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三国:无限转职,从小兵到万人敌 第119节

直至日晚,暮云四合,余晖散尽。

各营主将方才把最新的名单,呈报至中军大帐。

王昊简单浏览一遍,幸好离开的绝大多数都是士兵,队率级以上极少,虽然编制缩小,但浓缩的全都是精华,队伍的战斗力反而更强了。

他毫不犹豫地调出军团属性版面,进入【军团模拟】中的【军团组织机构】模拟,立刻对现有队伍,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

【正在模拟......】

1%

2%

......

99%

100%

【模拟成功,最新组织机构如下。】

下一秒,一个咖啡色的科技画面,浮现在王昊面前。

主将:王昊

副将:陈到

军中司空:荀谌

主计:赵俨

军侯:李羡、秦刚......

屯长:陈三......

队率:......

......

伴随着编制的压缩,各方将军的职位同样略有降低。

不过,各军内部的将士,尽皆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力大幅度飙升。

单从军团属性版面上来看,整支军队的攻击属性,达到了82点,防御属性达到28点,行军速度同样有小幅度增长。

要知道,目前的属性版面是没有阵法加成的,若是战时布阵迎敌,各方属性仍会提高,战斗力必然更强。

王昊对此组织机构,颇为满意。

他立刻取来竹简,按照全新的组织机构整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便将全新队伍的调整完成,如此一来,才不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行军与战斗。

约莫花了一个时辰,王昊便整理好了最新的兵员调配,他将各军主将召集于大帐,交予各自的名单后,方才停止一天的工作。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不必王昊吩咐,各军主将在荀谌、赵俨的帮助下,按照最新各军名单,各自引兵回营,组织兵员的日常训练。

王昊在满是呼喝声的营中巡视时,荀谌从外面回来:“县尉,适才有消息传回来,彭脱已经引颈自戮,皇甫嵩、朱儁、王允一起受降了月牙谷的黄巾。”

“皇甫嵩、朱儁大营已经在整军,估摸着剩下的事情,便要交给王使君自行处置了,留给您思考的时间,怕是不多了,县尉还需要抓紧时间决定才是。”

王昊自然明白荀谌的意思,缓缓点头,试着问道:“友若以为,咱们去哪里比较好?”

荀谌对此倒是不甚关心:“哪里都行,如今来看,南阳黄巾比较猖獗,但兖州距离冀州较近,虽然声势不甚明显,但亦不容易对付。”

“此事县尉自行决断即可,不管您选择去哪里,大家都会追随,我们跟的是你,而非皇甫嵩、朱儁,亦非兖州、南阳。”

王昊面上浮起一抹淡笑,轻声道:“实不相瞒,其实我已有决定。”

荀谌好奇:“哦?那不知县尉准备去何处?”

“兖州。”

“皇甫嵩?”

“嗯。”

王昊点了点头,随口解释道:“我冥冥之中有种感觉,或许咱们去了兖州,大有可为,至于南阳郡,咱们便不参合了。”

荀谌显得比较淡然:“皇甫嵩素来公平公正,且为人宽宏而有雅量,与朱儁相比,更具有大将风范,或许在兖州,咱们的确大有可为。”

实际上,王昊还真没有把兖州的卜巳放在眼里,他的目标是冀州的黄巾老巢,杀几个喽啰又算得了什么本事?

但是......

这种事情,王昊又不能明言,只能以冥冥之中的感觉为由,随口糊弄一下了事,日后若杀奔冀州,还可为此增添一份神秘色彩。

随即。

王昊从怀中摸出一封亲笔信,递给荀谌:“友若,朱将军这里,便由你来替我跑一趟吧,顺便替我跟文台说一声抱歉。”

荀谌接过亲笔信,揣在怀里,点点头:“好,没问题,交给属下即可。”

王昊点了点头,轻声道:“我也该去皇甫将军的军营去报道了。”

“耗子。”

“在。”

“备马,我要出营。”

“喏。”

待陈三牵来战马,王昊翻身而上,猛一踹马腹,随即狂飙而出。

皇甫嵩的大营距此不算太远,不过片刻,王昊便策马赶到。

在侍卫的率领下,王昊径直赶往中军大帐。

帘帐起,王昊趋步上前,欠身拱手:“末将王昊,见过皇甫将军。”

皇甫嵩仰天哈哈一声,满面喜悦:“子霄啊,你果然没教我失望,放心吧,在给陛下的奏章里,本将军已经奏明,要你做我的佐军司马。”

王昊面色极其淡定,颔首致谢:“多谢将军提携。”

“废话不多说。”

皇甫嵩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朗声言道:“豫州战事已平,其余诸事,我等尽皆交给了子师处置,本将军明日便准备离开汝南,直奔兖州。”

“子霄啊。”

言至于此,皇甫嵩叮嘱道:“你当速速返回大营,安排好事情后,明日一早,随我军北上兖州,准备征讨黄巾。”

王昊欠身拱手道:“将军放心,王某营中诸事,已在昨日,全部安排妥当,随时可以启程。”

皇甫嵩大喜,面露欣赏之色:“很好,既如此,咱们明日一早,便离开汝南,直奔兖州。”

王昊拱手:“喏。”

“报—!”

正当王昊准备躬身退下时。

忽然。

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王昊退在一旁,下意识扭头望去。

但见......

有侍卫急匆匆入帐,神色略显慌张,欠身拱手道:“将军,从沛国传回消息,有黄巾贼寇正在攻打谯县,王使君此前派去的兵马,已然落败。”

“哦?”

皇甫嵩闻言,眉心拧成一团:“好嚣张的黄巾贼子,连彭脱、波才都已战死,他们竟还敢攻明目张胆地打县城,简直岂有此理。”

下方阎忠捏着胡须,眸中微露忧虑之色:“如今黄巾新降,王使君为保大局,抽不出太多兵力征讨沛国黄巾,可咱们又要北上兖州,为此而贻误行程,怕是不妥。”

“是啊。”

又有傅燮点头表示赞同:“沛国黄巾不过余孽,难成气候,但兖州黄巾声势浩大,自其造反以来,已猖獗数月,若再不派兵镇压,只恐兖州各级官吏,难以持续。”

王昊毫不犹豫,横出一步,欠身拱手:“将军,不如让末将去吧,毕竟末将一直是由王使君节制,忽然决定离开,方才令其难以招架。”

“昊若是这样离开,心中同样难安,末将保证,必以最快的速度,剿灭沛国黄巾余孽,而后再北上兖州,与将军合兵一处。”

皇甫嵩打量着下方王昊,对其愈加欣赏,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征讨黄巾贼子,为的不过是建功立业,情谊二字在利益面前,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但不曾想......

偏在此时,在这危难关头,居然有人愿意舍弃建功立业的机会,甘愿为情谊二字冒险,这份真挚的感情,当真令人敬佩。

皇甫嵩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傻”的人了,他心中暗喜的同时,却还是要把其中的利害关系,为王昊言明:

“子霄,你应该清楚,我等奏章一旦递上去,豫州战事对于陛下而言,就已经平了,你不管立多大功劳,怕也毫无用处。”

“相反,你若随大军北上兖州,即便只有尺寸之功,本将军亦可令其上达天听,这其中的差别,我想你能明白。”

“明白!”

王昊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地回答:“但末将岂能为了建功立业,便埋没了自己的良心,若非王使君的提携,岂能有昊之今日。”

“哪怕等昊离开豫州,北上兖州时,将军已将黄巾贼子尽数剿灭,昊亦无怨无悔,还望皇甫将军成全。”

皇甫嵩本就是性情中人,见此真情实意之人,更是满心欢喜:“好!甚好!你心存感恩,倒也不枉王使君的一番苦心。”

首节 上一节 119/5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下一篇:三国:我跟你混,你却让我刮厕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