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440节
而钢铁几乎是所有重工业的基础和支柱,也是建筑的必需材料之一,倘若一个国朝的钢铁产业不发达,那整体发展的活性其实是比较差的。
更不要提蒸汽时代还没有到来,一旦真的到来了,过低的钢铁产量,实际上是根本满足不了发展所需的。
“陛下,此事臣先前也一直在想。”
陈延生眉头紧皱,微微欠身道:“当前就我天津一地而言,筹建起的各类冶炼工厂,年产量在800万斤左右,这还是在内务府的倾斜下,才能达到的现有成效。
按理来说,就当下这个产量而言,足以让天津应对各领域的需求,不过实际上仅天津的军工产业,每年就要消耗大量铁料,甚至是优质钢料。
这与陛下所提的泛辽东战略,促成建虏陷进军备竞赛的泥潭,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据臣所知晓的情况,顺天府治下的各类冶炼工坊,年产量仅在600万斤左右,现在受辽地战争的影响,就出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铁料不够用了。”
崇祯皇帝轻叹一声,心里生出感慨,的确,就像陈延生所说的那般,这就是现在大明遇到的问题,看似冶炼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是呈现向上趋势的,可随着折腾的事情增多,却也导致实际需求远远是满足不了的。
第698章 大炼钢铁(2)
“卿家说的没错。”
崇祯皇帝开口道:“随着辽地局势的深化,各地军工产业的筹建,各处军改的稳步推进吧,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大明对钢铁的需求只会日益增强。
大明现存的很多问题和弊政,其实是紧密粘连在一起的,想要解决这个,就会触碰到那个。
这一点卿家是深有体会吧。
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推行的各项新政,能够平稳的落实下来,必须要明确一个核心,即军队改革。”
陈延生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支撑大明局势平稳的关键,就是军队,倘若军队都堕落的话,别说是改革了,能否维系现状,都是不好说的事情。
对于这些深层次的理解,陈延生也是在负责对辽东义军的军火贸易后,通过观察和了解辽地局势,才渐渐明白的一个道理。
大明过去为何那般乱?
不就是受辽地叛乱的影响,受山陕叛乱的影响,出战的大明军队,打不过建虏八旗,打不过流贼叛军,才导致前线战局的影响,持续的输送到中枢这边,继而扩散到大明各地吗?
大明现在为何这般平静?
不就是辽地叛乱被有效制约住了,山陕的叛乱被扼杀掉了?
“陛下的意思,是想叫臣在天津治下,继续增强冶炼产业的建设?”陈延生收敛心神,看向崇祯皇帝说道。
“不止那般简单。”
崇祯皇帝摆手道:“朕要卿家在天津那边,能够扩增军工产业的规模,释放出军火贸易的红利,叫民间的各个群体,都能吃到这些红利。
想要增加冶炼产业的规模,就不能单纯的靠官办诸厂的思路,也要大力扶持民间私营的方式。
通过天津一地,有效带动河间府、保定府等地的冶炼产业,同时向金州府输送冶炼方面的人材,增强金州府治下的冶炼产业规模。
天津一地的冶炼产业,就算发展的再强,再好,那终究是一个区域,并不能代表着更多的地域。”
陈延生眉头紧皱起来。
天子所讲的这些,陈延生听明白一些,这是想让天津发挥更高的作用,继而承担起领头羊的作用,甚至为了带动区域发展,要懂得适当的让出一些利益,以确保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天津官府的压力,明显就跟着增强很多啊。
毕竟要让出部分利益,就可能影响到天津的发展,想避免这种影响,就要通过其他层面找补回来。
比如航海业。
比如造船业。
比如纺织业……
看似崇祯皇帝提到的是一个领域产业,可实际上牵扯到的层面却很多,毕竟天津一地的发展,不止是一个冶炼产业啊。
“陛下,倘若是这般的话,那臣能否斗胆向您讨一道旨意?”陈延生想了想,站起身来,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说吧。”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这还是卿家第一次向朕讨要旨意,不必这般拘谨,咱们君臣间无话不谈。”
对陈延生这个天津知州,崇祯皇帝的心里是很满意的,其在天津做的很多事情,并没有任何的冒进,都是稳扎稳打的前行,这也使得天津的整体发展,远比崇祯皇帝预想的要好很多。
“时下河南巡抚孙传庭,于河南试行摊丁入亩,臣觉得此事对我天津而言,是有着利好趋势的。”
陈延生神情正色道:“如果此项良策,能在我天津试行的话,那能给底层群体减轻不少压力,继而刺激到天津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生产力,臣……”
“这道旨意,卿家不必向朕讨要。”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等辽地那边的局势安稳下来,天津就能跟着试行起来,不过卿家可要想好了,真要试行起来,涉及到这方面的压力,你们天津上下,也要跟着分走一部分,毕竟此策对某些群体而言,那可是没任何好处可言的。”
“有利于社稷,臣就不怕背负压力。”
陈延生言简意赅道。
在大明这个复杂的官场下,固然说存在很多败类和蛀虫,但是这绝不代表,就不存在想做实事的好官。
像卢象升、孙传庭、陈奇瑜、袁可立、孙元化、陈延生这批人,一个个在地方都是掌握实权的实干派,骂他们的人很多,可纵使是这般,都没能改变他们的意志和决心,人活于世,总是要有所为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敢推行维新变法,根子就在于这批肱股,充当了维新变法的框架,而所设的诸多新衙署,则进一步填充了该框架,这使得崇祯皇帝能够相对从容的,从各个层面选择入手。
“既然这件事情是既定的,那给卿家的旨意,就能相对应换一项。”崇祯皇帝想了想,笑着对陈延生说道。
“原本天津海关的关税银子,从今年底开始,就要移交到国库,现在看来吧,还是要缓一缓。
天津的这笔关税银子,就专司扶持重工业发展的专项银,如何用,怎样用,就由卿家来决断,不过每一笔开支银子,要像先前一样,清清楚楚的登记造册,定期呈递到御前来。”
“臣叩谢天恩!”
陈延生难掩激动,忙作揖行礼道。
天津的海关税银,这不像最初那般就三核桃俩枣,现在的规模可是相当可观,崇祯皇帝愿意将这笔税银,继续叫天津官府留存,这等于说给予了陈延生最大的支持。
发展重工业体系,本身就是很耗费钱粮的事情,毕竟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可相对应的来讲,重工业体系要是不能夯筑起地基和框架,那大明的维新变法,就像是无根浮萍一般,风一吹就散掉了。
“好好的做吧。”
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要不了多久啊,你们天津要担负起更重的职责,辽地那边的局势,一旦明朗起来,李自成欠下的军火账,就该悉数清缴给我大明,不然今后想继续订购军火,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了。”
第699章 换家战术
三岔河防线,镇辽军。
“督师,您说此前海州卫一带,升空的那批大球,是李自成鼓捣出来的吗?”
黄得功眉头微皱,看向来巡视的孙承宗,开口道:“据我镇辽军所谴夜不收,刺探到的前线战况,那些大球横空出世,对建虏八旗造成的冲击极大,甚至叫李自成抓住战机,向……”
“不是。”
孙承宗面露笑意,出言打断道:“那是武备院研制出来的,是陛下着命内务府移送至天津,经金州水师移送至辽南前线战场的。
负责包管这批热气球的,乃是内廷太监曹化淳所领,先前没有言明此事,是为了避免叫建虏知晓此事。”
“!!!”
黄得功脸上微变,难以置信的看向孙承宗。
当初他收到麾下夜不收,所刺探到的前线战况,第一反应是扯淡,毕竟人怎么能够飞天呢?
可是一名夜不收,是这般说。
两名。
三名。
四名……
所有回归的夜不收,都是这般禀明前线战况,就由不得黄得功不相信,只是一个个大球为什么能飞天啊。
这也让黄得功的心里,震惊这些事情之余,又感到深深的担忧,倘若他所领的镇辽军,今后和辽东义军交战,李自成用此等战场利器的话,根本就没办法打啊。
地面上的威胁,好解决。
脑袋上的威胁,咋解决?
在这等患得患失之下,黄得功的心情很不好,直到听到孙承宗所讲,黄得功在感到震惊之余,心里却生出庆幸,甚至很想笑。
想笑的黄得功,看向孙承宗,情绪有些激动道:“督师,倘若是这样的话,那我辽前诸军,岂不是能……”
“不能。”
孙承宗微微一笑道:“你的想法,本督心里清楚,不过就当前的辽地形势而言,我大明还无需和建虏正面冲突。
本督此次巡视前线,是来传达陛下密旨的。
先前辽南区域战局还不算特别明朗,该道密旨不到颁布的时候,现在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正面重创黄台吉所领建虏八旗,就是时候了。”
嗯?
黄得功眉头微皱起来。
从辽南一线出现战事算起,除了辽东义军之外,参与此战的有武烈军、平虏军,有刘兴祚所领东江军,袭扰着辽河套一带,驰援着定辽右卫一带,惟独他所领的镇辽军,就钉在三岔河一线,尽管说让建虏八旗的兵力,有一部分不能参与到战局下,可是镇辽军也并没有参战啊。
这让黄得功的心里很痒。
从军机大臣王在晋奉旨赴辽,明确崇祯皇帝所下中旨,着辽东督师府推动辽地诸军整改一事,这也使得辽前诸军迎来一次大洗牌,明确的新军制,彻底洗去辽东将门的影响,以祖家、吴家为首的群体,被悉数调离出辽前,前去广东、福建等地出任水师将校。
“黄得功听旨。”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