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第364节

  辽东督师府对宁远榷关的监管,一直都是很严格的,且构建起完整的体系,不过现在孙督师他们,迁移到广宁城了。

  这涉及榷关诸事,需要移交平叛前指统辖。

  鉴于这样的形势,经平叛前指呈递密奏,得陛下允准,特设榷关分司,以统筹监管相应事宜。

  同时为更好的统战差事,后续还要在辽西那边,再筹建起两到三个榷关。

  所以今后榷关分司的侧重点,就是发展榷关经济,以所设的诸榷关,来统战内喀尔喀、察哈尔、喀喇沁等部,同时设法攻略科尔沁蒙古诸部。

  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削减建虏在草原各部的影响力,具体的谋划部署,平叛前指已经明确,周宗良,你可能担负起此重担?”

  被点名道姓的周宗良,难掩内心的激动,在众人的注视下当即起身,拱手作揖道:“愿为大明效死!”

  仅是申甫所说的这些,周宗良就清楚所设榷关分司,究竟肩负起怎样的重担。

  这不仅要减轻国朝的财政压力,还要拉拢分化诸蒙古各部。

  “鉴于当前的复杂局势,除了蒙古各部外,还有新生的辽东义军,我们平叛前指要更加注重统战策划。”

  申甫继续说道:“所以经陛下允准,要增设统战分司,曹文广,这个重担你可愿担负起来?”

  “愿为大明效死!”

  曹文广当即起身应道。

  相较于大明过去在辽地所设的职官,崇祯皇帝以辽东督师府为主,外派平叛前指为辅,构建一套相辅相成的班底,来增强对辽前的掌控力度。

  等到辽前的弊政和毒瘤,被逐一的铲除掉,这两个衙署会进行合并,以丰富地方官府的职权属性。

  辽东这片疆域,不能只赋予军事属性,其内在的民生建设、经济发展等等,都必须要逐步完善。

  辽东都司必然要裁撤掉的,升格成承宣布政使司。

  申甫逐一讲明其所领平叛前指,除了增设榷关、统战两个分司,还将要增设监察、巡察、谍战、后勤、矿业、工坊等诸分司,以分担辽东督师府的压力,让孙承宗能更加专注于辽西的谋改。

  丁绍剀、艾国先这些分指的官吏,都得到相应的擢升,连带着麾下所辖众吏员,皆得到相应擢升。

  “诸位,首先要恭贺你们,所领职权得到相应擢升。”

  在众人的注视下,申甫站起身,抬手一礼道:“增设的诸分司,皆是陛下拟定,相应的官职,亦是陛下所命。

  这代表着你们过去在分指所做,取得的相应政绩,都得到陛下的认可和信赖。”

  周宗良、曹文广、丁绍剀、艾国先等一众官吏无不是面露激动,相较于自身得到相应升迁,更让他们内心深处所在意的,是他们在辽前所做种种,都在天子的关注之下,这就变得不一样了。

  如果他们能多多为天子分忧,为社稷虑,让辽前所处的乱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稳定下来,并协助辽东督师府镇压建虏叛乱,收复过去丢失的疆域,那他们必然能扛起更重的担子。

  “但是我等从京城赴辽,为陛下分忧,为社稷虑,并不只是为了当官,如果只是为了当官的话,那就没有必要来到这片苦寒之地。”

  申甫继续说道:“军机处外派的诸平叛分指,没有一个是能充当镀金场所的,是必须要扛起相应的职责和担子的。

  所以有几句话,本官要提前讲明。

  如果在后续所辖领域,出现懈怠的现象,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诸不法事,那到时就休怪本官不讲情面了!”

  “下官等领命!”

  众人当即作揖应道。

  对于特设的中枢军机处,崇祯皇帝心里是很重视的,这不仅关系到大明的平叛诸事,还涉及到日后的军事谋改。

  大明原有的那套国制框架,总体来讲是能够继续用下去的,不过想让大明变得更好,就需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厘清和明确相应职权,好叫大明能高效运转起来。

  “辽西能从建虏之手,重回我大明治下,是来之不易的事情,期间究竟付出了什么,诸位心里都是清楚的。”

  看着众人的反应,申甫面露感慨道:“不过收复回来容易,如何叫辽西安稳的被我大明统治,这亦是关键所在。

  辽东督师府将会在辽西那边,推行相应的谋划和部署,我们平叛前指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孙督师他们,减轻相应的压力。

  尤其是这辽西走廊一带,是否能像现在安稳下去,就决定了之后辽西谋改的进程,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会更多。

  多余的废话,本官就不说了,从即日起,平叛前指将进入到戒备状态,希望诸位能用最短的时间,开辟出相应的成绩。”

  “喏!”

  众人轰然应诺道。

  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开始在辽南那边积极改变,围绕辽西这边的改变,也同样是按部就班的推进着。

  相较于此前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现在崇祯皇帝的麾下,有着不少的人才,是能在合适的位置,担负起相应的职责,这是确保大明能不断改变的根本所在。

第570章 军机处的大礼

  在一个矛盾重重、体制僵化、阶层对立的环境下,想要推动谋改维新,首先要做的就是笼络人材,培养人才,让他们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做合适的事情,如此才能逐步改变,将宏观层面的谋划,量化成一个个小目标才行。

  武英殿,军机处。

  “看来想要做成一些事情,只要真的去做,而不是单纯靠说,靠想,也是能明确的做下去嘛。”

  崇祯皇帝翻阅着奏疏,面露笑意的赞许道:“军机处此次做的不错,明确的京畿卫戍调整一事,能平稳推动落实下来,顺利裁撤宣府镇、顺天府、永平府所设卫所,明确各镇卫戍区建制,清查出这般多的田亩。

  不仅让拱卫京畿的整体建制,都变得明确下来,有效落实守土有责,确保京畿边防的绝对安全。

  而且让国朝减轻不少负担,让国朝所征田赋能增加不少,关键是这批世袭卫所官,被揪出不少蛀虫败类!”

  王洽、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一行,脸上或多或少都流露出些许轻松的神情。

  京畿卫戍调整一事,从崇祯三年就提出并明确要落实下来,直到现在才算是告一段落。

  期间承受多大压力,面临多少难题,遭受多少非议,唯有王洽、王在晋他们心中最为清楚。

  毕竟这些事情做起来,就是会触碰到利益,得罪一批人,可事情摆在这里,他们军机处不做好,那天子必然是会生怒的。

  “陛下,京畿卫戍调整一事,能有序的推动落实,并非是军机处的独功。”

  王在晋走上前,作揖行礼道:“特别是涉及裁撤卫所,如果没有陛下当初所指方向,想推动此事落实,不仅是困难重重,且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兵变。

  将世袭卫所官群体和治下军户群体隔开,将卫所下辖的屯田,悉数编进地方官田,以较低的佃租,分田叫这些军户租种,的确减少很多矛盾。”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朝廷决定分批裁撤卫所,不代表就不管这部分群体了,他们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要想到他们的死活。

  仅靠这部分去分流是不够的。

  像你们军机处所做,将各地卫所之中,遴选出一批青壮,分流到京城建设、整饬驰道、整修水利,西山募工等事上,就很不错。

  让他们能赚取养家的银子,让他们能吃饱肚子,这种直观的对比改变,相信不会有人再愿意过被剥削的日子了。”

  大明的卫所制和户籍制,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不去逐步的谋改,那大明就会被拖死。

  像大明所设下的卫所,非但不能给国朝财政带来活性,相反还占着不少财政开支,这就是不好的。

  而户籍制度就更是僵化了,被划拨进军户、匠籍、贱籍等庞大群体,被一小撮利益群体控制着,遭受着惨无人道的盘剥和欺压,这些都是不安稳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在地方爆发叛乱。

  适合明初的制度,不一定适合明末,毕竟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唯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国朝安稳。

  “陛下,京畿卫戍调整是明确落实了,不过戍守各处的军队,果真要按各处定编所造兵册,以银钱来实发兵饷吗?”

  王洽拱手作揖道:“按照蓟密永三协各处,外加宣府镇各处,以及拱卫京城的京营,这批军队的规模,在崇祯四年就要募满所定建制,那规模将达50万众。

  倘若用银钱实发兵饷,仅仅每月所拨开支,就是75万两银子,一年就是近千万两的开支啊。

  现在国库这边,一年的赋税才……”

  “那不是还有一年缓冲吗?”

  崇祯皇帝摆手打断道:“别的地方怎样朕不管,但京畿卫戍这一区域,所驻守的各部大军,必须以银钱来实发兵饷。

  那粮食和棉布等冲抵兵饷,期间有多少贪腐行为,你们不是不清楚。

  崇祯二年的那场外敌侵掠,朕不希望再发生,所以这批军队的兵饷,将采取新的方式实发兵饷,朕要绝对杜绝吃空饷喝兵血的行为!”

  王洽所提出的担忧,崇祯皇帝心里很清楚,无非是开支太庞大,无法确保国朝财政能坚持下去。

  供养一批能打仗的军队,是极其耗费银子的,不过这件事情就算再难,崇祯皇帝也必须要做下去。

  这50万军队建制,要在崇祯四年悉数募齐,落实操练演武诸事,特别是30万建制的三大营,这是以后征战草原、辽东的强军。

  何况每3个月发放一次的兵饷,这批规模庞大的军队,并非只进不出啊,他们都有家眷吧,都有婆娘吧,都有孩子吧,最后肯定是要花出去的吧,崇祯皇帝要通过这批军队,来承载新制钱的流通。

  只要能将新制钱流通起来,那朝廷就能通过所铸新制钱,长期获取一项稳固财源,等到大明境内,明确崇祯皇帝所定新制钱,这期间所获取的财源,就会是一笔庞大的收入。

  通过这批稳固的财源,就能让崇祯皇帝在其他领域,去建设落实心中所谋,逐步推动大明的改变。

  崇祯皇帝继续说道:“以后拱卫京畿的诸军,相应发放兵饷的制度,必须明确到兵部拟定财政开支,户部进行核算,军机处发放兵饷票据,汇通票号负责实发,并向有司衙署提供票据,收回所拨兵饷数额。

  让诸军麾下将士,自己实领所得兵饷,以后京畿卫戍所辖诸军,敢再发生闹饷之事,那就能有效查出是谁徇私舞弊!

  有司大臣若是有反对此事者,叫他们直接来找朕,你们军机处这边,给朕绝对落实好此事。”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吃空饷、喝兵血的现象,想要绝对拔除掉不现实。

  毕竟总有一些人,会被钱财所迷惑住双眼,抱有侥幸心理,但是崇祯皇帝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遏制住贪腐情况,确保多数人的利益,这样他就能得到50万强军的绝对效忠,到时真出现任何问题,那冲在最前面的,必然是这帮将士!

  身逢这等暗潮汹涌的局势下,能以此获取一支支强军的效忠,这对于崇祯皇帝来讲,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

  想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这本就是不现实的问题,所以崇祯皇帝要进行量化,把其中的难度拆解开,逐步去改变,逐步去落实,等到了一定的层次,就算真遇到棘手的问题,也能得到相应的解决,改革不是拆房子,要统一思想才行。

第571章 河南巡抚

首节 上一节 364/51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截胡刘备妻,我乃祖龙血脉

下一篇:大秦:夺笋呐,祖龙偷听我心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