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回到大明当皇孙

回到大明当皇孙 第8节

“咱准老百姓告官,那是因为官儿做久了,就不免会出些混账虐待百姓、欺君误国.

官员烂一点,天下就要烂一片,到这个时候,咱不给做主,谁给?

指望你这爹?嘿,当了几年太子,就忘了自己啥出身?净顾着给那些遭了瘟的说话!”

朱雄英看了眼满脸尴尬的朱标,自从来到大明,总感觉他这个爹并没有历史上说的那么仁义厚道,心也黑着呢!

以大明现在的情况来看,二代皇帝确实需要一个仁德的人设,不过仁德可压不住桀骜不驯的开国武将啊!

明初四大案除了蓝玉案是在朱标后头,其他三大案可都是朱标主办的!

朱标反对的是滥杀,可不是不杀,只是老爷子杀人杀习惯了,随随便便都要弄出一个什么党来,杀人也是成串的杀。

这么一对比,显得朱标就厚道多了。

单单一个空印案,在京和地方上的官员杀了不知凡几,近一半的府道县掌印官被杀,布政使按察使衙门和六部官员更是不知道杀了多少,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清廉正直的官员牵连其中,记得方孝孺的老爹好像就死在空印案。

要说空印案的时候,朱标还向老爷子据理力争,表达过反对的声音,可胡惟庸案完全就是太子培养自己在朝中势力做准备。

一些跟太子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官员武将都被打成了胡党,借老爷子的手杀了干净。

自己这个爹对于大势的掌控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借着老爷子的风,废除宰相,加强集权的机会,在朝中与太子不甚亲近,跟藩王往来过从甚密的勋贵大臣,都给赏了个坟头。

怪不得,二叔朱塽,三叔朱棡,就连雄才大略,桀骜不驯的朱棣,在他爹活着的时候,都不敢对太子的位置有丝毫的觊觎。

现在想来,除了宋濂砍头的时候向老爷子求过情,有部分人的死,朱雄英估计,多半都是朱标的授意,老爷子默许,最后老爷子背了锅罢了。

不过老爷子乐意背这个锅,老爷子本就是生冷不忌的性子,又从尸山血海爬出来的人,杀人对他来说,简直像喝水一般简单,丝毫不以为意。

对于朱标他是满意的,满朝文官爱戴,武将敬服,就连手握重兵的藩王,在朱标面前也跟个乖宝宝似的。

更为难得的是,朱标对于几个弟弟是发自肺腑的爱护,丝毫没有嫉贤妒能。

对于做父亲的来讲,不管如何残暴,杀人如麻,但是也绝对不希望看到儿子们为了大位闹得刀光血影,兄弟阋墙。

再者,老爷子是开国之君,威望空前绝后,杀些人的骂名还是担得起,压得住,可要是朱标或者朱雄英做了皇帝敢这么干,名声可就臭大街了。

想到这里,朱雄英摇着老爷子的手臂,嗲里嗲气的撒娇道:

“哎呀,皇爷爷,父亲也是为了您的名声着想嘛!”

谁知道这句话更是火上浇油,老爷子不讲道理起来,那是十分的不讲道理:

“呵,咱用得着他狗拿耗子?他是咱爹?...”

朱雄英听得目瞪口呆,老爷子骂起人来,简直成了动物园园长:什么兔崽子,王八羔子,狗啊猫的,嘚吧嘚十几句能不带重样。

最后还是朱标实在吃不住了。

朱雄英从小受老爷子马皇后的溺爱,无法无天惯了,所以他一直扮演严父的状态,可再依着老爷子骂下去....

孤大小也是个太子!以后还有什么威严管教儿子。

可是也不能生硬的打断老爷子的话.....挨骂总比挨揍强。

平常老爷子和朱标政见有什么分歧,马皇后就十分护犊子的力挺自己儿子。

可今儿个打眼看去,马皇后像个弥勒佛似的,笑呵呵的看着朱雄英,满脸慈爱,就是一句话也不说。

朱标暗暗叫苦,有了孙子,连儿子也不亲了,突然灵机一动,赶忙向朱雄英出声道:

“雄英,刚才你皇爷爷问你的话你还没说完吧?君前奏对岂有半就之理?还不接着跟你皇爷爷奏报?”

说完,还眯着眼睛看了一眼朱雄英,威胁之意尽显,大有你不赶紧岔开话题,我出去就把你胖揍一顿的意思。

这一招果然有效,老爷子赶忙说道:

“对,大孙,你接着说,你都咋想的,跟咱说说!”

朱雄英一时呆住了:耶?老爷子思维这么跳跃的吗?赶紧整理了下思绪:

“呃,皇爷爷,孙儿记得,汉书有云,汉宣帝刘病已教导太子有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孙儿深以为然,自秦商鞅变法以来,我中华便以法治为驭民之策,治国之本”

虽之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以我中华国情来着眼,从来都是外儒内法,儒皮法骨,针对不同的时局,有时重教化,有时重刑律。”

“历朝历代,概莫能外”

“孙儿没有不尊圣人的意思,但孙儿以为,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实乃谬论,不过是那些儒生为了自己当官的利益,强辞罢了。”

圣人典章自然是好的,教导做人的道理,为官的操守,引人向善,可时局不同,国情不同,孙儿身为皇储,将来...呃...如若照搬治国,恐怕...呃...恐....呃”

“孙儿拙见,请皇爷爷斧正”

老爷子嘴上不说什么,可是眉眼中的欣慰是掩盖不住的,连在一旁竭力保持严父的朱标也是满脸赞许。

最后连马皇后都夸奖道:

“咱大孙就是聪明,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样的道理”

说完又扭头看向老爷子:

“重八,吃饭吧,耽搁了这么长时候,再不吃粥就凉了”

第10章 太子论

老爷子喝了口粥,心里踅摸着:

‘哎,咱老朱家的种儿就是好,随咱!小小年纪就是个有主意的,要是再好好培养,咱就算是死喽,有标儿和咱大孙,大明最起码也可以再兴旺一百多年’

老爷子是开国之君,开国之君心性最是坚韧,盖因为吃过的苦,受过的难非常人所能想象。

从苦难中寻欢乐,绝望中找生机,是家常便饭。

自老爷子起事到登基,光是危及性命的死劫就历经了二三十次。对于生死,老爷子早就看开了。

历代有大功绩、流芳百世的皇帝,心性手腕出奇的一致: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无所畏惧,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难倒他们,就比如秦皇汉武。

可老爷子和秦皇汉武最大的区别就是老爷子不畏惧死亡。

不论是秦皇汉武,功绩威望都达到了当时的顶峰,唯一勘不破的只有岁月,面对自己日渐苍老的脸和如旭日升天般的太子,心中不平,晚年难免荒唐:宠幸方士,炼长生不老药,巫蛊之祸,已至晚节不保。

可老爷子从来不怕这些,这也是朱标从吴王世子到大明太子到最后骤然薨逝,储君地位无人能动摇的根本原因之一。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爷子的自信,坚信自己的儿子,坚信自己的能力。

漫说朱标从没想过造反,就算是造反,老爷子打个哈欠的功夫就能弹压下来。

而历史上和朱标有相同待遇的太子,刘据,李承乾,胤礽,后期都是因为父辈的猜忌,满朝大势倾轧,已至没有善终。

可老爷子没有害怕的吗?

不是的,老爷子最害怕的就是他亲手缔造的大明帝国,没有平稳的传至后世子孙,害怕大明会像秦朝一般二世而亡。

为此,不辞辛劳,每日睡不够三个时辰,定下的制度,周密到了极致,前世时更是在朱标死后,以迅雷之势清扫了朝中所有具有威胁的人。

不过现在想来,朱允炆多半不是老爷子心目中的最佳人选,不然也就不会放任藩王成尾大不掉之势,撒手人寰。

这个老人或许有私心,为了让大明能够传至千秋万代,能够让朱家的天下永远稳固牢靠,可是作为老爷子的孙子,看到老爷子这么无私的奉献,实在不忍无动于衷。

扭头看到老爷子在吃饭的时候,还从内衬拿出了个奏折在看。眼睛一红,终于忍不住了,慢慢走到老爷子身边,小手轻轻的按在老爷子的肩膀上按摩着:

“皇爷爷,您不用那么累,听父亲说您平常睡觉不过三个时辰,时间长了,您这身子可怎么得了啊!您这才刚过五十,头发就已经白了这么多了!

“朝中养着那么多的官儿,不能让他们光吃饭不干活不是!实在不行,父亲和孙儿也能帮皇爷爷分忧分劳。”

朱元璋大嘴一咧,扭过头攥着朱雄英的小手,把朱雄英抱着自己怀里:

“嘿,咱大孙长进了,知道心疼咱了,嗯,大明才刚建国,事儿多,朝中的官儿嘛,有些事他们能办,可有些事,只能咱亲自来。”

“至于你嘛,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读书,书读好了,咱再累也高兴着呐!”

接着从袖子里拿出一张手帕,擦了擦朱雄英的小嘴儿,问道:

吃饱了吗?吃饱了咱让人送你去文华殿,你也不是头回去了,咱抽空再去看你”

“皇爷爷,孙儿吃好了”

洪武朝对太监的要求极其严苛,一家子吃饭的时候,太监和宫女是不能进屋的,都在门外伺候,有什么事儿喊上一嗓子就能听见。

是以外边热闹急了,朱元璋的贴身太监朴仁勇(这字念pu),朱标的贴身太监秦无用,朱雄英的贴身太监赵墩子和一大帮子的人在外边垂手而立。

朱元璋中气十足的朝门外喊了一嗓子:

“内小胖子,给咱进来!”

外边朱雄英的贴身太监墩子听见一哆嗦,赶忙进屋趴在地上,头磕的很低,带着点颤音儿:

“皇爷您吩咐”

“去,送你小主子上文华殿,你小主子病刚好,伺候的时候小心着点儿,敢出丁点儿的差错,咱扒了你的皮!”

“等等”还没等墩子回话,老爷子又说道:

“呃...这样吧”老爷子略微一沉吟:

“抬咱的锦辇去,四周多糊上着点,背着点儿风!”

朱雄英一听,顿感天旋地转,天爷,这么大热的天儿,本来就穿的多,再背风,那不就是个蒸笼吗?

张嘴就要拒绝,可还没说话,朱标的话就跟了过来:

“父皇,朝廷自有制度,如此,恐朝中非议,如果...不如坐儿臣的辇。再者,我朱家的子孙,岂能如此柔弱,将来如何能担当大任!”

老爷子琢磨了一下:

首节 上一节 8/2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