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501节

  原因为何?

  恐在陛下御极之初,就看透了江南的情况,您自己回想一下,陛下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针对性的?

  从天津撤卫设州,明确对外开海算起,这桩桩件件都是在釜底抽薪啊,通过一些手段和方式,迷惑住了很多人。”

  “从当前的局势来看,温阁老说的并没有错。”

  周延儒双眼微眯道:“为了江南平叛一事,陛下这般大费周折,启用大批维新派出身的官员,或者和维新沾着关系的官员。

  特别是辽东分置两承宣布政使司,更是让内务府麾下的大批官员,简拔到国朝正统的职官上。

  当前国朝上下的注意,全都集中在江南叛乱一事上,根本就没有人注意到辽东,才是威胁最大的。

  如果洪承畴、卢象升他们,能够在江南诸省稳定住局势,就算这个平叛持续的时间很长,可要是内务府的这一批批官员,通过辽东在仕途上站稳脚跟,那将会是怎样的境遇?”

  “这恰恰是本辅最担心的事情。”

  温体仁脸色有些难看,“维新变法是否能有效落实,其实根子就在于有人是否愿意去做啊,历朝历代的新政,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不就是没有前仆后继者吗?

  现在陛下正值壮年,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再御极十余载,那大明上下岂不在维新变法一事上,没有任何分歧了?

  在这等态势下,被陛下聚拢到内务府的官员,一批批的通过维新变法晋升上来,今后的朝堂是谁说了算,就真的不好说了。”

  作为守旧派的一员,尽管在此之前,温体仁、周延儒他们为了自身仕途和前程,选择顺从崇祯皇帝。

  可是这绝不代表着温体仁他们,在维新变法一事上,就旗帜鲜明的站在崇祯皇帝这一边。

  他们是既得利益的一份子。

  在他们的身边,聚拢的也是这批群体。

  如果说在一些事情上,温体仁他们不能表明态度,那这批聚拢的群体,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们。

  这就是政治。

  “现在的朝堂已然不同了。”

  周延儒轻叹一声,“在京的内务府官员,就有钱肃乐、李长祥、张肯堂、沈廷扬、黄道周、何腾蛟等一批群体。

  地方上的就更多了。

  隶属于内务府治下的赈灾行署,聚拢的生员和士子少吗?

  像阎应元、陈明遇、李岩、宋献策、牛金星、顾君恩、堵胤锡等一批人,已然在辽东站稳脚跟了。

  这还没有算上在北直隶、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的。

  陛下想的事情,看的事情,都要比我等要深远太多了,更别提陛下携御驾亲征之威,使得朝野间的舆情,早就出现不小的变化。”

  面对过去千疮百孔的大明,崇祯皇帝比谁都要清楚,想要推动大明变革,就必须要绕开既得利益群体,不能惊扰到他们敏感的神经。

  大明是朱家的不假。

  可是单靠一个朱家,一个大明皇帝,是无法对大明形成有效统治,毕竟幅员辽阔的大明疆域,需要构建稳定的各级统治阶层。

  崇祯皇帝就是这个统治阶层的塔尖。

  然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其他层次的统治阶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想要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就必须修补好这些糜烂之处。

  “周阁老说的没错。”

  温体仁点点头,“别看最近朝堂之上,不少人提出反对和质疑,可是叫人觉得奇怪的,是民间的风向变化。

  甚至有不少的群体,愿意购买新的战争债券。

  您猜本辅发现了什么。

  表现最为活跃的群体,恰恰是过去跟随陛下的脚步,涉足到领域产业的这批人。

  这可不是一个好苗头啊。

  一旦说这批群体能趁势继续壮大,那围绕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等新政,就能有序的在北方诸省继续扩大推行。”

  温体仁嘴里说的群体,是新兴的工厂主群体。

  他们的构成来源很复杂。

  有小地主,有商贾,有士绅,甚至还有读书人,他们面对着可观的利益,分批投身到产业领域之中。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和沉淀,不少在大明北方诸省都积攒不少家底。

  特别是近几年来,崇祯皇帝主导的军火贸易,使得军工产业发展迅猛,这使得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跟着分了一杯羹。

  “陛下真的是糊涂啊。”

  周延儒感慨道:“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这些新政,明显就是在动摇大明社稷的国本。

  如果不是这次御驾亲征,国朝战胜了猖獗的建虏,收复辽左失地,恐河南、山东等地的民怨,就会进一步沸腾起来。

  现在受江南平叛一事影响,陛下更是将上疏规谏或请辞的官员,都移交到内阁处置,这摆明就是要闭塞言路,继续这样乾纲独断下去。”

  温体仁也好。

  周延儒也罢。

  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一个群体,即大明的守旧派,面对大明出现的一些新变化,他们非但不感到高兴,相反却很是担忧,甚至是恐惧。

  为何?

  因为大明出现新变化,就代表他们的既得利益,无时无刻都在遭受着侵犯和损失。

  诸如这类言论,其实在大明很多地方都有。

  崇祯皇帝也很清楚。

  现在大明内部的新旧之争,其实已经愈发的激烈了,只不过受一些时局的影响,没有彻底爆发起来。

  江南诸省平叛一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新旧之争的博弈。

  是胜。

  是败。

  会给大明产生极大的影响。

  “我等必须要做些什么。”

  温体仁沉吟刹那,眉头微皱道:“其实从陛下御驾亲征时,周阁老应该就感受到了,陛下对我等已经产生不满。

  可是有些事情,不能就这样听之任之。

  大明社稷的安稳,我等作为大明的臣子,也应该尽一份力才行。

  就算维新变法是为了中兴社稷,但是陛下也不能这般激烈,毕竟治理天下,一味地追求霸道,迟早是会出大问题的。”

  “温阁老说的没错。”

  周延儒微微点头,看向温体仁,“不过你打算怎样做?现在这等境遇下,如果我等强出头的话,必然会惹来陛下的不满和厌恶。

  温阁老应该也清楚。

  如果说我等被陛下所厌恶,只怕这个管帽子就保不住了,毕竟当初我等能进内阁,那也是为打击东林党罢了。”

  “这些事情本辅都想到了。”

  温体仁露出一抹笑意,“我等是不能强出头的,现在的内阁情况有些复杂,不过我等不能出面,不代表着别人不行。

  就像有些事情,像户部、兵部、都察院这些衙署,是有机会出面的,只要切入的点足够好,那就能出现反复。”

  见温体仁这般,周延儒心里思量起来,尽管他不清楚温体仁想干什么,可直觉告诉他,温体仁要做的事情,必然会对现下的朝堂产生较大影响。

第786章 博弈(4)

  “陛下,当前内务府的财政赤字,压力实在太大了。”黄道周捧着一摞奏疏,情绪激动的对崇祯皇帝禀明。

  “就今年到期兑付的各类债券,缺口就达1400余万银元,尽管涉及江南诸省平叛的前期所需,内务府勒紧裤腰带解决了。

  可是今后数月间,各省所需的军械、火器、火炮等,都需要支出大批钱粮,当初为均衡内帑财政赤字,各处军工产业所存银子都被拆借走了。

  现在这等境遇下,到处都需要银子支撑,倘若此事不能尽快解决的话,就会出现严重的挤兑……”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听黄道周所讲的这些,觉得头疼,当前摊子铺设的太大,到处都需要用银子。

  银子。

  银子。

  对于幅员辽阔的大明而言,没有充足的金银储备,就会导致各种事情扎堆出现,这也是崇祯皇帝最难办的事情。

  尽管说大明这些年持续开海,从辽东、朝鲜、南洋、倭岛等处搜刮不少金银,可架不住要做的事情太多。

  大明当下正处在小农经济体系,稳步向工业经济体系倾斜的前期奠基,就算是搜刮再多的金银,也架不住民间的部份群体,将流通的金银窖藏一部分的事实,毕竟这也是比较现实的事情。

  积攒财富,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其实崇祯皇帝不止一次的想过,要发行一批纸币,以缓解大明日益严峻的钱荒问题,可每次都压制住这种想法。

  大明宝钞的前车之鉴,尽管过去很久了,可依旧是深入人心的。

  想要从金本位的思维下,朝国家信誉担保的思维倾斜,这不是上嘴皮碰下嘴皮,随便说说就能解决的。

  这背后的发展规律,起到很重的作用。

  倘若崇祯皇帝敢不顾客观事实,就贸然发行纸币的话,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明信誉破产,甚至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

  真要是到那一步的话,过去好不容易积攒的元气,将会在一夜之间飞灰湮灭,甚至动摇大明的统治根基。

首节 上一节 501/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