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第26节

……

此时的岭南府城门外已经乌泱泱聚集了几千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人在攻城。

“老曹,殿下怎么还不到呀。”

一名身高八尺,满脸胡须的大汉冲身边的一名白胖子问道。

“戚勇,我说你好歹是我岭南府城的守备将军。

性子能不能改改,莫急,应该快了。”

白胖子拍打掉抓住自己胳膊的大手,无奈的道。

“嘿,我说曹有德,你能耐了,你一个七品县令敢直呼本守备的名字了。”

戚勇一掌重重按在曹有德的肩膀上,笑嘻嘻说道。

按大乾官职,曹有德是岭南府府城的一名县令,正七品。

而戚勇乃是岭南府守备,正五品。

“咱这岭南府朝廷没有派主官过来,本官代行府主之责,再对本官不敬,我断了你的军粮。”曹有德不以为然道。

“嘿,我戚勇的队伍现在可都是吃的咱家殿下的粮,拿的咱家殿下的饷,你敢克扣,殿下回来阉了你。”戚勇笑嘻嘻道。

“去,去,去,莫要插科打诨了,我看到殿下的王旗了。”曹有德赶紧站直身子。

那没正形的戚勇也连忙闭嘴,整了整身上的铠甲。

唏律律~

队伍行到城门口,李肃牵着潘婉怡的手走出马车。

曹有德和戚勇二人赶紧上前躬身拜道:“臣曹有德(戚勇)叩见王爷,叩见王妃!”

城中众人早已得到消息,这次安王殿下回来是带着王妃回来的。

“叩见王爷,叩见王妃!”

城外人群里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员和一众百姓齐齐向着李肃和潘婉怡参拜道。

“这就是岭南府吗?这就是我要生活的地方。”

潘婉怡对眼前的一切无比的好奇,有紧张也有兴奋。

“这些人以后都是我的子民了,想不到殿下在岭南府威望这么高。”

潘婉怡忍不住看了眼旁边牵着自己手的李肃,目光中满是崇拜。

“走吧,进城。”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进城去。

进了城门,潘婉怡惊讶的发现那路面竟不知是何物打造的,如同镜子一样光滑,马车行在上边没有任何颠簸感。

“这是何物?为何我从没见过。”潘婉怡好奇道。

“水泥,用来铺路的,像石头一样,这岭南府好多你没见过的东西呢。”

李肃解释道。

为了让潘婉怡更方便看外边的景色,李肃索性换上了一匹马,将潘婉怡搂在身前向着安王府行去。

“殿下回来了,这就是王妃吧,王妃好漂亮!”

“殿下您终于回来了,奴家想死你了,您什么时候纳了我呀。”

路旁的百姓看到李肃纷纷向李肃热情的打招呼。

李肃也是一一回应,只不过有些人的话让李肃有点吃不消。

岭南府民风淳朴但也剽悍,终归是李肃面嫩了。

安王府。

“殿下,紫鸢好想你!”

李肃一进门,便被一个温香软玉的身子扑到了怀里。

“好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李肃宠溺的摸摸紫鸢的头。

紫鸢是李肃三年前来岭南时在路上捡的一个小乞丐。

当年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姑娘,如今已经亭亭玉立了。

这三年,一直都是紫鸢在照顾他的起居,这次没有带她去京城,惹得紫鸢一阵不快。

“快来见过王妃。”

李肃将紫鸢拉到潘婉怡面前。

“奴婢参见王妃。”

紫鸢向潘婉怡见了礼。

潘婉怡赶紧牵过紫鸢的手,她也很喜欢这个机灵的小姑娘。

在来的路上,李肃便给她大致介绍了安王府的众人。

其中从李肃介绍紫鸢的态度就能看出,这小姑娘对李肃很重要。

官宦世家的出身的潘婉怡自然也是懂得八面玲珑,无论是紫鸢还是安王府的其他人都感觉如沐春风。

第32章 用工荒

自从回到岭南,李肃这半个月除了抽空陪着潘婉怡好好熟悉了一下四周外,便投身到了封地的政务中去。

既然已经决定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那就先从改变岭南开始。

议事厅。

“殿下,自从三年前推广种植玉米、红薯和土豆以来,现在这三种作物已经在岭南府全境铺开了。”

曹有德躬身对李肃汇报道。

岭南府目前的运转体系有些不伦不类。

本来曹有德只是朝廷当年随意派往岭南府管理府城的一个县令,但目前被李肃安排负责整个岭南府的政务。

岭南府除了府城外,还下辖苗州、云州、贺州、嘉州四州之地,按理说应该有一个知府和四个知州以及配套大小官员。

但奈何当初朝廷对岭南掌控不足,其他四州之地也基本都是山林,人口稀疏,且百姓桀骜不驯,一直是各州自行其是。

各州的百姓向来不交税、不纳粮,靠天吃饭,跟朝廷也没啥关系,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当下的年号是什么。

还是自从李肃来了之后,才借着推广三种作物种子的契机与各州山民产生了联系。

直到一年半以前才在各州建立了官府,划定了县域,由李肃指派了官员负责各州的大小事务。

后来,李肃见曹有德在理政方面是一把好手,各州基本目前也没什么大事,索性让他继续负责管理四州的政务。

所以这也有了一个七品县令代行府主之责,管理岭南全境政务的怪象。

藩王并没有任命知府和知州的权力,必须由朝廷指派,所以无论是曹有德还是四个州的官员其实都名不正言不顺。

“都普及开了,那岂不是一件好事?”

李肃坐在上首道。

“是好事不假,目前我岭南府城周边的粮食产量过剩,寻常百姓家里都堆积着上万斤粮食。但是……

但是我岭南天气湿热,实在无法保存那么多粮食呀,臣去看了官仓里收购上来的粮食,甚至有些去年的粮食都发霉了。”

曹有德苦涩道。

“这还确实是一个问题。”李肃沉吟道。

大乾各地都是愁粮食不够吃,而这岭南府则愁的是粮食太多没法保存,真是各有各的愁。

“殿下,最近来我府城的行商比去年多了一倍。

臣问询后都是京师那边来的商人,好多都是奔着我岭南府的烈酒、玻璃、香皂等物过来的,订单量剧增,但目前我岭南产品的产量都有些跟不上了。”

王傅柳邻道,他主要负责岭南府的赋税和商业。

“那不正好,烈酒需要粮食,加大产能便是。

那香皂也是需要大量的猪油,让百姓多养猪,也同样可以消耗粮食,这不一举两得吗?”

李肃疑惑道。

“我的殿下呦,关键是没人呀!府城满打满算人口不过十万,剩下的都是行商。

现在又是春耕时分,大家都回家种地去了,别说让他们去养猪了,就连各作坊招人都不好招了现在。

有些工坊和码头招工都开出了三两银子的薪水,都还招不到人。”

曹有德抱怨道。

当资本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必然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当下百姓小农思维比较重的时代。

“要是能将百姓从耕种中解放出来就好了。”

李肃感叹道。

首节 上一节 26/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S级辅助系统:千古群雄皆为我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