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第393节

担心他被噎死,张燕对着俞涉伸出右手,轻轻地抬了抬,说道。

哧溜——

俞涉连嚼都没嚼,用舌头一碾,就将面条咽了下去。

“为什么非得死?”

见他咽了下去,张燕不由得有些同情的说道。

还让不让人吃了!

俞涉握筷子的手再次一顿,心中不由想到。

“呼,你不懂。”

“我在寿春有两个儿子,小的才两岁。”

良久,俞涉有些苦涩的吐出这么一句话。

他是大仲的将军,如果他不战而降,那么就算投降之后没有被张燕斩杀,那也会被未来燕国的同僚们戳脊梁骨。

这辈子的腰杆子算是被彻底打折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家眷都在寿春,大儿子七岁,小儿子才两岁。

如果他战死了,虽然袁术或许不会专门照顾他们,但至少他们还能活下去。

但如果他降了,那么暴怒的袁术一定会第一个拿他们开刀。

“将军才三十余岁,还有大把的时间。”

张燕明白了他的苦衷,在一旁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闻言,俞涉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是听懂了张燕话中的意思,也明白自己投降之后,燕国不会难为他,甚至还能继续当个将军混日子。

到时候娶个几房娘们,凭借自己的年龄再生上几个孩子也的确没什么问题。

“以后在燕国好好干,干得好了一样有出息,你看看我大燕的徐荣将军、廖化将军、周仓将军以及张绣将军,他们曾经都是降将,最终不也一样备受重用吗?”

见俞涉良久不语,张燕再次出言道。

“唉...本应一死而全名节,可惜啊,我吃了你们一碗面。”

俞涉叹了口气,将碗中的面汤都喝进肚中后,幽幽说道。

“...”

张燕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太特么无耻了,给自己找借口也得找个像样的吧,什么叫我吃了你一碗面?

俞涉投降后,所有的事情都好办多了。

有他在,这七千袁军可以迅速的成为他燕国的兵。

全军吃完饭后,大军开拔入城。

张燕是苦日子过过来的,他真切的知道百姓们需要的是什么。

入城后,他吩咐给百姓们分配粮食,足够他们渡过今年的夏季一直到秋收的粮食。

这种行为,极大的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好感度。

在民心归附的情况下,阳翟没有太大混乱的就完成了权力交接。

对于燕国来说,颍川郡就像是一枚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仲国。

打下颍川,也就意味着他们为日后大燕铁骑南下打开了第二条行军路线。

两国交战,多一种选择,远远不是多一分胜算那么简单。

颍川的捷报很快便传到了都城洛阳。

德阳殿

“启禀燕王,新的书院已经在邙山脚下修建完毕,随时都可以招收学子入学。”

孟建躬声汇报道。

从年初便着手建造的书院,终于在半年内完工。

“好,孟爱卿办事效率不错,新的书院就以洛阳命名。”

姜战点了点头,开口道。

“禀燕王,新书院虽然修建完成,但学院先生却并无人选。”

辛评出言提醒道。

“嗯,不知诸位可有好的人选?”

姜战点了点头,随即问向朝臣。

“启禀燕王,此书院作为洛阳第一座学府,应当以学识、名气皆为顶尖之名士担任院长,如此才不辱没洛阳书院的名声,也可让更多的学子心向往之。”

辛评拱手回复道。

群臣听到辛评的这句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位列司空的蔡邕。

第 381 章 张燕:狠狠地薅他一笔

德阳殿内

对于书院夫子之人的选择上,姜战犯了难。

他早就假借蔡琰之口和蔡老头通过气了,可是这老头倔脾气一上来,真是八匹马都拉不动。

“启禀燕王,大儒郑玄郑康成之名,不知您可有所耳闻?”

辛评见到姜战犯难,便知道蔡邕那条路走不通,于是便开口提醒道。

“嗯,郑老先生之名,孤自然知晓。”

姜战点了点头道。

“燕王,郑老先生乃是崔琰、孙乾之师,可让此二人书信一封,邀请其前来洛阳授学,想必郑公不会拒绝的。”

辛评笑了笑,说道。

“好,辛爱卿有心了,等散朝之后,你书信一封给崔琰和孙乾,让他们给郑老先生写信,就说孤诚意邀请他来洛阳讲学。”

姜战面带喜色的吩咐道。

“喏!”

辛评领命,退回文官队伍之中。

“启禀燕王,北海多名士,不如多邀请一些多学之士,偌大的洛阳书院,总不能就郑老先生一位夫子授学吧。”

这时,荀彧开口说道。

“嗯,没错,不知文若有何人选?”

姜战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

荀彧道:“北海管宁,少有才名,可为师者授学。”

“准了,即刻派人去北海请管宁前来洛阳授业。”

姜战点了点头,同意道。

管宁他还是有些印象的,不就是割席的那个嘛。

“北海邴原,少时与管宁齐名,皆乃当地饱学之士,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燕王可用之。”

荀彧毫不迟疑的再次推举道。

“允了!”

姜战看向荀彧,颇为满意的说道。

陆续的,荀彧又为姜战推荐了数名较为有名气的名士,可见这家伙的人脉有多广。

不过想想也正常,作为荀子的后人,荀彧这个荀家当代族长,论人脉已经不输于任何名门望族。

估计想要从他那里走后门的世家之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

“报!”

“颍川捷报!”

这时,一名侍卫手捧捷报快步走入殿内。

“念!”

闻言,姜战神色一震,面露欣喜之色的说道。

“司隶校尉张燕,成功夺取颍川郡,此战无任何伤亡,敌将俞涉被俘,其麾下七千三百一十二人皆已投降。”

捷报简短,但字里行间却彰显着燕国强大的实力。

无一伤亡而夺取颍川郡,这种战绩已经极为漂亮了。

“好!”

首节 上一节 393/5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