的大汗。
按理说,这样的会议必须由脱脱不花亲自召开才对。
可是,也先早就有心和鞑靼部一争长短,什么狗屁黄金家族,草原上崇尚武力,谁的兵马多,谁才有话语权!
因此,他趁此机会提议召开忽里勒台大会,一是团结草原诸部共同对抗明军,二来,也是向脱脱不花施压。
如果脱脱不花应邀参加,说明也先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他这个大汗。
反之,如果他不参加,那么其他部族便可以立也先为汗,彻底取代黄金家族。
草原上畅通无阻,五千骑兵行军神速,七日之后,已经到达榆木川。
伯颜按照也先的吩咐,寻了一处有水源的地方安营扎寨,同时派出探马,去前方打探情报。
不多时,探马来报,前面的明军是老对手三千营,似乎也刚刚抵达不久,正在扎营。
伯颜权衡片刻,直接下达了作战命令。
这也不全是他性子急,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优势就是骑兵,而骑兵的厉害之处就在于阵型和速度。
当年成吉思汗发明的楔形冲锋战术,以此征战天下,所向披靡。
具体来说,就是部队组成一个楔子的形状,将敌人的阵型撕开一个口子,然后回头再进行下一轮的冲锋,这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射击,通常三波之后,敌军的队形早已支离破碎。
但是这个战术只适用于野战,攻城拔寨就难了。
如今对方大营还未建成,正是最好的机会。
机会转瞬即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伯颜一马当先,带队发起冲锋。
五千人犹如一柄利剑,向着尚未准备好明军刺过去!
骑兵对骑兵,不需要考虑火器,这是一场力量的对拼!
当初土木堡受到的屈辱,今日要你加倍偿还!
李珍走出大营,看到从天而降的蒙古骑兵,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火炮准备!”
二十门佛朗机炮亮出来,对准来势汹汹的骑兵。
这种火炮的重量是大将军炮的三分之一还不到,拆开之后,一匹马就可以携带。
上一篇: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