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280节

对也不对,不对也对。

许奕闻言笑了笑随即说道:“在我面前,无需如此。”

话音方落。

方向忠便快速起身,郑重行礼道:“属下遵令。”

“坐。”许奕微微点头,随即继续说道:“再有两三日时间,陈仓县河道便能全部疏通完毕。”

“到了那时,本官便会带着一众官吏与读书人启程返回长安城。”

许奕顿了顿,并未继续说下去,反而是端起茶盏轻饮了一口茶水。

在闻得许奕话语的一瞬间,方向忠便已然明白了许奕唤他前来的目的。

一众官吏,一众官吏,很显然许奕口中的一众官吏并不包含他方向忠。

且河道疏通完毕,并不代表诸事皆休。.CoM

疏通河道之后的灾民如何安置?

灾民想要那工钱购置田地,又该找谁购置?

黄老爷与刘县令的审问以及处决又该由何人执行。

很显然,这是一次机会,一次天上掉馅饼的机会。

思及至此,方向忠的呼吸不由的急促起来。

不待许奕继续开口。

方向忠便快速起身,双膝跪地,额头触地无比郑重道:“还请殿下放心,属下宁死不负殿下所托。”

宁死不负,而非誓死不负。

许奕闻言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

随即看向不断叩首的方向忠,平静道:“起来吧。”

有时候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这般省事。

“属下遵令!”方向忠答应一声随即缓缓起身,只不过这一次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入座了。

许奕开门见山道:“临走之前,本官会以关中赈灾总指挥使的名义任命你为陈仓县代县令。”

“待本官启程后,陈仓县以工代赈收尾事宜皆交由你处理。”

方向忠急忙拱手行礼道:“遵令。”

话音落罢。

方向忠低声询问道:“敢问殿下,那黄老爷与刘县令当如何处置?”

许奕顿了顿,随即平静道:“黄老爷与刘县令罪证确凿,自然是要以儆效尤的。”

“待诸事皆休后,召集全县百姓,当众审理此案,一切皆按照大周律执行即可。”

方向忠闻言急忙再度拱手行礼道:“遵令!”

事实上,方向忠巴不得如此处理。

毕竟,如此一来他便能以最快的时间在陈仓县站稳脚跟。

至于县令前面的代字,有许奕在,这个代字能够去掉,何时去掉,方向忠从来都不担心。

忽然。

方向忠猛然间反应过来一件事,若是按照大周律执行。

那么刘县令等人肯定会被判处秋后问斩。

但一想到今日在黄家镇镇口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许奕与周洪喜对黄家镇人的态度。

方向忠瞬间意识到,此事并没有自己想的那般简单。

许奕要给周洪喜一个交代,而周洪喜定然无法忍受黄老爷等人多活半年光阴。

如此一来,岂不是说审理之后,黄老爷与刘县令便必须以最快的时间消失在这人世间。

可若是如此,岂不是又与许奕方才所说的依照大周律执行前后矛盾。

就在方向忠一时间转不过来思绪之际。

许奕轻咳两声,随即端起了茶盏。

方向忠见状急忙搁置思绪,拱手行礼告退。

走出房门的一刹那,方向忠正好遇到了迎面走来的周洪喜。

方向忠急忙行礼问候,简单寒暄几句后,二人错身而过。

方向忠前行几步,悄悄扭头看去,只见那周洪喜径直地走进了许奕所在的书房。

望着再度禁闭的书房房门。

方向忠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明悟。

“投名状!”方向忠低声喃喃一句,随即面带轻松笑意快速折返自己所住房舍。

黄老爷与刘县令必须死,且必须死于方向忠之手。

能够将县令前面的代字去掉,关键便再于他能够领会到这一点,且‘出色地’向许奕递交所谓的‘投名状!’

想明白这一点的方向忠自然是浑身轻松。

想要傍靠山、想要往上爬,又不想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个世界上又岂会有这般好事?

......

......

书房内。

周洪喜方一走进书房,便二话不说直接朝着许奕行叩拜大礼。

“使不得,周大人,万万使不得。”许奕见状愣了一瞬,随即快速起身将周洪喜搀扶起来。

怎料,一搀之下,周洪喜竟纹丝不动。

周洪喜面带悲切道:“这一拜,是下官替那数十位遇害同僚而拜,殿下受得。”

话音落罢。

周洪喜再度重重一拜,悲切道:“这一拜是为了感激殿下,殿下的所作所为,下官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殿下若有所需,下官哪怕倾家荡产也定然不会让大人失望。”

许奕边搀扶周洪喜,边开口说道:“都水清吏司的同僚因赈灾一事而遇害,本官为其报仇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周大人无需如此。”

话虽如此,但许奕做的终究是太多了。

方从县衙牢房回来的周洪喜岂会不明白许奕为其都做了哪些,又付出了多少?

很显然,这已经超出了正常职责范围。

而周洪喜本身又是一十分感性之人,又岂会不投桃报李?

第一百七十五章:八百里加急

三月二十日。

天方蒙蒙亮,陈仓县衙门口处便已然汇聚了无数百姓。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已然从云端深处彻底浮露身影。

而陈仓县衙门口处的百姓数量,非但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愈发地多了起来。

自陈仓县衙正门口处居高望去,街道上的百姓已然人头接踵。

初步估计,至少也有万余人。

其内大多数百姓手腕处皆挎着一个菜篮,那菜篮内究竟是何物,在未曾掀开遮布之前无人知晓。

眼看着即将辰时过半。

原本安静的百姓渐渐地躁动了起来。

无论身居何处,目光总是死死地盯着陈仓县衙的大门。

就在万众期盼中。

一直紧闭的陈仓县衙正门忽然缓缓露出一道缝隙。

见此,居于前方的百姓无不呼吸粗重。

随着大门缝隙越来越大。

居于前方的百姓已然有人开始下跪。

几息后。

陈仓县衙大门彻底打开。

但门外的百姓却仿佛被人施加了定身术一般,保持着原本的动作一动不动。

“京兆尹大人呢?”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刻钟,或许是几息时间,一衣着破旧,但面色却格外红润的中年男子率先打破了县衙门口处的死寂。

首节 上一节 280/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