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三国:军师收手吧,都统一罗马了 第284节

“我们,好像错过了什么?”原住民虽然见识短浅,但是不代表他们就是彻头彻尾的笨蛋。

那些大族贵族,没有利益怎么会给他们数倍的田产,让他们搬家?

不久之后,这些百姓就在农闲之余,在新城那边围观。

那些搬进入的大族,并没有在那里种田,而是在里面开始兴修房屋,规整街道。

他们建造的房舍,有着明显的东方元素,但是他们的手艺,还是下意识地融入了贵霜的风格。

每隔上半月的,原住民就能看到,这里的大魏官老爷,会发给那些大族子弟不少钱。

他们询问了许久,这才勉强知道,原来,这里羸弱的匠人,一天能赚一千铜钱,十天就能赚一金!一年,能赚三十金!

种田能怎么样?如今的粮食,根本就被大规模种植的红薯,给压的卖不了什么价钱!一年百亩田,也就卖个几百铜钱。

到了这个时候,这些百姓才开始知道,为什么他们出来了,而那些大族在疯狂涌入。

原来,在这新城地界上,最值钱的不是他们的土地,而是他们的劳力!

很遗憾,他们这些最善于劳动的人,却错失了卖力气赚大钱的机会。

一年后,荀彧上书道:“陛下,新城建造,初具规模!钢铁、玻璃、船坞、密封、炼油等工艺,都已经就绪,人手也已经配备完全,已经准备开工!”

赵枫收到奏报后,立刻大喜。

半年后,苟彧来信:“陛下,周瑜营造的大型港口,已经建造完成,比罗马人的亚历山大港,更大了一些!关键是,孙策那边建造的许多货船和战舰,也都下水成功,准备在两地之间往来,大批量运送货物!”

又是半年后,荀彧再度来信:“陛下,沥青已经量产,现在已经混入了岩沥青,极为稳定,正在从新城,往北方木鹿城修筑,不过,这路途遥远,怕是得十年之久!”

赵枫看到这封信,忍不住叹了口气:“果然,以如今的技术,人力物力,想要大规模修路,实在是太难了!几千年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弥补的!”

不过,得益于大魏大船的出现,海运是彻底活了!

因为海运得到了加强,从新城港口,到亚历山大港,或者是扬州一带的港口,沿途船只络绎不绝。

如荀彧预料的一样,新城确实是成了一个中心纽带,成了一个中心城市!

不过,周瑜至今对荀彧都有些摸不准:

“我说文若啊,如今这新城,东西超过三十里,南北超过五十里,你不是还要扩建吧?城墙到现在都没有一点要修的迹象?是要干什么?没城墙,那不安全啊!”

荀彧微微一笑:“要城墙做什么?你的水军也在这里驻扎,周围还有我的十万大军一直驻守,谁敢兴风作浪?”

周瑜眉头一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万一有人内外勾结,有大股兵力来犯,那我们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啊!到时候,万一有什么关键的人,在混乱中被劫持,这么大的地盘,也不好找!万一还有密道什么的,怕是要坏事!”

第367章 天青色等烟雨

荀彧点点头:“公瑾说的倒也是,不过我已经和这贵霜南部的贵族们打过了招呼,禁止任何人有豢养士兵的行为,并且设立了重金奖励举报的机制,应该问题不大。”

周瑜见他已经有了准备,也就不以为然。

“话说,转眼之间,咱们已经在这里呆了三个年头了!”周瑜突然感慨起来。

荀彧点头,神色感慨:“是啊,三年了,我都三年没有回去了,真是思念大魏故土啊!”

周瑜失笑:“是你把自己绑的太紧了!现在新城一带如此安稳,陛下都说了,你什么时候回去都行,这里还有我给你看着,怕什么?”

荀彧点点头:“从前这不是陛下点名要的那些工艺没搞起来,我也不好意思回去,如今这道路修起来了,我也算是给陛下一个交代了!既然如此,那我就要回了!”

周瑜点头:“去吧,有我在此,放心!”

第二天荀彧动身,离开了自己的新城。

出了城后,荀彧搭了一艘货船离开了新港。

这货船正好要回扬州,上面的物资满满,把船压下去了一大截,快到了吃水线了。

荀彧在船上走了一遭,见上面都是一些商人,都在自己的货物旁边坐着,个个高谈阔论。

这些人都是经常进出港口之人,对于周瑜极为熟悉,但是对于一向在城中坐镇,忙于各种工艺督造的荀彧,却都没见过。

苟彧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聊天,脸上渐渐露出了满意地神色。

“这一次,我带的可是罗马那边上好的烟叶,去了大魏,又是大卖!”

“罗马烟叶?听说抽一口,能让人快活一天!那玩意不是很贵?”

“其实,也就是旱烟罢了,只是这灿叶确实味道好,是真正的香,而是不是刺鼻,刺肺,快活一天太假了,不过,饭后抽一口,确实很愉快!价钱一两百金,你觉得贵不贵?”

“打劫啊!一两百金!你这是要暴富啊。”

“哈哈,已经暴富了!不过,其实这么高的价格,也不是我干的,只是这烟叶实在是太少,不然我可以薄利多销!这玩意在罗马本土都抢手,一两也要卖到十金左右!”

“说到这薄利多销,大魏这边的好东西真是喜人!最近新出来一些玻璃杯具,美轮美奂,罗马那边的贵族就喜欢这些东西!”

“听说最近大魏南方,出现了叫青花瓷的东西,极为精美,价格也贵的离谱,一件青花瓷,就要千金,万金!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去碰碰运气,买一些回去观赏,或者高价倒手!”

“青花瓷?我见过一次!”一个商人突然露出了怀念的神色,“那种瓷器,确实是见过的最美的东西!色泽圆润,看一眼都叫人心醉!哎?他那个杯子!那个杯子就是青花瓷!”

那商人突然指着荀彧手里的酒杯,激动起来。

其他人立刻都围了上来,仔细地观赏,不时地啧啧称奇。

“这质地,确实是稀世珍宝,不愧是价值千金的东西!”

“白底青釉,色泽鲜亮,从未见过如此绝妙的珍品!”

甚至已经有人谄媚地来询问:“这位老哥,您这杯子卖吗?这东西,从哪里能买到?”

荀彧笑了:“我这杯子,是朝廷给发的,可不是我买的,至于哪里能买,你们可以等回来的时候,去问周公瑾,或者到了扬州后,去扬州府问问孙策他们。”

“大都督和孙将军都是大忙人,每天忙着督造船只,哪里有空搭理我们啊!”商人们立刻叹息。

荀彧也爱莫能助,他在新城,只关注沥青,钢铁,玻璃什么的,这新出来的青花瓷,他却没有注意,去年有使者来,说这杯子是天子特意赏赐给他的,当时也只是惊艳了下,没多想。

不料,今天才知道,这青花瓷的售卖居然有一个千金这么贵!

“想不到,我喝酒的杯子,居然这么值钱!原来,我这是一直过着有钱人的生活啊!”

荀彧忍不住无奈地笑了。

不过,既然这么能赚钱,朝廷为啥对这东西搞这么神秘?

商人们进货的地方都不知道,真是怪事。

荀彧实在是想不明白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仔细看了看手上的青花瓷,这青花瓷果然不同于其他的瓷器。

平日里荀彧还没有特别关注过,今天经过这几个商人的提醒以后,他仔细观看了一下这手上的青花瓷,又看了一下其他的。

这才明白,原来这青花瓷能够价值千金万金不是浪得虚名的。其质地细腻晶莹剔透,并且这上面的每一笔都好似出自大师之手。

绝不是寻常画师所能够画出来的,这线条灵动流畅毫不拖泥带水,并且一气呵成,整个气韵非常贯通。

再加上这晶莹剔透的白底,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了,怪不得会卖到这么贵,他此时就更加的不理解,竟然有这么好的东西。

那为什么不把它向其他地方都推广开来呢?那岂不是更可以壮大魏国的国威了?但这个想法仅仅只存在了一瞬间。

荀彧就明白了,陛下此人极具商业头脑,他的每一个决定看似不同寻常,有时甚至与常识相悖,但每一次都有出奇的效果。

而这个青花瓷陛下之所以这么选择,恐怕是要做到奇货可居。越是这样珍稀的宝物,又要保证它的数量稀少和质量的上乘。

这样才能够让它始终处于备受追捧的地位,如果它的数量一旦太多的话,那他的珍惜程度就会下降。

而一旦越来越多之后,难免会产生质量的层次不齐,那样的话,就可能会将这终世的宝物变成大众货色。

那他就产生不了这么高的价值了,想到这里,荀彧便释然了。

“大人?大人您在听吗?您手中这件宝物可否割爱呀?价格可以随您出。”

“哈哈,这件宝物我也只此一件还是朝廷赏赐,我怎敢随意售卖?况且就算我肯售卖,先生敢买否?”

这个商人本来还想着看看能不能把这件青花瓷给买下来,而当荀彧说这是朝廷赏赐之物的时候,这位商人还保留着侥幸心理。

觉得荀彧是在诓骗他,但此时荀彧却又同他再次确认了这件事,这个商人也就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毕竟这些东西确实是朝廷赏赐下来的,荀彧肯定是不敢售卖的,不管这个商人给多少钱,这都不可能够售卖的。

第368章 荀彧省亲

毕竟朝廷赏赐的东西你竟然拿出去售卖,这岂不是对朝廷不敬了?而且类似于这种东西,这些普通商人也绝对不敢买的。

他们一旦买回去被朝廷知道了,想必他们的性命也就不保了。这个规矩其实是历朝历代定下来的。

而赵枫也传承了这种规矩,毕竟赵枫要经常拿一些比较珍稀的东西,赏赐下面的人,以表彰他们的功绩或者是用于笼络人心。

如果这些人会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售卖的话,那就会让这些宝物的效果打折扣,就不能够完全的做到赵枫所希望达到饥饿营销的目的了。

“大人说笑了,既然是朝廷所赐,那我等是万万不敢购买的,但还请大人与我等行个方便。”

“若有机会能够让我等购得一件青花瓷的话,我等定对大人感激不尽。”

“几位哪里话,若在下能为诸位寻得此等机会,定不负众位所望,这感激之事就不必了。只要几位日后肯为这新城,尽一点绵薄之力,在下便知足了。”

“多谢大人,届时我等必不负大人所望。”

跟这几个商人聊完之后,荀彧这边也非常的开心,毕竟这新城与港口才刚刚建成三年,竟然能够有这么多的商人在这里穿梭往来。

也说明这里未来一定不可限量,而大魏国的东西能够让这些商人这么的趋之若鹜,也证明大魏国的商品将来必不可限量。

这令他深感荣幸,巡视了一圈之后荀彧便下了船,他已经决定要回去一趟了,毕竟已经出来这么长时间了。

也需要回去看一眼故土了,此时他也有很多物资需要带回大魏国,周瑜这边想必也有这种想法。

只可惜周瑜是不能回去的,毕竟他们两个必须要有一个人在这里守着才可以,如果两个人一起回去的话,那这里就没人统筹了。

首节 上一节 284/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最强汉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