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135节

与之一同回乡者,还有自己的兄弟姚玄:“大兄言之有理,玄亦以为,父亲应该收孙策为徒,若其果真能学成霸王枪法,便将小妹许配给他,如此也不算外传。”

“据说其父孙坚深得朱将军器重,如今已然是别部司马,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咱们俩家若能有师徒、翁婿之情,对于姚家而言,也算是不错。”

“这......”

姚会捏着颌下一缕胡须,沉思良久,缓缓点头:“若当真是翁婿,将霸王枪法传授给此子倒也无妨。”

“只不过......”

姚会挑眉询问:“此子心性极高,当真能瞧得上小妹吗?”

姚谧淡笑:“父亲,霸王枪法非一日可成,他与小妹的事情,可以慢慢撮合,即便当真不成,也不影响你们的师徒之情。”

姚玄揖了一揖:“如今郏县百姓尽皆知晓孙坚与我族之事,咱们若宁死不授,传出去只怕让人戳脊梁骨。”

“父亲。”

言至于此,姚玄轻声言道:“您素来注重名声,从来不欠别人人情,不能因为孙策一人,便破了您的规矩不是?”

实际上,姚会已经动了收孙策为徒的想法,如今又有二子劝谏,便顺势就坡下驴,缓缓点头道:

“确实如此。”

“不管怎样,当初王昊之所以能诛杀晁猛,与孙坚有分不开的联系,单凭这份恩情,咱们也不应该拒绝。”

“走。”

姚会摆了摆手,腾得站起身来:“出去瞧瞧这孩子,千万别出什么事儿,否则我姚家日后在郏县,只恐再难做人。”

姚谧、姚玄齐齐拱手:“父亲英明。”

旋即。

二人跟着父亲一起,直奔府门。

正咬牙坚持,浑身颤抖,视野模糊的孙策,忽然听到吱呀一声响,条件反射般地强自直了直身子,虽然这个动作轻微到难以令人察觉,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娃娃,姚家家主出来了。”

“是姚家家主啊!”

“终于出来了!”

“太感人了!”

“呜呜—”

“......”

听到四周围观者的声音,孙策终于缓过劲儿来,抬手揉了揉眼睛,当模糊的视线逐渐变得清晰时,一个仅有一面之缘,却又极其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面前:

“姚......姚老,策......”

“你别说话,先喝点水,吃点东西。”

姚会摆手打断孙策,给身旁孩子打个眼色。

姚谧立刻上前,扯开水囊上的木塞,拿出一根鸡腿递到孙策面前:“小兄弟,快点吃吧,否则你撑不住的。”

“我......”

孙策嗅着鸡腿的香气,腹中咕噜噜直响,但终究还是一记响头,直接磕了下去:“姚老若不收某为徒,某宁肯饿死于此。”

“这孩子!”

姚会长叹口气,终究还是点点头:“我答应了,收你为徒,先吃点东西,缓过劲儿再说,七日后,乃是黄道吉日,行过拜师礼后,再行传授你霸王枪法。”

“多谢......多谢师傅。”

孙策把手一拱,喜极而泣。

但是......

他尚未来得及饮水,眼前一黑,登时翻滚在地,当场昏厥。

姚会愣怔,急忙招呼:“快,把他抬回去,玄儿去请医匠过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孙策给我救回来。”

姚玄飞快点头:“喏。”

*****

与此同时。

在通往冀州广宗前线的官道上,一道火红色的溪流,正在迤逦慢行。

正当中那杆掐金边走金线的大纛旗下,王昊抬头望着随风飘扬的“别部司马·王”字,内心不由地闪过一抹悦色。

他脑海里浮现出了老朋友孙坚的样子,自己仅仅花了半年时间,便走完了他数年走的路,按照历史走向,此时的自己已经与孙坚平起平坐了。

甚至!

自己若是能在冀州立下战功,侥幸取得张梁、张宝的首级,再加上并州王氏的人脉关系,超越孙坚这头猛虎,完全不在话下。

然而......

身旁的许褚却在此刻发出个不和谐的声音:“该死,皇甫将军是眼瞎了吗?居然让咱们负责接应押送粮草,这种事情交给地方守军岂不更好?”

“是啊。”

一旁陈到同样愁眉苦脸,心中愤懑:“别人都已经直奔前线去了,咱们却还要接应押送粮草,真不知冀州刺史王芬是干嘛吃的。”

“听说......”

主计赵俨声音略微拖长,轻声言道:“冀州刺史王芬筹措粮草不力,压根供不上前线大军食用,因此一直以来,朝廷皆会从河内转运一部分粮草。”

“怎么?”

许褚浓眉骤拧,依旧疑惑不解:“从河内转运的粮草,难不成不归冀州刺史王芬转运?非得需要咱们这样的精锐接应护送?”

“自然不是。”

不等赵俨回答,王昊便直接打断:“根据王使君传来的消息,冀州黄巾时常会劫掠粮草,以呼应配合黄巾作战。”

“不论是卢中郎也好,还是董中郎也罢,全都深受其害,而冀州各地守军兵力严重不足,筹措、护送粮草又遭抵制,不得已之下,这才求助皇甫将军。”

“啊?”

许褚眉棱一跳,一脸的不敢置信:“竟有此事?冀州黄巾好生嚣张!”

王昊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是啊,张角在冀州经营了十余年,深得民心,这冀州俨然成为了张角的冀州,而非朝廷的冀州。”

“朝廷兵马虽是精锐,不仅训练有素,且装备精良,但想要在冀州占据上风,只怕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卢中郎能够将太平道逼入广宗,而后建筑高墙,徐徐图之,实乃英明之举,怎奈阉宦陷害,丢了官职,这才导致前功尽弃。”

“至于董卓?”

言至于此,王昊轻叹摇头,苦笑了一下:“如此短的时间便败北,虽不足以证明其能力不足,但却足以证明,冀州黄巾难以对付。”

历史上的董卓也算是一员悍将,在凉州之乱中,有着卓越的表现,证明其战斗能力还是不错的,虽然在攻打冀州黄巾时败北,但主要原因只怕还是在黄巾身上。

“所以!”

王昊长出口气,再次强调道:“即便是接应护送粮草之事,我等也不可轻视,务必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以免有意外发生。”

“据我分析,冀州黄巾军中怕是专门有一伙人在负责此事,而且集中在魏郡邺城附近,咱们绝对不可掉以轻心。”

“皇甫将军交代过了,从河内运送来的这批粮草,关系到未来一段时间内,大军的稳定,绝不容有失,否则一旦因粮草不足而哗变,军法论处。”

陈到、许褚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原来如此。”

听到王昊的分析,一旁程昱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终于明白缘何王昊可以屡战屡胜。

是因为,他对任何一件小事,都有清晰、准确的认知,以及足够的重视,只有主将如此,全军才能保持高度的警惕,以免发生不测。

“仲德,怎么样?”

似乎察觉到程昱脸上的神色变幻,荀谌策马上前,压低声音询问:“司马可还令你满意?”

程昱目光微动,唇边露出了温暖的微笑:“友若兄认准的人,岂能有误?”

荀谌淡笑,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王昊的背影,轻声道:“实不相瞒,这一路走来,谌越来越觉得司马绝非凡俗,即便他非是并州王氏出身,将来成就亦不会太低。”

“两千石必定毫无问题。”

“或许......”

荀谌声音拖长:“跻身庙堂,位列三公,亦有可能。”

程昱捏着颌下一缕美须髯:“英雄所见略同。”

“哦?”

荀谌惊诧不已:“你也以为如此?”

程昱点点头:“王氏出身,必有助力,而且你们在汝南救了赵谦的性命,他虽只是郡守,但在士林中颇有声望,麾下幕僚不仅有陈家人,而且还有袁家人。”

“这份人情,即便司马不主动提,亦有王使君会帮他经营,凭司马目前的功绩,千石的县令肯定毫无问题,若能更进一步,先当郎官,再择机外放,必为两千石大员。”

“至于位列三公?”

程昱皱眉思索片刻,长出口气:“虽然有些难度,但以当今天下之局势来断,亦有可能,而且可能性不低。”

荀谌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程昱,露出欣赏之色:“仲德,不愧是你,分析得果然很有道理,相信我,此次冀州之行,绝不会让你失望。”

程昱淡笑,缓缓点头:“嗯,想来是的,司马此人的确不同凡响,从咱们这些天对皇甫嵩给予情报的不断分析中,便可见端倪,他每次都在进步,思绪愈加严谨,令人敬佩。”

首节 上一节 135/5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