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摆地摊:开局卖瓜子了

大唐摆地摊:开局卖瓜子了 第176节

过了好一会儿。

店铺内的食客们都被万贯可怜兮兮的小模样给吸引住了。

有人想要上前去安抚,却被万贯立马给凶了回去。

它才不需要别人可怜呢。

它只需要段暄的抱抱。

万贯的双标,让段暄简直是哭笑不得。

眼见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段暄只能上前一只手直接提起万贯的后劲脖,就朝着包厢的方向走去。

不少没见过段暄的新食客看着段暄的背影,忍不住的问道:

“这是谁啊?为什么可以去里面的包厢?”

这些新食客很是疑惑。

不过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老顾客们出声给解答了。

“哦,你说的那个是店家。”

“店家?大唐百货的店家?”

赵卿这时站了出来,笑着向正有疑惑的新食客解释道:“嗯没错,刚刚你们口中的那人正是我们大唐百货的掌柜,同时也是朝廷册封的蓝田县伯。”

“哦,我记起来了,是那个风流成性的!”

好家伙,这群新食客对段暄的印象已经由和蔼可亲成了风流成性。

流言蜚语害人啊!

正要开门进包厢的段暄差点就脚下一滑。

算了,为了尽快解锁系统商城下一个商品,段暄忍了。

舆论传播的这么快,想要下一件商品应该也快了。

不过刚刚新食客们的话,倒是让段暄突然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

与其放任舆论肆意传播。

倒不如段暄当一次文抄公,将后世的四大名著进行改编提前创作出来,到时候只需要将自己的名字署上去。

相信凭借四大名著在后世的影响力。

想来在大唐也定能掀起万丈波澜!

到时候凡是提到四大名著,那么段暄的名字就是不可避免的。

到时候段暄的名声,定当人尽皆知。

不过大唐可不像后世一个键盘,一年便可创作数百万字甚至是上千万字。

段暄要想当文抄公,将四大名著给提前创作出来。

不仅是要修改这四大名著里面的部分背景等等。

还要实打实的写出手稿。

然后经过印刷,才能成书流向市场。

就单单实打实的写出手稿这一项,段暄仅仅只是想上一想,就已经足够劝退段暄了。

但为了扩充大唐百货单一的商品数量。

也是时候该拼一把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过了这么久的悠闲日子,也该好好的忙上一阵子了。

为了避免待会自己产生懈怠情绪,段暄果断决定说干就干。

段暄先是将万贯给放下,随后又让赵卿去准备纸墨笔砚。

一套上好的纸墨笔砚价格可是不菲。

要是以前段暄肯定是买不起。

但是现在,闭着眼睛只管拿就行了。

趁着赵卿做准备工作之际,段暄先在脑子里构思应该先挑选哪一本名著率先创作出来。

经过一番思量过后。

《三国演义》脱颖而出。

正所谓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

幼时的段暄,曾经一度为三国里面那波澜壮阔、英雄豪杰同台争锋的时代所折服。

第176章 文抄公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段暄这边刚挑选好先抄哪一部。

赵卿也磨好了墨,只待段暄动笔了。

段暄走到桌前,低头拿笔蘸墨,看着桌面上的白纸。

一会儿后。

段暄在写下了四个开头书名大字后,缓缓吐出了一口浊气。

《三国演义》。

下一行的署名,段暄脸不红心不跳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段暄。

段暄看着自己的署名,纵使是再厚的脸皮,此刻也有些微红。

“一切都是为了解锁下一件商品,是为了系统,可不是为了我自己。”

简单的进行心理安慰后,段暄也终于是举笔开动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白纸上洋洋洒洒多了数十字,百字,千字。

一旁研墨的赵卿看着段暄在纸上洋洋洒洒写下的文字。

初看不以为然。

诗不诗,词不是词。

这样的文体,赵卿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随着字数的增多,赵卿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一般。

寥寥数字就能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战火不绝的时代。

官宦当道,群雄割据,灵帝昏庸。

买官卖官如此荒唐之事,竟然都被摆到明面上。

......

半小时后。

段暄累得双手都快没知觉了,看着桌面上铺开的纸张,顿时觉得在大唐当文抄公也不是件简单的差事。

纸张的成本就不说了。

就单单累人的程度,可一点也不比搬石头下苦力轻松啊!

才半个小时不间歇的一直写。

段暄的右手就已经累得都快握不住笔了。

更别说在这半个小时内段暄的脑子就没有停止过运转。

又要回忆前世看三国时的剧情以及各种细节,又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加工。

经过段暄的亲测,最终得出在大唐当小说文抄公,绝对是一份累死人不偿命的差事。

“赵卿,先将这些收下去保存好,明日我再动笔了。”

“是。”

赵卿将桌上铺开的纸张统统收起来,将其放到仓库内单独存放。

段暄今天是不准备在动笔了。

太他娘的累人了。

要不是为了提升知名度。

就算是打死段暄,他也不干这活。

大唐又不像后世,还能收个什么版权费、订阅费之类的。

就算段暄将三国写完成册出书以后。

也赚不到几个钱。

首节 上一节 176/1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儒家修身:读书人从大秦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