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61节

赞悉若也没有想太久,很快就锁定了怀疑的对象,只会是王母了。

本来没庐氏就是孙波族的一支,现在没庐氏全族都在西康,已经算是投奔大唐了,国中只有王母一人苦苦支撑。

原本赞悉若还觉得这事因为王母对吐蕃的感情太深,可现在来看未尝不是把王母当做一个深入敌人内部的棋子,专门传递关键信息的。

也不知道王母本人是什么时候投降大唐的,还有多少机密信息已经被大唐获取了。

要是李湛能知道赞悉若现在的想法,只怕能直接笑出来。

这吐蕃的王母还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大唐的奸细的,她当初之所以留在吐蕃,就是因为她对吐蕃的感情很深,对那个年纪还小的赞普也放心不下。

可惜……谁让她和乞黎拨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呢?

甚至现在赞普还要打算对西康用兵,要是西康真的没有准备,大唐也没有准备,那王母的族人们恐怕就要死完了。

在这样的情势下,王母选择向大唐传递这些消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待到徐达将舆图上的信息修改以后,他就示意赞悉若在一边的空席上落座,而后指了指舆图不咸不淡的说道。

“虽说吐蕃国内的情况我们已经几乎尽数掌握了,但这不代表我们就要攻打吐蕃,毕竟蕃客来此,就代表一切还有转机。”

这样凡尔赛的话一出口,已经坐下去的赞悉若脸上的肌肉就一抽一抽的,实在不知道该作何回应,索性就沉默不语了。

鬼才相信大唐做了如此完善的准备后,会不打算攻打吐蕃。

虽然他没读过孙子兵法,可打仗前要做详尽的准备他也不是不清楚,兵法本来就是相通的。

也是这个时候,赞悉若猛然意识到自己来此的使命,是为了给葛尔家求活路,却不是代表着为吐蕃求活路的。

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区别的,想到此,赞悉若的心里更加悲哀了。

连自己的父亲,这个为吐蕃的壮大呕心沥血的人物也要抛弃吐蕃了,难道吐蕃还会有什么活路吗?

自己还是把心态摆正吧……

纵然他不知道眼前的这名将领到底是谁,可他既然能在这里给一边的大臣们,以及在上位坐着的大唐皇帝做战前分析,那他的地位就肯定低不了。

赞悉若收拾了下自己的心情,很是恭敬的对徐达执了一礼言道。

“将军所言甚是,未敢请教将军姓名。”

“徐达。”

赞悉若的心中流过关于徐达的情报,他也算是如今大唐相当有名的将军了,固然没有亲自参与过对吐蕃的战争。

可是之前的时候,徐达和西突厥打的那一仗,赞悉若还是收到过消息的,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统帅了。

大唐拿他来当可能出征吐蕃的主将,看来对吐蕃也是相当重视的,只是这样的重视会不会过了头了……

赞悉若的心里有些苦笑的想到,但脸上的表情却更加恭谨了几分。

堂中诸席上坐着的官员们本来是想要看赞悉若的笑话的,毕竟被徐达这么倨傲的对待,很难有人能保持平和的心态的。

可让他们大失所望的是,现在赞悉若的表现过于平静了,完全看不出有失态的地方,这就不得不让他们对赞悉若有些佩服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这么快调整自己的心态的,也不是所有人在面临这样的侮辱的时候,能够保持心境的平和的。

就连徐达也不禁高看了赞悉若一眼,不愧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才,这一点确实超出他的预料了。

本来徐达也是想给赞悉若一个下马威的,他们葛尔家想要投降大唐不错,可刚才赞悉若的表现明显是没有把大唐的利益放在最优先,这自然是要教训一番的。

眼下嘛……徐达的态度肉眼可见的缓和了下来,有本事的人总是能受到一点优待的。

“赞悉若的名字,我也是听说过的,不愧是吐蕃少有的人才。”

看到徐达这样像是长辈一样的姿态,赞悉若心中甚至有些激动,这可是大唐最杰出的那批将帅啊!

能得到这样的人的一句称赞,那真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事了。

要是赞悉若熟读三国的历史,说不定就会有像刘备一样的感慨了。

冷静下来以后,赞悉若正色开口说道。

“今日外臣来到大唐面见陛下,就是为了商量我葛尔家的存续问题……”

徐达听到此言,不由得看了看上面的李湛,却见李湛没有说话的意思,反而保持着一种吃瓜看戏的姿态,示意他接着说下去,徐达的心里也有几分尴尬,但还是老实的接着说道。

“其实刚才的时候,殿中就在讨论这个问题,依我的本心来说,是不愿意接受你们葛尔家的投降的,我对大唐的士卒有信心,就算是没有你们,大唐依旧能取得大胜!”

“只是,陛下刚才却说,既然你父已经派你来了,臣服之心昭然若揭,若是在这种时候拒绝你们的投诚,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

赞悉若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当即就想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徐达挥手打断了。

“我一开始确实不赞同此事,但既然陛下已经决定了,我作为臣子自然是要遵从的,你也不用担心我在这种事上做什么小动作,实在不屑为之。”

“何况刚才你的表现确实很好,足以证明你的价值以及葛尔家的价值了。”

赞悉若听到此言,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徐达的真心话,他已经无暇分辨了,只是泪流满面的对着上首的李湛扣头,哭着说道。

“臣感谢陛下的恩德,愿为陛下效死!”

李湛不由得笑了一声,不管现在赞悉若的这个表现是表演出来的,还是真心的,能看到历史上大唐的敌人如此渴望为大唐效力,这也算是李湛的一个小乐趣了。

“你也不必如此,若是能够在此次攻打吐蕃的过程中立下功勋,朕也不会吝啬奖励,到时候你们一家都能在大唐享受富贵,这也算是一桩美事了。”

在舆图前面站着的徐达不由的露出一抹微笑,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这确实是一桩好事。

别看他刚才对赞悉若说的那么狂妄,可他是知道历史上大唐对吐蕃作战的失利的,有这样的先例在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何况,要是因为葛尔家的投诚,能够少损失一些大唐的士卒,这不更是一件好事了吗?

时间已经进入了秋季,河湟谷地的气候明显恶劣了起来,昼夜温差大的惊人,每到早晚的时候,那些值守的士兵都会感到有些寒意。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的时候,这里的都督府前的堂鼓就已经咚咚作响,犹自在睡梦中的蓝玉猛然被惊醒,有些不满的嘟囔道。

“早晚要把这破鼓给拆了!”

虽然他嘴上是这么说的,可身体还是很诚实,直接翻身坐起,在侍女们的服侍下穿戴好衣冠,有些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

蓝玉还是很清楚的,自己是武将,那么每天的训练总是要到场的,要不然在这唐蕃之间即将发生大战的时候,过于松懈就是找死。

边疆为官和内地大有不同,无论是平时的时候,还是到边疆有警的时候总是分外的忙碌,这样像是陀螺一样的生活其实很是无趣。

只是蓝玉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是在大明还是大唐,他们武将的职责都是一致的,打好仗。

当然了,在这种无趣的生活里,其实也并非没有亮色的点缀。

无论是偶尔出去打猎,还是现在正在服侍蓝玉穿衣的充满着异域风情的少女,都算是边疆为官的一种福利了。

随着大唐对河湟谷地这处原来吐谷浑故地的经营越来越稳固,大唐的商队越发深入青海,他这个镇守河湟的都督地位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大唐一举将吐蕃的西康吞下以后,大唐的威名更是传遍了整个高原。

由是,高原上各部落对大唐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本来青海湖附近的很多部落就是墙头草,当年在吐谷浑和大隋之间尽力保持平衡。

而到了后来的时候,则是在吐蕃和大唐之间保持平衡,可惜这样的平衡很快就被大唐所打破,他们这些常年左右横跳的人,当然更为识趣。

一转眼就都依附于大唐了,大唐对这些部落控制力的加深也是体现在了对这些胡人部落内人力物力的调动之上。

无论是可以作为大唐附庸军的壮丁,还是正值生育期的妇女,以及各色牲畜无不在大唐的征调范围之内。

当然了,蓝玉虽说狂妄,傲慢,但脑子还是能拎得清的,当年的时候吃过亏了,不至于在这一世的时候栽在同一个坑里。

何况大唐自有制度,他作为镇守边疆的战将、都督,只需要遵从这样的制度就好了。

相比于当初这些部落左右逢源,亦或者是投靠吐蕃的时候,现在他们在大唐治下所受的盘剥已经很轻了。

这也不是因为大唐人真的就比吐蕃人仁慈了,又或者文明了。

但凡在古代时期能成为一个帝国的,都不会是什么善茬,仁义……这个词肯定是和他们绝缘的。

但双方的统治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制度上的不同,以及经验的不同,大唐对这些附庸们的治理经验可比吐蕃多太多了,自然的手段上就会柔和很多。

吐蕃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一个骤然在高原上发家的暴发户,一直以来所依赖的就是他的武力,至于制度……还是笑笑算了。

可能在历史上等到盛唐的时候,吐蕃的制度确实会慢慢完善,可那是建立在对大唐文化的大规模吸收,以及几代人呕心沥血的完善之上的。

现在,吐蕃这个国家还年轻着呢!

就算是葛尔东赞这样的政治家确实能看到自身制度上的不足,可吐蕃又哪里有这么多人才来执行赞普和大论们颁布的制度呢?

因而他们唯一能拿的出手的法子就是直接武力掠夺了,这样的办法在没有对比,而且自身的武力够强横的时候,当然不失为一种统治的方式。

可眼下,吐蕃是需要和大唐竞争的,两相比较之下,吐蕃自然就失去了人心。

人心这个东西,说它不重要,它确实有它的价值,不然的话海湾战争之后,美帝为什么那么费力的在中冬打了那么久的治安战,最后还是只能放弃?

可要说它重要,在历史上也不乏能找到野蛮血腥对外征战,并且统治当地的事例。

这东西实在有些微妙。

但在眼下这个时候,大唐占据了人心,利用中原长久以来统治羁縻部落的经验,在对这些胡人剥削的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大唐的羽翼之下有一定的发展。

虽然同样是剥削,可大唐的方式就更能得到这些胡人们的认可。

当然了,要是按照蓝玉的想法,其实两者并无什么高下之分,毕竟不管是吐蕃原来对这里的影响力,还是现在大唐对此处的统治,根基都在强横一时的武力之上。

要是没有武力做保障,再精妙的统治手段也没多少用。

何况,大唐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难道凶残的一面还少了?

当年李湛亲征草原的时候,草原上不也是倒下了一茬一茬的胡人部落?

到现在为止,当时在西域掀起叛旗的西突厥人还在大唐境内承受着大唐的盘剥呢,说是为大唐服劳役,可这里面的高昂的死伤率一点都不比正面作战来的少。

首节 上一节 261/2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