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145节

顷刻间,张永年身形便暴露在了灯光中。

自然,张永年身形暴露的同时,院内那手持灯笼之人的容颜亦是可以一览无余。

那是一张面白无须的男人脸。

待门内之人看清张永年的脸庞后。

那人缓缓拉开院门,低声行礼道:“奴婢拜见宋国公,宋国公请随我来。”

话音落罢。

门内那人见张永年微微点头,随即缓缓转身,自前方带路。

方一踏入院门,两名宋国公府的随从便不由得绷紧了身躯。

好似院落内有着莫大的危险一般。

张永年顿住身躯,低声吩咐道:“你二人在此等我。”

随从闻言不由得紧张道:“老爷,院内有......”

“闭嘴。”张永年面色一沉,沉声吩咐道:“就在此地等我,莫要乱走动。”

话音落罢。

张永年快走几步,追上那领路之人。

此时的院落内。

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唯一的光芒便是那面白无须之人手中的灯笼。

片刻后。

二人行至一间厢房旁。

面白无须之人缓缓推开厢房内。

转身看向张永年低声道:“宋国公请。”

张永年对此好像早已见怪不怪一般,大踏步走进了厢房。

“宋国公今日怎地来的这般迟?该不会是家中又......哈哈哈。”

张永年刚一踏进房门,漆黑的厢房内便传来一道讥讽声。

张永年嘴角泛起一抹苦笑,随即毫不客气地反击道:“某现在的情况与令尊当年一般无二,魏国公又何必明知故问呢?”

“你!”魏国公话语一顿,随即喝骂道:“张永年!几个月不收拾你,你皮又痒痒了?”

“收拾我?”张永年好似听到莫大的笑话一般,讥讽道:“上次也不知是谁,被我打的满地找牙。”

“你!”黑暗中,魏国公老脸一红,随即怒骂道:“打架还带着随从,真丢老宋国公的脸。真不知道当初老宋国公怎么就选了你?”

就在张永年张嘴想要继续讥讽之际。

忽然。

黑暗中再度响起一道浑厚的声音。

“魏国公,少说两句,莫忘了你眼前之人比你可还多了一个驸马爷的身份。”

那人话音刚刚落罢。

魏国公脸上便闪过一抹狂喜,哈哈大笑道:“哎呀,多亏了郑国公提醒,若不是郑国公提醒,这困扰老夫二十余年的疑惑,还不知要到何时才能解开。”

“季开!”张永年凝视着黑暗中郑国公所在的大致方向低声怒吼道。

季开冷笑一声反问道:“怎么?难道老夫说错了?宋国公难道不是东阳的驸马?”

东阳二字一出。

黑暗的厢房内瞬间响起一阵倒吸凉气的嘶嘶声响。

一些聪明之人,自东阳二字脱口而出的一瞬间,脑海中便不由的脑补了一场惊天大戏。

再联想到魏国公先前疑惑的话语。

一瞬间,这场惊天大戏再度上升了数个台阶。

眼看着厢房内的情况即将失控。

黑暗中忽然再度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

“李公公,还差几人?”那人看向唯一的亮光处沉声询问道。

手持灯笼的李公公闻言急忙弯腰回答道:“回大将军,只差襄王了。”

李公公话音刚落。

黑暗中便传来十余道粗重的呼吸声。

就连原本想要继续争吵的三位国公,在听闻襄王即将到来之后,亦是不由的呼吸粗重起来。

无他。

厢房内的众人纵使有着千般不和、万般不和,但在对待皇位更替的态度上,众人是无比的一致。

而这群人,在严格意义上,或许称呼他们为暗太子党更为合适。

之所以称呼其为暗太子党。

自然是因,厢房内的众人无一例外,全部躲藏在暗处,并未站在明面上。

越是到了旧皇老迈之际,这种暗太子党反而越需要谨慎。

无他。

这个时间段的旧皇正是最敏感的时候。

八年前是这般,现如今更是这般。

八年前旧皇体弱给了众人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如今,又到了旧皇频频炼丹之际,深知皇位更替往往伴随着腥风血雨、世家落幕的众人,自然会愈发的小心。

若不是那个人的出现。

这场集会恐怕会发生在几年之后。

而现在,襄王的出现无疑是给在场的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襄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太子现如今已然取得了部分皇族的支持。

就在众人心头一片火热之际。

院落内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那脚步声由近致远,显然是有什么人自院落向外走去。

众人听得脚步声后,不由得纷纷起身,整理衣衫。

若是众人猜测的没错的话。

方才的脚步声应当是皇太子许雍。

至于许雍外出的原因,不用猜众人心中也明白。

今夜众人中,除了太子娘舅、大将军李光利外,便只有襄王许耀能有这份殊荣。

果不其然。

没一会儿的功夫。

院落外再度传来一阵脚步声。

与脚步声同时传来的还有一老一少两道声音。

年轻声音自然是出自许雍之口。

那老迈嗓音出自何人之口,无需他人点明,众人心中自然明了。

待院落外的声响彻底消失不见后。

李公公缓缓举起手中的灯笼,朝着厢房内的众人恭敬道:“诸位大人,人已到齐,还请诸位随奴婢前去拜见太子殿下。”

话音落罢。

李公公缓缓走出了厢房。

带着众人走进了主屋。

方一走进主屋,两名精壮带刀护卫便大踏步迎了上来。

待李公公出示令牌之后。

两名精壮护卫,缓缓打开了主屋暗门。

“诸位大人请。”李公公恭敬转身行礼道。

“嗯。”走在最前方的大将军李光利微微点头。

随即自护卫手中接过火把,缓缓朝着暗门走去。

其身后,功勋权贵、朝中大臣足足十余人。

片刻后。

首节 上一节 145/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