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206节

便看到荣平川笔直地站立于城墙之上。

见许奕率众走来。

当即吩咐道:“放行!”

顷刻间,原本守在城门处防止灾民混入城内的披甲士卒迅速让开道路。

许奕微微拱手。

随即率众穿过城门,踏上吊桥。

吊桥另一边,忙碌过后的赵守等上百人已然早早地于吊桥尽头等待。

其身旁上百人,赫然是许奕精挑细选出来的最精壮衙役。

而众衙役身旁,赫然站立着上百马。

不远处,赫然还有着上百空荡荡的车板。

许奕方一走下吊桥。

赵守便快步迎了上来。

“六爷,木料已经全部放置妥当了。”赵守禀报道。

许奕微微点头,驱马让开吊桥。

随即吩咐道:“十人一队,前去募集灾民中体强力壮者,日十五文,包三餐,三日一次荤腥。”

“此番只需三千人,愿来者,与此处汇集。”说着,许奕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块空地。

大周朝的百姓们每日只吃两餐,包三餐的诱惑即使是寻常百姓都难以抵挡。

更别提灾民了。

更何况,除了三餐外还有十五文钱,以及三日一次的荤腥。

若是许奕不加以限制。

用不了多久,方才所指之处便会人满为患。

话音落罢。

赵守抱拳道:“遵令!”

随即。

百名衙役翻身上马。

快速朝着一个个灾民汇聚之地奔去。

自数万灾民中寻到三千稍强壮一些的人出来。

这并不难。

更何况,这几日以来。

通过许奕不断地运作,城外赈灾的粥饭已然足斤足两。

这种情况下,寻到三千精壮民夫,真的没有一丁点的难度。

“大人。”胡元初行至许奕面前拱手行礼道:“两千匠人已全部走出吊桥。”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吩咐道:“民夫稍后便至。”

话音落罢。

胡元初拱手行礼道:“那属下便先安排匠人,将其彻底部署分散。”

许奕微微点头道:“可,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胡元初拱手道:“遵令!”

话音落罢。

胡元初手持花名册,大踏步离去。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适当的放权,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好处。

第一百四十三章:不得不防啊

胡元初并没有让许奕失望。

仅仅半个时辰,便已然将所有木匠安排的井然有序。

胡元初凑上前来,低声禀报着自己所做的部署。

无论是木匠的分配,民夫的安排,以及工房小吏的监工。

一切的一切都极其符合章法。

纵使是许奕,也挑不出太多的毛病来。

许奕微微点头,随即夸赞道:“此事办的不错。”

胡元初瞬间喜上梢头,连连拱手道:“都是大人教导的好。”

许奕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随即补充道:“让工房的人都激灵点,若是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及时禀报。”

胡元初闻言面色一顿,不由得询问道:“大人所言不对劲的地方是指?”

许奕目光缓缓看向不远处大大小小的灾民聚集地。

平静道:“灾民。”

“啊?”胡元初面露诧异,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许奕缓缓收回目光,平静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多虑了,总之,让工房的人都打起精神来,一旦察觉到不对,随时可以越级上报。”

闻言,胡元初固然不解,但还是郑重地拱手道:“遵令!”

此番搭建粥棚,看似多余,实则却是许奕大力赈灾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一环。

无他。

以往的粥棚太过于密集。

如此密集的粥棚固然方便了赈灾的官吏与商行。

但其对灾民而言,终究是利大于弊。

其一,越是靠近粥棚的地方,汇聚的百姓便越是多。

且其中,大半都是年轻体壮者。

往往一施粥,总是这部分人先吃。.c0m

他们吃饱之后,方才能轮到后面慢慢赶来的其他灾民。

其二,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便有剥削与压榨。

灾民之间自然也不例外。

且这种剥削与压榨,会随着许奕赈灾愈发地深入,而变得愈发地不可控制。

许奕之所以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要将密集的粥棚分散开来。

其主要目的便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他可不想自己耗尽心力与世家豪族们斗智斗勇争取来的大好局面,最终因一些隐藏在灾民中硕鼠,而功亏一篑。

不过此举势必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故而方才有了先前让工房打起精神来的那一番话。

许奕端坐于马背上,手掌不断地握紧腰间斩渊刀的刀柄,随即再缓缓松开。

握紧。

松开。

再握紧。

再松开。

如此重复数次。

直到赵守骑马奔来,方才罢休。

“六爷!三千民夫全部募集完毕。”赵守快速翻身下马大声禀报道。

许奕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半个时辰左右,募集三千精壮,这效率已然不能用快来形容了。

许奕看向不远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年轻灾民。

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轻笑道:“走。”

......

许奕方一靠近。

三千精壮灾民无不目光火热地看向许奕。

首节 上一节 206/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