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5节

  “陛下,今建虏虽取道蒙古,分兵寇边,然眼下局势,远远没有到陛下心中,所想的那般危急。”

  在平台所聚群臣的注视下,韩爌向前走了数步,拱手作揖道:“陛下所颁中旨,明戡乱救国之诏,与当今局势来讲,必会引起动荡啊!

  望陛下,念在社稷安定,请收回此道中旨。

  内阁已着兵部,商讨好对策,可命辽东督师袁崇焕,即刻率部驰援京畿,击退寇边之建虏!”

  “是吗?那就是朕错了?”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扫视眼前群臣,冷冷的说道:“你们该不会还在心中以为,当前寇边的建虏,只是攻破了龙井关、大安口等要隘。

  遵化、三屯河两处军事要地,虽说有被建虏威胁的风险,但却不至于被建虏直接兵临城下吧!

  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朕这几日,不到文华殿理政,就不管当前紧急军务了?

  朕实话告诉你们,眼下只怕喜峰口这处要隘,已然被另一支建虏主力攻破了!

  难道非要等建虏八旗,打到我京畿要地这边,你们才肯醒过来吗?!!!”

  崇祯皇帝所讲之言,叫韩爌、李标等一众群臣听后,那心中皆生出惊骇,脸色纷纷大变起来。

  倘若喜峰口这处要隘,亦被建虏攻破,那遵化、三屯河两处要地,就真的彻底暴露在建虏兵锋之下了。

  “陛下,若真是这般的话,那就更该诏命袁崇焕,即刻班师回援京畿!”韩爌强压内心惊骇,双手止不住的颤抖,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韩爌!你这个内阁首辅,除了会叫袁崇焕之外,还会干什么!”

  崇祯皇帝厉声喝道,从龙辇上站起身来,指着韩爌喝道:“这些年,朝廷听从袁崇焕之言,向天下摊派辽饷,斥巨资,修筑了关锦宁防线,说能五年平辽,朕信他,以为他是大明肱股,能助朕解决建虏之患,可结果呢!!!”

第6章 军机处

  崇祯皇帝的这番质问,叫韩爌楞在原地,他万没有想到,天子会生出这等怒火,然他所讲的那些也没错啊!

  眼下寇边的建虏大军,磨刀霍霍想杀进关内,几处关隘已被攻破,若不加急调遣关锦宁防线的边军,一旦建虏杀到京城这边,那局势只会更加动荡。

  “陛下…老臣能理解您的心情。”

  韩爌拱手作揖,对崇祯皇帝说道:“然当前北直隶的局面,不是追责问责的时候,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啊!

  为保京畿安危,老臣请谏,恳请陛下收回中旨,着兵部急召戍边大军,分驻蓟镇、遵化、营州、三河等地。”

  “朕何时不以社稷为重了?”

  崇祯皇帝向前走着,神情淡漠,扫视眼前群臣,说道:“这大明是朕的,难道朕绕开内阁,下中旨,就是想看着社稷动乱吗?

  韩卿,你这个内阁首辅,太叫朕失望了,连朕想要表达的意思,都不明白,孙卿,你出来吧,跟这帮朕的好大臣,讲讲!”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一甩袍袖,转身朝龙辇处走去,无视身后一众大臣,那震惊、错愕的注视。

  “老臣领旨!”

  孙承宗的声音,此时响起,在韩爌、李标等一众大臣的注视下,神情坚毅的走了出来。

  “这是什么情况?孙公是何时进京的?怎么先前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啊?!”

  “是啊,陛下在此之前,应该是接见孙公了,不然也不会……”

  原本安静的朝班,出现一些小的议论声,不少廷臣的心中,都对孙承宗突然进京感到震惊。

  “此番建虏寇边,引国朝震动,归其缘由,在与袁崇焕这位辽东督师,过重关锦宁防线,而轻蓟密永三协所致。”

  在群臣的注视下,孙承宗皱眉道:“为圆五年平辽一说,将朝廷调拨粮饷,多用于关外防线,削减关内三协。

  此举导致关内武备松弛,兵额奇缺,军纪涣散,以龙井关、大安口为首的要隘,能被建虏攻陷,根源就在于此。

  对战肆虐辽东的建虏,绝不能重一头、轻一头,这犯了兵家大忌,然袁崇焕欺朝廷不明此事厉害!”

  韩爌、李标等不少廷臣,闻言皆心生骇意,眼下这个特殊时期,孙承宗讲这些话,到底是何意?

  削减蓟镇等地防务,在此之前,就于朝中引起很大争论,然袁崇焕于辽东所取战绩,才得以使其被遮掩下来。

  现在孙承宗再提此事,语气这般严厉,这不是给袁崇焕递刀子吗?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辇上,看着眼前神情各异的群臣,嘴角微扬,眸中闪过一道冷芒,这朝堂,连真话都听不全了,还玩个屁啊!

  皇太极统御建虏寇边,对大明的确是坏事,但若趁此势,将自己的一些筹划,得以落实下来,那大明还能救!

  “孙公慎言啊!”

  李标强压内心惊骇,走上前,看向孙承宗说道:“方才韩元辅已说,眼下并非追责问责的时候,就算问罪袁崇焕,那也要等击败建虏再说。”

  “李卿说的对。”

  崇祯皇帝开口说道:“击败建虏,是我大明首要之事,但怎么击败,这是不是要定下个章程?”

  李标,跟东林党有渊源,其师为赵南星,乃东林党元老,虽死掉了,然在士林的影响力还在。

  “陛下,为今之计,依老臣见解,急调袁崇焕统兵来援,是必然。”

  在群臣未反应过来之际,孙承宗拱手作揖道:“但是该怎样展开部署,该怎样迎战来犯建虏,却不能叫袁崇焕独揽大权。

  此战,乃我大明的国战!

  我大明虽不承认建虏建国,然建虏之患,已成我大明心腹之患!

  正如陛下先前所颁中旨,此为戡乱救国之战,当由陛下亲裁,由朝廷统一调动,而非听一家之言。”

  到底是大明肱股。

  算是帮朕解决了大问题。

  崇祯皇帝面露笑意,内心满意的看着孙承宗,此刻相聚平台的群臣,心里算是明白,自家天子想要干什么了。

  “陛下,倘若是这般的话,可由兵部主导此战。”

  钱龙锡走上前,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掉辽东等地援军,分驻各处要镇,逼退进犯京畿的建虏。”

  如今所聚平台,进行召对的群臣,心里都明白一点,天子对袁崇焕失去信任了,若过多纠结此点,只会给自身引祸。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调集援军过来,把攻克龙井关等地的建虏,给赶出大明之外,叫这一祸事尽早结束!

  “不,这并非朕之本意。”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负手而立道:“兵部,有兵部要担的责任,不管是调兵,还是重振武备,皆需兵部署理。

  此番建虏犯我大明,事发紧急,朕要统御此战,击败来犯建虏,故不能影响兵部运转,这有违朕的本意。

  内阁虽该担此重担,然所处文华殿,恐生军机泄密之事……”

  崇祯皇帝在讲到这里,韩爌、李标这些大臣,心里便知有大事要发生,甚至这才是天子颁中旨的本意。

  看着群臣的反应,崇祯皇帝继续说道:“…故,朕决意在乾清门这边,创军机处,全权署理建虏寇边之军机要务。

  着,兵部尚书王洽,兵部右侍郎李邦华,礼部右侍郎周延儒,军机处行走,协理朕处置紧急要务。

  复,孙承宗旧职(文渊阁大学士),擢太子太傅,军机处行走,辅佐朕处置军政,朕意已决!

  朕此前所颁中旨,改由军机处明发上谕!”

  韩爌、李标等一众大臣,面露惊色,难以置信的看向崇祯皇帝,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天子竟因建虏寇边一事,要特设所谓的军机处。

  这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老臣领旨!”

  孙承宗率先拱手作揖道。

  “臣…领旨。”

  王洽、李邦华、周延儒三人,神情惊疑,在群臣的注视下,走出朝班,对崇祯皇帝拱手作揖道。

  虽对军机处是何物,他们心中并不清楚,但他们却明白,军机处以后的权柄,那只怕是不小啊。

第7章 定策(上)

  特设军机处这一机构,是崇祯皇帝思量再三,以当前朝局为出发点,兼顾日后要面临的处境,所做下的决定。

  辽东建虏,关中流寇,都是大明的心腹之患。

  就大明稳得一批的朝堂框架,吏治腐败的官场,若不抓住特急军情之权,就朝中那帮文官群体,想联合起来蒙骗自己,实在是太容易了。

  看着眼前震惊的群臣,崇祯皇帝面不改色,负手而立,静静的注视着他们。

  显然心中明白,韩爌、李标这些大臣,心里正在盘算着利弊。

  天子特设军机处,那就是要亲掌此次建虏寇边一战,就算日后战局,再出现什么大的波动,那危险也砸不到他们头上。

  “此次召对,就此结束!”

  崇祯皇帝朗声道:“内阁,做好应做之事,早朝暂停,何时解决来犯建虏,再开,你们几人,随朕来东暖阁。”

  言罢,崇祯皇帝一甩袍袖,便头也不会的朝乾清宫方向走去,这叫还在消化的韩爌、李标等一众大臣,又傻眼了。

  这有关军机处一事,他们还没来得及劝谏,紧跟着,天子又抛出一重磅炸弹,叫他们一时踌躇了。

  “东林,东林,看朕怎么斗垮你们吧。”

  听着身后渐渐大起来的议论声,快步朝乾清宫方向,走去的崇祯皇帝,嘴上却囔囔说道。

  方才韩爌、李标他们,之所以没有直接反对,自己所提特设军机处一事,除了那点算计之外。

  更为重要的一点,进军机处的四人中,兵部尚书王洽,早先受东林党元老赵南星引荐,才得以在步入仕途。

  兵部右侍郎李邦华,早年受业邹元标,即便他看重的孙承宗,那都是名列阉党所编的东林党点将录的。

首节 上一节 5/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