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第107节

感激不感激的朕不知道,他想骂你一顿估计是真的了……

“陛下!”

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宫人来报。

“陛下,中车府令赵大人回来了。”

恩?

赵高?

嬴政和李斯听了,顿时脸色纷纷一变。

“宣!”

嬴政顿时一喜,抬手说道。

“诺!宣中车府令赵高。”

“臣奴赵高,拜见陛下。”

随着声音,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人,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叩拜。

“呵呵,赵高,你回来了?”

嬴政笑道,“你随国师徐福出去,已有月余了,怎样,金丹得了?”

“恭喜陛下。”

赵高一脸含笑,恭敬说道,“臣奴跟着国师,于东海之畔,炼化了新的金丹,国师说,这些金丹,比起之前的,更有助于长生的神效啊!”

“恩,好……”

嬴政听罢,顿时一喜,“真是天助朕也!好,办得好!”

一旁,李斯听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欲言,而不敢言。

所有的事情,他几乎都敢和秦始皇说一说,更是敢在朝廷之上,当众驳斥公子扶苏的一些儒道政见。

但是,唯有这秦始皇求取长生的事,劝阻不得。

“陛下……”

李斯心念一动,躬身说道,“臣有一个愚见想法,还请陛下,能够准允。”

“恩?李斯?”

嬴政含笑说道,“你有何事?可说来之!”

第112章 赵高算个屁,给我吊起来打

“陛下,臣与长安侯对话,他说自己也喜爱老庄之道,亦然是道家人物。”

李斯说道,“长安侯天资聪慧,应当也懂不少道家玄学,若是能与国师切磋一些道法,或许,乃是一件大好事。”

恩?

听到李斯的话,嬴政顿时一愣。

你还真以为,冯征这小子,懂什么道家学术吧?

嬴政心说,他那不过是找来,想要省却麻烦混日子的借口罢了。

“有长安侯之智慧,亦或者,陛下之长生,能更精进一步,也未可知。”

看着嬴政,李斯眼眸一闪,细声说道。

恩?

这?

听到李斯这一句话,嬴政心中,倒是微微一动。

此儿如此聪慧,若是加上他,亦或许,能为朕之长生之法,得到一些帮助?

“呵呵,这倒是也好……”

两人说着,却没有注意到,赵高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

“陛下……”

赵高一脸含笑,瓮声问道,“臣奴月余未归,这位长安侯是何人啊?”

“哦,他是右丞相的侄儿,叫冯征。”

嬴政说道,“是个很机灵的小子,比胡亥年幼几分,朕让他任侍卫郎衔,你这身兼郎中令,日后要与他多多协从。”

“臣奴领命。”

赵高心里一动,一个关内侯,还领侍卫郎?

而且,看陛下这样子,对其,也是相当喜好了?

也不知道,这小子,拿捏不拿捏的了。

炼丹的事,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不能插手捣乱啊。

“李斯之言,却也是有几分道理……”

嬴政笑道,“等国师回来,朕且让国师与冯征,多多知会一二。”

“陛下英明。”

李斯听罢,马上躬身说道,“长安侯天资聪慧,定然能为陛下多有辅助。”

以冯征之谋,或许,能让陛下,对炼丹之事,察觉一二,改变看法?

李斯的心中,一阵暗自思索。

却没注意到,一旁,赵高的眼神,有些许的不对。

“侯爷,这粮食都种下了,来年,真的能有个大丰收吗?”

长安乡,一帮老农,好奇的问道。

对于冯征这样的种法,他们还真的从来没见过多少。

铁犁,耕牛,那土地被翻的,快有一肘那么深了。

而且,这上面,更是铺了一些从河池里捞上来的污泥碎草。

这操作,老秦的百姓表示,看不懂啊。

“放心,我说能丰收,定然能丰收。”

冯征也是身着闲服,坐在人群中,笑着说道。

翻地松土,还有施加堆肥,以及合理灌溉,这对秦人来说,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大秦的百姓,更多的还只是靠天吃饭,他们能做的就是挑挑水,除除草。

至于这么大规模的用耕牛齐刷刷的翻土耕种,对一般百姓而言,想都不敢想。

牛也稀少,铁犁更是权贵之家才会有的东西。

而且,大秦时代的铁犁,那效果简直不要太差。

更别说,拿污泥烂草发酵,当堆肥了。

“来年能大丰收,那就太好了……”

老农们听了,心里个个一阵兴奋,充满期待。

要是来年,真的能留个一百石的粮食,那该多好啊。

“驾!驾驾!”

就在这时,突然!

前方一道身影,骑着一匹马,横冲直撞而来。

“滚!都给我滚开!”

踏!

踏踏!

马匹直接踩进了刚刚才播种好的土地之中,顿时一片狼藉。

啪!

啪啪!

“敢挡爷的道?滚开!”

马上之人,更是挥动马鞭,将躲闪不及的两个老农,直接抽倒在地。

泥马的!

冯征瞬间血压就上来了,尼玛的,哪来的狗东西,竟然敢踩我的田?

“驾!”

我特么?

首节 上一节 107/12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