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封地三年,废物皇子震惊朝堂大佬 第171节

自己找到了位置站定,身边也围了几个皇亲闲聊着。

众人对李肃的到来,虽然心中有着疑惑,但也没有多想什么。

“啪!”

一声金鞭炸响。

殿外响起悠长的号角声。

“陛下驾到!”

随着一声唱名,乾帝牵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迈着龙行虎步走进殿内,昂首阔步迈向龙椅坐定。

那孩子也被安置在一旁的座椅上,还给贴心的铺了一个软垫。

众人对这个从未露过面的孩子,纷纷猜测不已。

“陛下万岁!”

群臣跪拜。

“众爱卿平身!”

乾帝中气十足道。

然后大朝会就正式开始。

先是王全照例洋洋洒洒念了一篇国赋,总结了这一年以来大乾经历的事情。

圣天子,也就是乾帝,终究没有辜负列祖列宗的期待,这一年里,大乾蒸蒸日上,越来越好了。

接下来的一年里,大家也肯定会在圣天子的英明领导下取得更好的成绩。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李肃发现以前的国赋内容都是瞎编硬凑,净整一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虚词。

今日的国赋则是内容充实了许多,列举的一些事都确实算是实打实的政绩。

再看向坐在龙椅上的乾帝,李肃不禁露出了老怀甚慰的表情,这父皇终于成长了啊。

乾帝感受到李肃的目光,总感觉他的眼神不怀好意,暗中瞪了他一眼,才收敛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群臣报喜环节。

“陛下,我大乾今年赋税收入总计五千三百余万两白银。

新粮种已经全面铺开,各地禀告,官仓爆满,粮价比去年下降三成!”

户部尚书郑坤率先出列道。

此言一出,殿内的大乾君臣还没什么反应,坐在角落里观礼的番邦使臣团则是露出了震惊的眼神。

惊呼声一片。

要知道对于这里的大部分小国而言,这个钱都可以把他们整个国家买下来了。

对于番使的表现,乾帝自然是很满意的,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遥想当初大乾国库岁入不过一千多万两白银,朝廷各处都捉襟见肘,乾帝的内库也空空如也。

这才区区六年时间,国库岁入已经翻了好几番,这在以前是乾帝和众朝臣想都不敢想的。

这多亏了安王的京岭铁路,以及海贸带来的影响。

而且有一点大家都没有说出来,那就是岭南一府贡献的赋税现在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这是什么概念?

隆景十三年大乾整年国库的税入才不过一千二百万两白银,如今岭南一府竟然比得上当年大乾一国的税收。

这还是没有把铁路沿线带动的地方以及东南沿海被海贸带动的地方收入给纳进去。

要是全部都算在岭南头上,众人根本不敢想这个数字会庞大到什么地步。

据有心人估算,这要都加上恐怕能够占到大乾税入的一半!

李肃站在那里,嘴角露出一抹轻笑。

这要是他们知道了倭国那里,自己还有那么多银矿,岂不是要吓死。

倭国的银子开采出来,李肃也没有马上命人运回来。

对于现在的大乾而言,白银并不是越多越好,要不然社会生产水平跟不上去,只会造成通货膨胀。

银子,归根结底只是作为货币而已,够用就好。

李肃在乎的还是人口,相比已银钱,人口才是关键。

现在的大乾,人口还是太少,将来大乾控制的土地将会更多,眼下这些人口根本就不够用。

要是人口足够多,自己对待高句丽,对待倭国,吕宋,根本不用那么麻烦。

直接占领之后,大量移民驻兵。

大不了把那些敢反抗的杀个人头滚滚就是,哪里用得着像现在这么麻烦。

“好!”

乾帝淡淡的点个头,尽显大国皇帝陛下的威严。

最高明的炫耀就是低调,乾帝深谙此道。

“臣启奏,我大乾边军如今更换新式装备三万人,新式火炮三千余门。

至前年以来,共驱逐鞑靼人内退四百里,至此,鞑靼人未敢再次犯边!

边关安宁祥和,边关百姓送上万民表为大乾贺!”

兵部尚书赵金明躬身道,然后便是有人抬进来一匹巨大的锦轴。

铺展开来,是绣上去的“文治武功”四个大字,上边是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手印。

“好!好!边关将士还需勠力杀敌,保我边关安宁。

这幅字收起来,等将来灭了鞑靼人,再将其挂于朕的寝殿之中。

现在的朕,还不配边关百姓的厚赞啊。”

说罢,乾帝一脸惭愧的扶额,看的李肃一阵无语。

猜测此刻乾帝心中估计已经乐出了花。

……

第190章 皇太孙

接下来又是一众大臣向乾帝汇报各种喜事,不一而足。

乾帝坐在宝座上,嘴角就没合拢过。

回想起隆景十四年以前的大朝会,自己想找点喜事公布一下都难。

如今臣子汇报的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那老六带来的,乾帝不禁看向底下昏昏欲睡的李肃。

“这老六除了性子疲懒,还是没有辜负朕的教导的。”

乾帝点头暗道。

等到乾帝接受了各番邦使臣的恭贺,大朝会的气氛达到了顶峰。

往年使臣来参加大朝会大多是不情不愿来配合大乾演戏。

有些人甚至是抱着看大乾笑话的目的来的。

而现在,番邦使臣都面带恭敬,给乾帝齐声大礼参拜,很明显是提前演练了不知道多少遍,动作才如此整齐划一。

要不是伸手不打笑脸人,乾帝真想站起来叉着腰问一句“为何前倨后恭”。

等到最后,乾帝发表了一番年终感言,首先肯定了朝廷各级官员的付出,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再接再厉。

然后表示,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朕在一些方面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表示了一下谦虚。

再之后,乾帝话锋一转,开始讲到今日的重头戏。

“俗话说,国无储不宁,如今朕也到了知天命之年,我大乾尚未有储君,实乃朕之失职。”

乾帝开口道。

听到乾帝谈及立储之事,底下众人心中一凝。

任谁也没想到乾帝会在大朝会上提及这么重要的事。

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的番邦使臣!

这是要做什么?

“钟爱卿,你是两朝臣子了,自先帝在位时便为我大乾鞠躬尽瘁。

朕想听听你的意见,这立储一事,不知爱卿有何看法?”

乾帝冷不丁问道。

钟敬禾是谁?

首节 上一节 171/1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S级辅助系统:千古群雄皆为我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