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皇孙 第128节
“好汉留步!”谁知道那位蒙古汉子又叫住几人,目光灼灼的看着雷大虎:
“这位好汉...你是个高手,有兴趣过几招吗?”
“你放心,你输了我不朝你要银子,我输了还是给你三两!”
雷大虎有些意动:
银子什么的倒是不在意,可整日的在宫里待着,浑身的骨头都要生锈了,活动活动筋骨也好...
可一想到自己身上还担着差事,只能拱了拱手,拒绝了:
“某家还有事情要做,再者某家也不会撂跤”
“没有事情”汉子十分的执着:
“你随便怎么都可以...”
“这...”雷大虎有些迟疑,扭头看向朱雄英,眼中闪烁着有些意动的询问之色。
朱雄英摆摆手:
“雷伯自决便是,左右不过等些时候”
“试试呗,也不耽误事儿”朱梓也顾不上丢人,在旁边附和道,他急于有人能替他找回场子。
“好”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雷大虎不再迟疑,挥手让几个侍卫护在朱雄英身边,在场中站定。
这次那个汉子倒是十分的庄重,站在雷大虎的面前,拱手行礼通名:
“我叫阿日斯兰,请指教”
“雷大虎”
大胡子没有像朱梓那般花哨,又是掖袍子又是摆架势。
通名之后就那么四平八稳的站着中央,冲阿日斯兰招了招手。
“嘶...呵!”阿日斯兰眼神中带着凝重,深呼吸一口气,又暴喝一声,本就宽似门板的体格更宽了三分。
双臂和大腿上的肌肉猛然肱起,虬起宽阔的背脊,连腰间的束裤带都紧绷着。
迅猛地向雷大虎撞来。
“砰”
朱雄英等人只看见雷大虎微微一侧身,阿日斯兰就直接重重的摔倒在了地上。
朱梓虽说被摔成了泥人儿,可毕竟练过拳脚,有一份眼力在。
眼神放光的说道:
“刚才阿日斯兰撞过来的一瞬间,被踩在了脚腕儿上,要不是雷侍卫及时松脚,他这条腿就废了”
“真天神也!”
“嗯?”朱雄英有些纳闷,扭头看向他:“有这么邪乎?”
“那可不!”
而在几人兴致勃勃的讨论场上搏技的同时,朱檀却有些意兴阑珊。
他对这些事情丝毫不感兴趣,只是扭头怔怔的看着几人后头的药堂出神。
刚才从这个药堂门口走过的时候,柜顶上那个写着镇店之宝的匣子,刚好被药堂的掌柜打开了。
他瞅的十分清楚,里头是两株豁大的人参干儿。
他也不知道药材的年份怎么算,可按个头来看,咋也不得有个一百多年?
最近他大舅巩昌侯郭兴身子不大好,常年打仗攒了一身的伤,气血不足,一到秋冬天身子就难受的紧。
人参不就是补血补气的药嘛...
所以他想把这个人参买下来送给他大舅补补身子。
虽说宫里老爷子也有赏赐,可毕竟也算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只是他没带银子,也没银子。
又扭头看了看朱雄英。
朱雄英身上倒是揣着银子,不过出来玩儿,花个小钱倒是可以张嘴让朱雄英付账。
可这样的人参价钱必定不菲,要是也让朱雄英付钱就太不合适了。
“十叔走哇”
正在发愣的时候,眼见朱雄英几个已经准备动身,只能又十分不舍的看了眼那个药堂,略带苦恼的摇了摇头跟了上去。
一边走,朱雄英一边兴致勃勃的问雷大虎:
“虎伯,我看那汉子身手也极为不错,怎么到你这...?”
“嗨!他不行”雷大虎摆了摆手:
“再者说他撂跤是街头卖艺,撂的再好跟咱也是两码事儿,咱是从沙场上拼命过来的”
“在沙场上就是这样,就一下,这一下我弄不死他,他就得弄死我”
“要是想活命,就得琢磨些阴损干脆的招儿”
说着还颇遗憾的眨了眨小眼儿,叹了口气:
“唉”
“连身子骨都没活泛开,没意思...”
正要再追问几句,朱桂却轻轻拉了拉朱雄英的袖子。
朱雄英回过头一看,发现身后的小王爷十分的安静,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慢慢往前走着,显得十分听话。
“你们怎么了?”朱雄英心中一奇,扭头问道。
朱桂往左前边儿的茶楼上微微使了个眼神儿。
朱雄英抬头一看,朱元璋正在茶楼的二楼窗口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一伙儿人。
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老爷子怎么来了...
看到几人盯着自己,朱元璋也没废话,向几人招了招手,示意他们上来。
朱植垂头丧气,扭头看向朱楧小声的问道:
“父皇怎么来了?”
朱楧咧出一个难看的笑容:
“他是皇上,出门用得着跟谁交代?”
等上了二楼,到处可见宫里的侍卫和锦衣卫在各处把守着。
桌子上还放了几盘点心,一盏热茶,朱元璋站在窗口,露出一个挺拔的背影,朴仁勇随侍在一旁伺候。
几人走到身后默默的跪下:
“儿臣见过父皇”
“孙儿见过皇爷爷”
“臣参见陛下”
“起来吧”朱元璋扭过身子。
“嘿嘿”朱雄英带着谄媚的笑:
“皇爷爷您怎么出宫了...”
“咋?”朱元璋一挑眉头:
“咱打的天下,还不能看看?”
“嘿嘿,能能能...”
朱元璋没搭理他,扭头看向朱梓,一句话让朱梓如坠冰窟:
“你能啊你!好好的亲王不当,来给人掼跤,你还要点儿体面吗?”
雷大虎二话不说又跪了下去:
“臣有罪,请皇上赐罪”
“你起来,咱在这看的清楚,不干你的事儿”
“是这小兔崽子...”说着走到朱梓面前,弯腰看着他:
“掼赢了也就不说了,你他娘的还输了...哎呀,咱这张老脸让你丢完了!”
朱梓嘴唇喏喏的说不出话,猛的翕动几下,一个头磕在地上:
“请父皇赐罪”
第149章 朱标的权力(一)
“请父皇赐罪”
上一篇:为了不插秧,努力考科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