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幽禁八年,百姓求我造反 第125节

王老爷子虽然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但此时信任已然建立,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节。

王老爷子笑道:“还能帮上大人,老朽心中便已十分开心,何谈辛苦一说。”

许奕笑了笑,客套两句。

随即迈步走向书房。

书房内,问心首领早已等候多时。

许奕走进书房,吩咐道:“安排十人,轮流监视常水荣,无论如何,定要寸步不离,哪怕常水荣去如厕,亦是如此。”

问心首领点头应是。

随即快步走出了书房。

许奕斜靠在太师椅上,微闭着双眼,快速地查漏补缺。

大堂内冷暴力常水荣是第一步。

激起常水荣怒火,使其跟随走到内宅是第二步。

安排赵守以误会为由,暴揍常水荣,进一步激起常水荣心中的怒火是第三步。

最后许奕出面先是与赵守一唱一和,随后毫不留情下逐客令,为常水荣心中怒火再添一把新柴,是第四步。

至于让王秋瑾请出来王老爷子,暴露王老爷子在京兆府内宅,且二人关系无比客气。

这便是许奕专程为常水荣设计的第五步。

其目的,无非是借常水荣之手,将王老爷子在京兆府,且许奕极有可能已经获得了周启平遗物一事,在某一个特定的圈子里面快速传播。

此举定然会吸引来绝大多数敌对的目光,甚至,带来数不清的危险。

但与此同时,问心取得遗物的风险将会直线降低。

一句话,当敌人怀疑你有致命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拥有。

只要周启平留下来的东西足够重,无需他们寻许奕麻烦,许奕自会亲自登门拜访那些世家。

除此之外,许奕还有一重目的。

那便是,借此看一看,常水荣新寻找的靠山,以及那些潜在的敌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心中猜测一万遍,不如实际验证一二分。

搂草打兔子,顺手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

片刻后。

问心首领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书房,低声禀报道:“小主人,全部吩咐下去了。”

许奕点点头,在宣纸上缓缓写下几行小字。

将其放置在问心首领面前。

十余息后。

许奕轻声询问道:“可曾记下?”

问心首领重重点头回答道:“倒背如流。”

许奕看向问心首领,凝重道:“京兆府留下三十人警戒。”

“入夜之后,你带着其余弟兄,亲自走一趟。”

见许奕脸色无比凝重,问心首领心中一凛,心知此事重大。

急忙郑重道:“遵令!”

许奕透过窗台,看了一眼窗外天色。

随即补充道:“趁着现在盯着京兆府的眼睛不多,稍后便将弟兄们散出去。”

“事成之后,莫要回京兆府,直接带着东西去晋王府。”

话音落罢。

许奕缓缓起身,自怀中掏出一长筒状东西。

将其郑重地交到问心首领手中,低声吩咐道:“若有危险,亦或者出现重大变故。”

“拧开底部盖子,点燃这根烟花,到时我自会收到消息。”

烟花爆竹一物,大周朝早已存在上百年,可惜,直到现在,它的用途一般也只是年关观赏罢了。

问心首领握紧手中烟花,郑重道:“还请小主人放心,问心定不负所托!”

许奕点点头严肃道:“去吧,我等着为你们表功。”

话音落罢。

问心首领抱拳行礼。随即大踏步走出了书房。

许奕望着空荡荡的正门,心中沉声喃喃道:“周启平,莫要让我失望。”

第一百零八章:本官去去就回

寒冬已至,且待春归。

可惜,无数人即将永远停留在正德二十九年的这个冬季。

送别问心首领之后,许奕并未着急着进行下一步动作。

反而是斜靠在书房太师椅上,有一下没一下的翻阅着手中那早已倒背如流的卷宗。

清晨初升的阳光,穿过书房窗台,洒照在太师椅上。

平白地为那太师椅上的男子,消融了一二分冰冷。

增添了两三分暖意。

片刻后。

许奕放下手中卷宗,双手交叉放置于脑后,缓缓闭上双眼。

任由阳光在自己身上欢快地挥洒,整个人,呈一种无比慵懒的姿态。

时间缓缓流逝,不知过去了多久。

书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许奕猛地睁开双眼,看向书房外。

书房外,一身形瘦小、模样极其大众化的中年男子缓缓朝着书房走来。

是问心。一个丢进人群中,完全不起眼的问心。

“问心拜见小主人。”问心越过书房门槛,停留在距离许奕两步的距离,恭敬行礼问候。

许奕缓缓坐直了身躯,脸上的慵懒刹那间化为乌有。

取而代之的则是严肃、郑重,细看之下,竟还有一丝杀意。

“他都去了哪儿?”许奕平静询问道。

问心拱了拱手,回答道:“回小主人,常水荣离了京兆府后,便直接去了轻舟冯家。”

“自轻舟冯家乘坐马车,去了宋国公府,冯家家主一路做伴。”

“二人自宋国公府逗留了半个多时辰,随即分道扬镳。”

“属下归来之际,留有两名问心跟随冯家家主,三名问心跟随常水荣,四名问心则分布在宋国公府外。”

“做的不错。”许奕夸赞一句,随即吩咐道:“这三家但凡有异动,第一时间禀报。”

问心拱手行礼郑重道:“属下遵令!”

“去吧。”许奕摆了摆手。

待问心走出书房后,许奕眉头瞬间紧锁。

大周朝开国二十六国公中,唯独只有五位获得了世袭罔替的资格。

其余国公爵,早已随着时间流逝,消失在时间长河中。

而这五位国公世家,家中子弟大多活跃在各个军中。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五大国公世家,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兵权。

而这宋国公,便是五大国公世家之一。

有意思的是,许奕一开始以为常水荣新寻找的靠山会是那大将军李光利。

万万没想到,闹到最后,竟会是这宋国公张永年。

偏偏这张永年,向来最看不起的便是这些占据大将军位的外戚们。

先是赵青,后是李光利。

“滋滋滋。”许奕紧锁着眉头砸吧了砸吧嘴低声喃喃道:“局势越来越有意思了。”

无论是轻舟冯家也好,还是宋国公张永年也罢。

在许奕眼中,他们只不过是最先暴露出来的世家罢了。

首节 上一节 125/29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下一篇:祖龙:抡语灭匈奴,你管这叫儒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