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皇孙 第29节
这几天朱雄英甚至已经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
记得这本书最后好像是失传了,是传到了日本还是英国的一个收藏家手里?好像还是一个手抄本,这个原本应该是在战火中被焚烧了。
“不过现在在咱爷们的手里!”朱雄英颇为自得的想着。
要说徐达真的不愧是大明第一武臣,这本纪要由简入深,徐徐渐进的剖析了两军对战的本质。
对于一些历史上比较早的一些军事家吴起、孙子的兵法也批注了自己的心得。
包含了方阵、圆阵、疏阵、数阵、雁形阵等等之类阵法在不同地形上的运用和理解。
最后对于军心士气的理解乃至粮草的转运,甚至包括了火器的运用和军械的克制,也都记录甚详。
朱雄英记得前世看过一篇文章,对于徐达的评价非常高,说他可能是继岳飞之后,戚继光之前唯一有能力和有效的使用战阵的人。
甚至在组织能力和大局观上比岳武穆还要强。
这个评价已经非常高了。
旁人朱雄英不知道,但是徐达的来历他门儿清。
跟老爷子在钟离是一个村的,一个住村头,一个住村半截儿,比老爷子还小几岁,脏兮兮的小脸儿甩着大鼻涕,穿着漏腚的裤子整日跟在老爷子屁股后头重八哥重八哥的叫着。
徐达,周德兴,老爷子都是一个村子的,不过周德兴家里是个小地主,日子可比老爷子和徐达他们家过的好多啦。
旁边村子还住着一个汤和,跟老爷子的家境差不多。
都是苦哈哈的泥腿子,大哥不说二哥。
在那个年月,徐达家比老爷子家还穷,老爷子好歹还能给地主放个牛,多少有个嚼谷,而徐达他们家有的时候连个牲口吃的麸糠都吃不上!
什么战法兵书,那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玩意儿!
第一本兵书还是老爷子送给他的孙子兵法。
朱雄英默默一叹:看来带兵真的要靠天分。
扭头看了眼认真学习徐钦:也不知道他能学会他祖父几分本事。
......
而于此同时,还是在文华殿的前殿,朱标正在接见自云南轻骑而回的傅友德。
比起蓝玉的排场,傅友德的排场可是寒酸多了,征西将军,他征云南的军事主官,甭说浩大的欢迎仪式,屁也没有一个,进京的时候也只有自己的长子傅忠和三子傅让带着一众家奴在城门口迎接。
不过在朱元璋那倒是混了口茶水。
不过比起徐达,傅友德的姿态放的更低了。
要说这个傅友德,一辈子的经历非常神话。
活的轰烈死的凄惨。
虽然战功赫赫,但是政治立场不太坚定。
最早是在家里种地的庄稼汉,老家是宿州相城,离朱元璋的地头不算远,一个在淮西一个在淮北。
后来前元暴政民不聊生,眼看着活不下去了,就投靠了刘福通的红巾军,名义上属于红巾军的战斗序列。
后来就一直在刘福通手下部将李喜喜的办公室上班。
可谁知道最后李喜喜打进了四川,感觉自己膀子硬了,就造了刘福通的反,在蜀地自立门户,号称青巾军。
然后傅友德又从红巾军换了身工作服,跳槽到了青巾军当小领导。
结果李喜喜又被明玉珍打败,傅友德便只能又在明玉珍手底下上班。
可明玉珍是在天完帝国徐寿辉为首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敬业创新,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这个时候,傅友德属于天完帝国的一砖一瓦。
结果在明玉珍手下不受重用,又恰好陈友谅发动政变,撂倒了领导徐寿辉。
然后傅友德自己又主动的投靠了陈友谅,在陈友谅的大汉汉军里面继续发光发热。
最后陈友谅在鄱阳湖一战被老爷子打崩,又归附了老爷子。
虽说世道不靖,除了老爷子的淮西嫡系二十四将是从开始就跟老爷子混社会,而其他的部将基本上都跟过其他的领导班子。
但是也没有换东家这么勤快的。
最后跟老爷子的时候还说了个故事:“说自己做梦,梦里有个金甲神人告诉他,说真正的主人到了,还不参拜!”
结果抬头就看到了老爷子。
这还是之前老爷子当笑话跟朱雄英说的,朱雄英估么着,这多半是感觉自己换门庭太勤了,不太好意思,编的一个瞎话。
不过朱元璋倒是挺给面子,亲切的拉着傅友德的手,眼中饱含热泪:吾得友德,如鱼得水啊!
实际上,在那个时候,老爷子自己都是朝不保夕,不管是谁投靠,都给面子!
要说勇猛,除了朱雄英的姥爷常遇春,能比傅友德还猛地一个都没有。
当时在武昌打陈理,带百十人就冲上城头,洪武三年打王保保,在定西率领五十骑兵挡住了王保保的万余人马,并且还能趁夜袭营,这样的人,能说不猛?
要说功绩,灭陈友谅、诛张士诚、西伐巴蜀、北征大漠、南平云贵,哪一仗他少了?
甚至老爷子的二十四将除了有限的几个,其他的都不敢说自己的功劳比傅友德高。
朱元璋自己都说,开国论将之功,友德当属第一。
要功有功,要勇有勇,要能力有能力,对于将领来说,不像汤和那样的油条,傅友德人还是个憨子,带兵领导也十分放心。
可就是楞干活不升官,自己就没琢磨琢磨因为啥?
第37章 傅友德
朱标好整以暇的端起茶盏,轻轻咂了一口,看着面前跪着的傅友德,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看不出是喜是怒:
“颍川侯一路风尘,辛苦了!”朱标摆了摆手:“来人,赐座!”
傅友德一米八五以上的个头,最早是常遇春手下的副将,作战手法和常遇春基本一个路数,不废话,直接莽上去。
后来常遇春死后,独自领兵作战,念及着之前的情分,常系一脉的将领对他也还算照顾。
按理来说,这样的人,应该是铁杆的太子党,毕竟你之前的领导是太子的老丈人,天然你就应该有一份服从感。
事实上,连傅友德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认为自己和太子君臣一体、心心相印。
只是这家伙军中出身,非常豪迈,只有四个爱好,一是喝酒,二是交朋友,三是嫖娼,四是和朋友一起喝酒嫖娼。
不打仗的时候,不是吃就是日。
说白了,就是有点山头主义。
前年胡惟庸案的时候,就差一点波及到他,当时锦衣卫的密折都已经递到老爷子的案头了,被朱标念着旧情,给保了下来。
朱标对这些功臣宿将可谓是容忍至极:吃、喝、嫖无所谓,了不起一桩雅俗风流,只要不是白嫖不给钱就成。
拉山头也无所谓,这种疆场勇猛、用兵大开大合的战将,也不指望他们能谨小慎微,小心翼翼的活着。
可是你作为朝廷的大将,擅自结交藩王那就是你的不懂事了。
事情是这样的,傅友德在云南打仗时,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了,甚至京中已经准备了欢迎傅友德凯旋回朝的仪式。
内府连钦封傅友德颍国公的铁券都已经做好了。
朱标自己也正在乐呵呵的写表扬信:无外乎就是领导对你最近的工作很满意,经董事会慎重决定,特任命你为大明集团分公司总经理,升官,分房,分车,薪资待遇也会给你往上调一调。
至于你好嫖娼好喝酒这件事儿,领导们还是非常宽容的,只要你不是拐卖良家少女、逼良为娼,还是对大明经济发展有好处滴,你好好工作,再接再厉,升职加薪不是梦!
嘚吧嘚一顿心灵鸡汤灌个饱。
正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出事了。
在河南练兵的冯胜在这个时候给傅友德去了一封信恭贺他打了胜仗,顺带还以周王的名义对他表示了慰问。
这件事儿按说不是什么大事,关系比较好的官员,老战友彼此发个微信、打个电话按理来说再正常不过了,朱标也没当回事。
但是傅友德有个义子叫傅平,坏事就坏到他身上了。
军中认领义子的事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屡见不鲜,毕竟儿子替爹打仗,往往身先士卒不怕死。
甚至有时候统帅为了表达自己的欣赏,常常把最骁勇善战的手下收为义子。
老爷子自己都还有二十多个义子,最离谱的是蓝玉,蓝玉的干儿子最多,有三百多个。
不过在军中这都不叫事,打了这么多年仗,谁家还没有几个私兵!
徐家,汤家,李家,常家,甚至武定侯郭英咬咬牙也能拿出几百私兵,这些事老爷子都是知道的,只要不过分,老爷子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包括蓝玉,如果不是太子骤然薨了,他那三百多义子还都滋润着呢。
关键这个傅平,看了眼冯胜给他干爹写的信,感觉不对,和傅友德说:
“爹啊,咱是跟着太子混饭吃的,周王他老丈人给咱套近乎?不合适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打了胜仗,看到这封信傅友德倒也没当回事儿,正准备给冯胜回信,可听了傅平的话,越琢磨越不对味儿,干脆一把火,把信给烧了,就当从来没发生过这件事儿一样。
要说这武夫是缺根筋,你这事怕惹上麻烦,给朱标直接说不就行了?朱标猴精一般的人,还能因为这点事儿收拾你?
这可是军中,老爷子一辈子玩儿鹰,能最后让家雀给叨了眼睛?这事儿是想瞒就瞒的住的?明里暗里的锦衣卫,当天就把消息送回了京。
果不其然,消息进京,朱标大怒:你一个太子少师,藩王给你写信,你不跟第一时间跟我汇报,还把信烧了?里面到底写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这么不给咱小朱面子?
上一个把太子的面子当擦腚纸的人叫杨宪,现在坟头草都割了几茬了。
上一篇: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