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82节
像王洽、黄立极他们所忧的事情,卢象升、袁可立他们同样清楚,所以有针对性的做裁撤卫所一事,是避免事态扩大为前提,确保能有效解决问题,才选择最合适的地方,去逐步的推行裁撤卫所一事。
“行了,此事就暂且这样吧。”
崇祯皇帝站起身来,眼神坚定道:“军机处把可能存在的问题,都汇总到一起,及时和刘鸿训、孙承宗他们沟通,确保这件事情能平稳做好,避免地方出现动乱,真正为国库减负。”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崇祯皇帝一甩袍袖,朝武英殿外快步走去,该解决的事情都解决了,他还要赶回乾清宫处理朝政。
现在北方诸省治下,包括湖广、福建、两广等地,都有着不少的事情,在等着崇祯皇帝去了解,去解决,时间对崇祯皇帝而言很宝贵。
第601章 群臣请谏,大罢工
文华殿。
“元辅,您不能再犹豫了。”
史可法眉头紧皱,盯着沉默不言的韩爌,向前探探身说道:“如果再这般被动下去,那在北直隶、河南、山西、山东等地,所形成的那种势头,必然会影响到江南诸省啊。
您看看孙传庭,在河南做的那些事情,默许一帮没有通过科举的士子和读书人,裹挟着治下的愚民,去状告侵占官田一事。
这牵扯到的不止是各地宗藩啊,还有部份别的群体,下官这边收到很多书信,都是要转递给元辅的。”
“够了,别说了。”
韩爌身心俱疲,摆手打断道:“难道本辅不清楚这些吗?可你们有没有想过,孙传庭他们为何敢这样做?
那还不是陛下在背后支持吗?
最直观的变化,先前空虚的国库,渐渐的充盈起来,毕自严这位户部尚书,也跟着在户部做出不少变动。
清查地方火耗,清查历年赈灾,在直隶、山东、河南等地形成较强的压迫,这个时候做出任何变动,那必然会引起陛下的注意啊。”
史可法陷入到沉思之中。
从崇祯三年开始,崇祯皇帝在朝堂上,在地方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特别是设立一批新衙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淀,渐渐形成不一样的变动。
特别是北方诸省治下,先后特设的地方赈灾行署,以响亮的口号聚拢读书人,让赈灾行署体系的影响力,在很多文官不屑的态势下,正逐步的壮大起来。
“难道我们什么都不做,就这般眼睁睁的看着吗?”
史可法思虑片刻,迎着韩爌的注视说道:“不久前,受之公(钱谦益)谴人送来书信,询问当前朝堂的情况,陛下这般乾纲独断,闭塞言路,违背我大明祖制,不顾我大明国本是否动摇,这是否为朝中阉党复辟?
以温体仁为首的派系,在朝所做种种,特别是温体仁自诩得天子的倚重,不断在朝罗织亲信,聚集在廉政公署,这分明就是……”
阉党。
东林党。
从天启四年算起,两派间的恩恩怨怨,已不是简单的针尖对麦芒,而到了刺刀见红的程度。
像杨涟、左光斗这批东林党人,先后惨死在阉党的手里,被魏忠贤联合诸多大臣,驱逐出整个朝堂,导致东林党彻底被打压下来。
其实东林党也好,阉党也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好的,都是守旧派利益群体出身。
只不过站在皇权角度,看哪一派能更受控制,大明天子才会倾向于谁,继而打压不听话的另一派。
东林党过分倾斜于党同伐异,在天启一朝的时候,非东林党这一朋党的,不认可他们所主张的政见,那都会遭受东林党的联合进攻。
最为直观的一次表现,就是天启帝初御极登基时,东林党的部分大臣,暗地里联合辽地的将门势力,构陷楚党巨擘熊廷弼,使得其被迫离开辽东,继而间接导致辽左、辽南等地的先后沦陷。
而面对这等剧变下,熊廷弼再度赴任辽东,却又跟王化贞不和,继而直接导致整个辽西的沦陷。
这前后不到两载的时间,让大明损兵折将严重,让建虏八旗大肆扩张,继而导致此后的辽地对战,让大明彻底丧失掉主动优势。
“就算是到现在,朝中的某些大臣,依旧还想着党争啊。”
崇祯皇帝脸色阴沉,看着手里的奏疏,冷芒一闪道:“史可法这个家伙,究竟是想要干什么?朕真的是很想问问他,究竟是大明的户部主事,还是某些人的户部主事啊!”
跪倒在地上的骆养性,低着脑袋,不敢多言其他,从曹化雨、李若琏的逐步崛起,他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一些后路已然被天子所抽掉,这使得骆养性对天子所下旨意,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骆养性,你觉得江南诸省的东林党人,究竟是在怕什么吗?”崇祯皇帝合上奏疏,看向跪地的骆养性,神情冷然道。
“朕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过多去管江南诸省,唯独湖广总督、福建总督、两广总督换了人选,不过李邦华他们,也跟江南诸省有着不小的联系。
可现在却私底下串联起来,想再闹一处大罢工,上演一波请辞的闹剧,这分明是想叫朕举起屠刀啊。”
“启禀陛下。”
骆养性低首禀道:“据臣派往江南诸省的锦衣卫,所查明的情况,造成江南诸省的一些人,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
一个是侵占官田。
一个是天津开海。
一个是北地变好。
一个是朝堂变动。
这些情况的变好,朝廷的处境变好,却使得富庶的江南诸省,一直舆情都变得不是特别明朗。
特别是在崇祯三年时,一个迅速崛起的复社,本有不少读书人都联系密切,却多离开江南诸省,尊奉陛下所颁旨意,赶赴各地赈灾行署做事……”
听着骆养性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心里唏嘘不已,自己所做的种种改变,到底还是影响到很多地方。
“好啊,真是太好了。”
崇祯皇帝轻摔所持奏疏,似笑非笑道:“明面上的斗争不玩了,开始给朕玩阴的了,好啊,那朕就陪他们好好玩玩。
王伴伴,去给曹化雨传朕的口谕,让他麾下所领锦衣卫,密赴江南诸省,将第一批圈定的人,全都消失!
尤其是那个钱谦益必须落水,给朕落水而亡,手脚做干净些,别叫人查出什么,否则他们都要自裁谢罪!”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应道。
骆养性心里吃惊不已。
“事情办的不错。”
倚靠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盯着脸色微变的骆养性,神情倨傲道:“最近你们锦衣卫就别轻松了,准备逮捕一批人吧,至于方才所听到的,要是敢传出去的话,夷九族!”
“臣遵旨!”
骆养性趴在地上,忍着惊惧,忙开口应道:“臣一定会守口如瓶,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会说的。”
第602章 罢!罢!罢!
崇祯四年六月初,受朝局的影响和变动,朝中以六部、六科等有司衙署,不少朝臣纷纷呈递请辞奏疏,多以东林党人为主。
耐人寻味的是内阁这边,韩爌这帮内阁大臣,并未参与到其中,不似先前那般和朝臣一样随波逐流。
“真是让朕觉得讽刺啊。”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指着御案上的奏疏堆,眼神冷厉的看向温体仁、韩继思,嗤笑道:“朕先前为安稳朝堂,为稳定社稷,不想跟朝中的某些大臣,所做胁迫朕的举止,深究什么。
可是总有一些人,觉得朕如此就是软弱,好啊,朕这次倒是想看看,他们这般蓄谋已久下,究竟能掀起什么风浪。
都察院和廉政公署绝非是什么摆设,给朕好好的去查,凡是递交请辞奏疏的,将他们在任期内所做之事,都认真的核查一遍。
凡是违背我大明法纪者,着锦衣卫出面逮捕,移送到刑部天牢去,该怎样审判,就怎样审判。”
温体仁、韩继思相视一眼,心里生出惊意,此次天子所讲的这些,明显是要动真格的啊,不打算妥协什么了。
“陛下,倘若这般大张旗鼓的调查,只怕会引起更大的风波啊。”
温体仁想了想,上前作揖道:“毕竟朝堂的局势稳定,是确保社稷安稳的保障,就算是想要调查,是否让锦衣卫排除在外?
说到底朝中的一些人,这般肆无忌惮的以请辞胁迫,显然是做好了……”
“他们都不怕,朕怕什么?”
崇祯皇帝双眼微眯道:“就给朕这样调查,朕倒是想要看看,我大明社稷是否真的脆弱到这等程度。
如果连这等风波都渡不过去,那这大明天子朕也干脆别当了,让朝中的衮衮诸公,看我大明族裔中有谁贤德,能克继大统吧!”
温体仁、韩继思身上生出冷汗,天子说的这番话太严厉了,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敢接茬,这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那仕途就算玩到头了。
对于崇祯皇帝来讲,当他所谋画的部署,逐步在大明朝堂上,在大明北方诸省,形成相应的影响力,就会出现新的拉扯。
面对这样畸形的风气,要不狠狠杀杀这股风潮,那今后想要谋改大明,想要中兴大明,纯粹是异想天开的事情。
何况当前所处这一时期下,不像原有时间线那般,流贼肆虐,建虏猖獗,大明除了被动承受之外,根本就没更好的办法。
崇祯皇帝也想看看,通过这次的政治打压,清除掉一批东林党人,清除掉一批钻营的文官,能给大明带来怎样的改变。
随着崇祯皇帝的明确表态,温体仁所领廉政公署,韩继思所领都察院,遂开始在朝堂上展开行动。
短短数日间,一些有司大臣在公事房,被突然到访的锦衣卫带走,还是拿着兵部下发的驾帖,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韩爌、毕自严、周道登、何如宠、钱象坤、吴宗达等内阁大臣,神情严肃的走过乾清门,朝乾清宫方向赶去。
朝中生出的这些变故,让他们这些内阁大臣,根本就无法坐视不管,毕竟朝堂上局势动荡,那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大明。
“臣等拜见陛下。”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手里拿着几封奏疏,看着作揖行礼的韩爌、毕自严等人,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
这才几日啊,就抓了十几名有问题的大臣,便出现这等情况,那要是再深查下去,只怕情况就更不一样了。
“诸卿此次来乾清宫见朕,可是想说朝中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放下奏疏,看向韩爌、毕自严他们,开口说道。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