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签到十倍吕布战力 第162节
“朕一定要征服世界,让这天下所有人都变成我秦人。”
看着斗志昂扬的政哥,嬴羽嘴角微微上扬。
刚才说的那些话,也是嬴羽想做的。
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还有系统傍身,总要做些什么的。
.......
翌日清晨,麒麟殿中。
“陛下,长沙、庐江两郡急报。”
“长沙、庐江两郡三天前发生了洪灾,其中长沙郡受灾百姓多达七万余户,庐江郡也有将近三万户受到了洪灾影响。”
听着冯去疾的奏报,高台之上的政哥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大秦最近这几年,天灾就没断过。
一旁的嬴羽脸色同样没好到哪里去。
“系统,不是说提升国运能够减少天灾吗?这洪灾又是怎么回事?”
嬴羽黑着脸,用意念和系统交流了起来。
大秦的国运已经提升了两次,没想到还会发生这种大面积的灾情。
长沙、庐江两郡受灾人数竟然有十万户之多。
【叮咚--友情提示,目前大秦的国运,还不能做到抵消天灾的程度,出现洪灾、火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很正常。】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请宿主努力提升大秦国运。】
说了等于没说,就不应问这狗系统。
嬴羽冷哼一声。
“长沙、庐江两郡洪灾严重,诸位爱卿有何良策都说说吧。”
政哥话音刚落,冯去疾便率先开口:
“陛下,臣认为应立即派人去长沙、庐江两郡巡视,安抚灾民以防生变。
另外还需下令两郡,开仓放粮。”
冯去疾的话音落下,百官们纷纷点头。
高台之上政哥显然也认同了冯去疾的做法。
不过脸色依旧难看。
因为长沙、庐江两郡根本就没有多少存粮。
对面十几万受灾的百姓,开仓放粮顶多也就支持个三五天。
这洪灾来的可真不是时候。
嬴政不由的心生感叹。
若是晚来二个月,土豆和红薯成熟,那他何须再为粮食发愁啊。
“陛下还有个问题,两郡灾情严重,所需人手定然不在少数,一时间恐怕难以征召这么多民夫啊。”
“征召民夫?”
“如今正是春耕时节,若是此时征召那田地谁来耕种?”
一听要征召民夫,嬴羽顿时就坐不住了。
大秦就是被这么完没的。
自己都说过多少遍了,这些人怎么就不长记性呢。
“太子殿下,这不征召民夫,那两郡的灾情怎么办?难道就放任不管?”
“动不动就征召民夫,南大营中的那十万新兵是吃干饭的吗?直接拉过去不就完事了?”
此言一出,冯去疾、蒙毅等人都愣住了。
“父皇、如今百姓受灾。
儿臣认为,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抢险救灾也应该是我大秦将士职责之一。”
政哥闻言,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法子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灾情刻不容缓,还要麻烦冯相跑一趟长沙、庐江两郡。”
冯去疾闻言立马开口:
“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政哥满意的点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王离:
“王离,你带着南大营的十万新兵,随冯相一同前往。
此次是救灾,一切以冯相为主。”
“诺!”
王离闻言,连忙上前应是。
“陛下,人手的问题虽然解决了,可是这粮食又该怎么办。”
内史腾苦着一张脸,提出了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粮食也好解决,向当地贵族豪绅借便是了,等度过这次洪灾后再如数奉还便是了。”
“借?那些贵族豪绅会同意吗?”
“不同意?对面灾情我老秦贵族都能主动捐粮,他们多什么?”
“锦衣卫亲自上门借粮,本太子倒要看看谁敢不同意!”
第149章 功德碑与缺德碑
听到嬴羽之言,麒麟殿中不少官员都打了个寒颤。
锦衣卫上门借粮食,他们不少人都经历过。
“太子殿下,即便是锦衣卫上门恐怕也很难。”
冯去疾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说道。
这些地方豪门望族,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和老秦贵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虽说是借粮,承诺灾情过后会如数奉还。
可是长沙、庐江两郡的豪绅绝对不会轻易地将粮食拿出来。
因为在这种灾害面前,粮食会涨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天价,堪比黄金。
对于这些贵族豪绅来说,这是发国难财最好的机会。
“这群豪门望族,实在该死,依臣看太子殿下就应该派锦衣卫整治他们,不借粮的直接抄家。”
“如此做虽然解气,可却与律法不和,毕竟秦律没有规定不借给朝廷粮食会被抄家啊。”
“哼,他们的目的老夫一清二楚,无非是想等着百姓断粮朝廷无力支援的时候,他们再高价卖粮。
如此逼迫百姓实在是该杀。”
“哎、这些豪门望族在当地势力很大,就算是锦衣卫到了,估计查不出什么来。”
冯去疾无奈摇头叹息一声。
高台之上政哥也是眉头紧皱。
对于这些氏族豪绅,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他们是绝对不会乖乖借粮的。
就算是锦衣卫到了,估计也只是随便应付一下,不会出全力。
政哥和嬴羽的想法不同。
在政哥眼里,这些氏族豪绅虽然可恨。
但是粮食毕竟是人家的,人家不愿意借,总不能用强吧?
这些氏族豪绅,在地方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绝不容小觑。
若是用强引起这些氏族豪绅的反抗,到时候天灾,人祸齐来,那可就真的难办了。
“父皇,儿臣想到了一个办法,即使不用强也能让他们乖乖交粮。”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看向了嬴羽。
嬴羽冷笑一声:
“办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每个县之中都设立一块功德碑。
然后将答应借粮者,其家族来历,家里有多少粮食,又借了多少粮等等详细信息全部刻在石碑之上。
上一篇:长津湖:李云龙之子,第七穿插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