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260节

许奕定了定神,收起地契扭头看向赵守吩咐道:“带几名衙役将东西抬进内宅。”

话音落罢。

许奕翻身上马,一切照旧。

......

......

大将军府。

书房内。

午后的阳光穿过窗台洒照在相对而坐的舅甥二人身上。

纵使阳光再如何温暖,也难以驱散二人身上的寒气。

许雍斜靠在太师椅上,低垂着眼睑缓缓开口说道:“张永年被抓,宋国公府被靖安司抄家,东阳长公主被送去大报国寺削发为尼。”

“二十余官吏同时被拿下。”

“现如今,很多人已然因此产生了不吗与动摇了。”

李光利数次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却如何也说不出来。

说什么?安慰?都是成年人了,安慰的话说出口谁信?

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坚持住,让许奕得了赈灾的机会?现如今木已成舟,说这些除了添堵还能如何?

许雍继续说道:“今日,父皇赏了许奕一座府邸、二十宫女、金万两。”

“除此之外,还有一柄尚方宝剑。”

“咱们知道父皇是为了尽快平息关中灾情,可天下人不知道。”

“更何况,那许奕乃是赵皇后所出,是嫡子。”

“如此一来,郡县中势必会有很多人产生不该有的想法。”

说着,许雍缓缓起身,沉声问道:“舅舅,你说我该怎么办?”

李光利看向面目不知何时竟已然扭曲的许雍。

沉声问道:“姐姐怎么说?”

“母妃?”许雍双手已然握紧成拳,一字一句道:“母妃让我顺其自然。”

“什么?!”李光利惊叫一声,‘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满脸不敢置信道:“不可能,姐姐绝不会这么说!”

“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不就是将皇位拱手相让吗!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许雍眼底闪过一抹无法言喻的光芒。

深呼吸数次,随即身子向后靠去。

缓缓开口说道:“母妃说,许奕已然成了气候,但也仅仅只是成了气候罢了。”

李光利脸上闪过一抹不解,急忙追问道:“何意?”

许雍恍若未闻般继续说道:“母妃让我在赈灾的事情上顺其自然,任由许奕放手去干。”

“让我想办法在这段时间稳住跟脚。”

“我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可我就是不甘心啊。”

“如果不是许奕,最多再有一年时间,我便能积攒到足够多的实力!”

“积攒到足够与父皇相抗衡的实力!到了那时我便能睡个安稳觉了。”

“舅舅,我不想成为第二个许安,真的不想成为第二个许安。”

“你说,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说着说着,许雍的面色再度扭曲起来,双手成拳,手背上更是布满了青筋。

李光利深深地看着面目扭曲的许雍。

足足看了近半刻钟。

巫蛊之祸过去了整整八年,八年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已然将此事彻底遗忘。

但,遗忘的人里面绝对不会包含李光利、许雍等亲身参与之人。

现如今,正德帝的身体每况愈下。

许雍有所担心,亦是人之常情。

更何况,现如今许奕已然走出了宗正寺,这无疑再度加重了许雍心中的焦虑。

李光利望着许雍,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对策。

半刻钟后。

李光利缓缓坐下,重重叹息道:“照姐姐说的去做吧,当务之急其实还是降低自身的存在感,拼尽全力打消陛下的疑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许雍闻言低下头沉默许久。

方才抬起头苦笑道:“终究是不甘心啊。”

李光利缓缓开口说道:“莫要因小失大,最多三年时间。”

“至于许奕,赈灾一事上他已成气候。”

“明面上,有着京兆府官吏、姚思廉、吕在中等人帮衬。”

“暗地里有着许镇与陛下庇护。”

“张永年一被抓,我等着实不好对其出手。”

“但莫要忘了,他之所以会被陛下庇护,是因为他现在还有用处。”

“待赈灾事了,这份庇护自然而然也就消散了。”

“到时候那些墙头草们自然能够分清局势。”

“待墙头草们回头时,切记,一个都不能要!”

“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墙头草,更因为陛下!”

许雍微微点头开口说道:“我明白。”

话音方落。

许雍再度沉声道:“只要许奕在长安城一天,我这心便一日不得安宁,待赈灾事了,定要寻个机会除掉他。”

第一百六十七章:秋瑾拜师,许奕定终身

许雍与李光利二人如何算计。

许奕并不知晓。

就算是知晓了,也不会关心。

无他。

自腊月二十一日开始,许奕连同京兆府官吏以及三部一院等一众人马,已然陷入了连轴转的忙碌中了。

腊月二十五日,北城四万六千余人全部迁移完毕。

而这四日时间里,投身于赈灾大业中的读书人数量从三千余增长到了五千余!

且这五千余人全部都是经过许奕与吕在中、姚思廉等人精挑细选之后剩下的年轻人。

若是算上年老体弱、口碑极差之人,人数当在两万左右。

腊月二十七日,东城三万八千灾民全部转移完毕。

两日时间里,读书人们走走来来,最终数量稳定在了六千这个数字上。

腊月二十九日。南城两万九千余灾民全部转移完毕。

至此,长安城外十六万灾民全部被许奕安置于宣平门外。

而这十六万灾民中,又有超过三万人,是在听闻长安城消息后,被各县官府以各种手段‘送’来的。

对于这部分灾民,许奕自然是照单全收!

......

大年三十。

天色刚一泛白,长安城大街小巷内便已然开始热闹起来。

京兆府内宅中自然也是一片喜气洋洋。

昨夜一场庆功宴过后,京兆府众官吏便各自拖着伶仃大醉的身躯赶回了阔别数日的家。

自今日起,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三,除了部分家不在长安城的官吏还需坚守在宣平门外之外。

其余人全部迎来了久违的休沐。

“大哥哥快来看我贴的正不正。”王秋安垫着脚踩在凳子上,双手举着一副对联朝着院落里的许奕大声喊道。

许奕顿住手头书写对联的笔,扭头朝着主屋看去。

阳光下,王秋安垫着脚踩在凳子上,满脸等待着认可与夸赞的表情望向许奕。

首节 上一节 260/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