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971节
她脸上情不自禁的笑意,让王保保又是一阵恍惚。
不知不觉之间,她似乎已经适应了在大明的生活,而他,却反复被时代抛弃了……
“这小道士,有心了!
如果他是一方将领,这些人是他的兵!
那他会是一个好将军!”
只有在张异不在的时候,他才会真心夸奖对方。
如果张异在身边,大概王保保会冷嘲热讽一番。
观音奴道:
“他并没有想着那么多,都是流浪异乡的游子,大家抱团取暖罢了……”
“抱团取暖?”
王保保又是沉默。
这些罪臣之子能抱团,可他呢?
“难得听将军说我好话,贫道都不好意思进来了……”
张异的声音,打断了王保保思考。
他本来刚才还觉得张异是个不错的人,听闻他的声音,登时又觉得他面目可憎。
那张惹人厌的脸,出现在他面前。
他冷哼,正要说话,却突然呆住了。
因为张异身后跟着一个人,此人相貌堂堂,身形虽然谈不上伟岸,却自有一股独特的气质。
王保保瞬间认出对方的身份。
皇帝?
大明的皇帝在大年三十的时候,竟然会出现在自己眼前。
“见过皇上……”
周围的人刚进跪下,给朱元璋请安。
只有王保保楞在原地,一时间不知道有什么反应?
朱元璋,朱元璋……
他竟然在大年三十的时候,出现在这座小学院中。
“哥哥!”
观音奴跪在地上,拉着王保保的衣服。
他和老朱对视了一眼,终究没有跪下,只是躬身行礼:
“见过大明皇帝!”
老朱见他终究还是没有跪下,也不当回事。
他走到王保保身边:
“听说齐王在这,反正都是看春晚,不如跟齐王一起看……”
他说完,看着靠窗的两把椅子,自己找了一把坐下去。
锦衣卫们紧张兮兮地看着老朱,也盯着王保保。
皇帝这么做,有点以身涉险。
如果这位齐王想要做出一点什么,他们很有可能来不及反应。
不过皇帝不在乎,他们做属下的也不好说些什么?
事实上,王保保的脸上,表情同样阴晴不定。
“你们出去吧!”
皇帝挥挥手,让其他人都离开,这更让锦衣卫们紧张不已。
毛骧:
“陛下……”
“都出去,张异留下!
放心吧,朕相信齐王不会做什么没有意义的事!”
朱元璋看了王保保一眼,王保保也不纠结了。
他们低下头,继续看着楼下的春晚。
那些孩子们的节目,真好看……
倒不是说春秋学院的孩子艺术造诣有多高,这里的晚会突出的就是一个开心二字。
朱元璋和王保保,谁都不理会谁,大家只是静静地看着节目!
随着时间流逝,这场春节晚会,也逐渐走到尾声。
而这场节目的压轴,是一场朗诵。
张异写稿,而读出来的人,却是徐家丫头。
当她灵动的声音,朗读着一篇叫做《我们的未来,在星辰大海》。
朱元璋和王保保的脸色都变得动容起来。
张异写下这篇朗诵稿的本意,并不是歌功颂德。
他对于学院,对于知识的传播,并非局限在为一个朝廷效力的角度。
可是,这篇文章也具有莫名的煽动性。
当文章中提及,即将远征的舰队,王保保再难维持表面的淡定。
作为一个名将,他何尝不向往星辰大海,但命运却让他成为了为大元的缝补匠。
相比起大明的前程似锦,自己的人生似乎过得非常失败。
张异坐在皇帝和王保保的后边,他的袖口里随时拿着一把匕首。
如果王保保真敢动皇帝,他就敢杀人。
也是因为如此,他能将王保保脸上的表情都收在眼底。
见他如此,张异笑了。
王保保的坚持,终归还是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有了一丝松动。
人都是向往更美好的事物,良禽择木而栖,连李思齐他们这些人都能归降大明,他为什么不能?
张异跟皇帝总结过两个原因。
第一,是因为元帝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是个感恩之人,放不下这段恩情。
第二,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在朱元璋手下,玩不出什么花样来,老朱本质上就是个渣男。
王保保明白自己的价值,如果只是单纯的本事,他是在徐达之下的,就算常遇春,也未必会输他。
有了这两个人存在,他在大明的军中,不会受到重视。
习惯了当牛头的人,岂能为他人作配?
人都需要讲究上升通道,在大明这个舞台上,属于他王保保的位置,不多了……
关于元帝的知遇之恩,这点无法改变,但张异相信他也绝不是什么关云长之类的人物。
第二点,也许是迟迟没有放下心结的一点。
也是因为如此,张异只会潜移默化告诉他大明有多好,却不会主动去劝降王保保。
如果他真对这个朝廷的未来有信心,那是他的事。
在这之前,他也不建议老朱去招惹对方。
如今一篇朗诵稿,似乎成为压倒王保保心中最后一根稻草,老朱回头,和张异对视一眼……
两个人之间很有默契,张异无声点头。
朱元璋突然开口,说:
“洪武二年,朕派人前往日本,对方杀我使臣!
我中原之地,自古就是日本的宗主国,只是宋之后,这些蛮夷越发缺乏敲打了……”
他如闲话家常,王保保犹豫了一下,接话:
“确实该打!”
蒙古人和汉人不管怎么争论,在打小日子方面,二人达成了共识。
老朱旋即聊起,关于玄武军的建设,还有他准备如何打下日本。
王保保虽然也搜集过大明的情报,可是以前元留在大明的烂摊子,他们根本搜集不到这种层次的情报。
无论是玄武大炮,战斗舰还是关于火枪的发明
上一篇:支教三年,大秦成日不落了?
下一篇: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