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31节

不是说变笨了,而是自我的一种拘束松懈,对国家的权威与掌控力不够。

所以朱见深就想着自己在改变弊政的时候,也为大明立下一个储君的制度,早早立太子,早早接触国政,锻炼太子的治国才能。

“陛下,陛下,英国公府马上就要到了,陛下不要睡着了。”坐在车架前的张保探进头说道。

朱见深白了他一眼说道:“朕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说睡就能睡着。“

“是,陛下。”

朱见深那么迫切的想要见到张辅,是想听一下张辅对大明朝堂各项制度的见解,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军事方面。

大明洪武年间的户籍制度,在初期的时候,确实实用,可到了后期,也成了拖累,军户没有战斗力,导致军队也没有战斗力,长期的户籍制度,压抑了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朱见深亲政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拿户籍制度开刀。

张辅是大明的常青树,对于这些事情了解也多,自己只要看了一眼张辅,与他聊聊,便能有更丰富的见解。

张辅25岁的时候,便随父从军,从帝国一隅向整个大明中枢发起了挑战 。

26岁,父亲张玉阵亡,代替父亲指挥大军南征北战。

28岁,攻入南京,成为了靖难之役的四大功勋,受封英国公。

30岁,朱能,邱福等名将离世,让张辅成为了大明第一战将,那一年他刚三十岁。

32岁,南征灭国,收复沦陷已四百余年的国土交趾。

40岁,三次南征,灭亡了南越交趾的四个伪政权,让交趾人闻风色变,但却因为国家大策的影响,让交趾再一次的离开了大明的怀抱。

南越史书记载,輔所至多行殺戮,或積尸爲山,或抽腸繫樹,或煎肉取?,或炮烙爲戲,至有剖胎為二馘以應令者。諸京路以次受降。其遣民尽掠為奴婢,及轉賣去而四散者矣。

48岁,跟随朱棣北伐,率军深入漠北追击蒙古大军,大胜而归。

51岁,帮助宣宗皇帝平定朱高煦的叛乱,

按照原先的历史,这个戎马一生,功绩无数的大明战神,会在七十五岁的时候,死在土木堡乱军之中。

朱见深的一言一语,改变了张辅的命运,也为其保留了晚年的一些尊严。

第46章 成化五年6

大明是以武立国,武将勋贵是大明的一个特色,如同世家,但却与世家不同,他们是依附在皇权之下,与皇室共荣辱的存在。

而在原先的历史中,自土木之变后,张辅,朱寿等人的战死,导致勋贵出现了中空一代,影响力大不如从前。

此时张辅病重,若逝世后,勋贵中也就只有成国公朱寿都能够扛起勋贵之首的称号,但他对军队的影响力可是比不上张辅的。

从皇宫到英国公府距离并不算远,三百锦衣卫只有四十人在朱骥的率领下,守护在朱见深的马车旁。

而其余的锦衣卫都是隐藏在人群中,不停的观察着周围的异样,并时刻关注着朱见深所乘坐的马车。

街道上人声鼎沸,叫卖声络绎不绝。

坐在马车上的张保可真怕小皇帝被外面的景物吸引,要走出来逛街市,但朱见深却只是透过帘子看了看,并没有被繁华的街道所吸引,这让张保松了一口气。

朱骥高大挺拔,一脸正气,他缓步走着,十分谨慎。

自正统十四年,马顺被朝堂上的文武官员打死后,于谦掌握京师各项事务,便向太皇太后举荐自己的女婿为指挥使,太皇太后应允后,朱骥便成为了天子亲军的指挥使。

于谦将朱骥举荐为锦衣卫指挥使是因为在北京保卫战的时候,需要得到一切力量的援助,而后期因于谦自身的权柄越来越重,怕引起朝臣的攻伐,太皇太后与小皇帝的忌惮,便开始疏远自己的女婿,避嫌,女儿回府的时候,也不让朱骥跟着。

在朝会之时,也从未跟朱骥说过话,形同陌路的两人。

而朱骥也知道岳父的良苦用心,一个皇帝的近军指挥使与内阁首辅交往密切的话,只能落人口舌。

英国公府坐落于北京城的城西,成国公朱寿的府邸也在不远处。

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天下后,大封功臣,国公爵位就是最高的爵位。

而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又分封了四个国公,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能,定国公徐增寿,而定国公徐增寿就是徐达的次子,徐达的长子徐辉祖乃是魏国公,一门两国公的美谈也是在这个时候传起来的,而第四个国公就是世代镇守云南的沐英之后为黔国公,之前为西平侯。

魏国公徐辉祖在靖难之时,曾与朱棣作对,并且立场极其坚定的支持朱允炆,大骂朱棣是乱臣贼子,要是换做旁人,十族都没了,但徐辉祖却跟没事人一样,承继着魏国公爵位,并且还不替新皇帝卖命,照样领工资。

永乐皇帝没有动他的原因一来他是徐达的嫡长子,开国功勋之后,身份尊贵,另外一方面就是,徐辉祖乃是朱棣的大舅哥,杀他的十族,老婆孩子,自己刚刚册封的定国公都要被杀。

而在真正的历史上大明分封了二十四位国公。

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信国公汤和,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郢国公冯国用,越国公胡大海,黔国公沐英。凉国公蓝玉,蕲国公康茂才,郧国公廖永安,庆国公廖永忠。颍国公傅友德,韩国公李善长。江国公吴良,海国公吴祯,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能,荣国公姚广孝,淇国公邱福,定国公徐增寿,融国公柳升

魏国公乃是洪武皇帝留下的国公之首,按理说应该是大明最尊贵的国公爵位,可却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远离中枢,其尊贵程度有所下降,而英国公张辅作为朱棣分封的国公之首,才是真正意义上最尊贵的国公。

马车停在了英国公府前,张保立即跳下车,将准备好的马墩取了出来,放在了地下。

因为得知朱见深的到来,这一条街道已经被国公府的人清空了,街道上面十步一人,皆是兵士,在街道的最中央是一道红毯,从英国公府伸展而出,一直延续到了街尾。

而张懋,朱寿,陈瀛等人带着英国公的一干家眷都在门外等候。

朱见深穿着皇室常服,从马车上探出头来。

朱寿碰了碰有些紧张的张懋,而后张懋才反应过来,率先跪了下去,朱寿陈瀛以及一干家眷也全部跪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见深站在马车上,面容忧郁:”平身吧。”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众人才站起身,看向了站在马车上的朱见深。

张保正想去搀扶朱见深的时候,却被朱见深摆手阻止,而后从马车上跳了下去。

张保赶紧弯着腰,双手半举,只怕朱见深摔倒了。

朱寿陈瀛等人也是有些惊慌,不由的朝前走了两步。

朱见深稳稳的站在地上,拍了拍手。

“陛下,吓死奴婢了,吓死奴婢了。”张保心脏跳的不行,而在马车后的朱骥也是有些目瞪口呆。

朝堂之上不都说皇帝陛下沉稳寂静啊,怎会做出这么冒失的举动呢。

”朕到了这英国公府外,便感觉到一股英武之气,朕本是孩童,在宫中沉寂的久了,现在活动活动而已,大伴无需惊慌。”对着张保说完后,朱见深便看着朱寿,陈瀛二人说道:“没想到成国公,泰宁候二人都在啊。”

“陛下出宫探视英国公,臣等怕小公爷年少,怠慢了陛下,便自发而来。”朱寿轻声说道。

朱见深点头看向了张懋,说道:“小国公,带朕去见英国公吧。”

张懋赶忙躬身应命。

而后朱骥带领着十几位锦衣卫,凑到了朱见深的身边,即便是去英国公府邸,他们也要寸步不离。

朱见深便在张懋,朱寿,等人的引领下,进入了英国公府。

此时一名拿着纸笔的中年官员从马车后走了出来,趴在马车上开始了记录。

这是于谦安排的起居注记载官员,六品礼部给事中负责记录。

起居注自汉朝的时候就开始了。

这个记录可不是皇帝昨天在哪个宫里面睡觉,弄了几下,而是记载着皇帝与大臣们的谈话,以及朝会事务,与实录是一个体系,但在朱祁镇手中,就被王振给废除了。

于谦辅政后,便又重新开始,记载皇帝与重要大臣的讲话,惯例来说,皇帝是没有权力来看这个起居注的内容。

这官员写完后,便赶忙追上了大部队。

第47章 成化五年7

他曾经破下交趾,也曾在北疆与蒙古厮杀,他是大明的脊梁。

他一生的荣耀数不胜数。

可现在的他已是英雄迟暮,他静静的躺在床上,迷蒙的眼睛中是否还会出现当年意气风发的自己,是否能够看到大草原的一望无际,又是否出现交趾的战火连天。

不,他可能什么也看不到了。

此时的他再也拿不起自己的长刀,再也不能像以往一般为大明冲锋陷阵。

岁月最是无情,他老了,但他并未感到恐惧,因为他为之拼杀一生的大明帝国依然年轻。

他们现在又有了一个小皇帝,希望他能够重现永乐时期万国来朝时的盛世。

他相信小皇帝能做到。

而今天小皇帝要来探视自己,大明没有忘记他,陛下也没有忘记他。

他的功绩,他的荣耀,他的名字,将随着大明帝国延续下去。

他叫张辅,三十岁意气风发的英国公,四十岁四灭交趾的刽子手,五十岁远征漠北的战神。

他叫张辅,他是英国公。

因为知道小皇帝今天会来探视自己,张辅换上了崭新的国公服,半躺在床上。

一个孩童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越走越近,越来越清晰,这个孩童就是他们的皇帝。

而在朱见深后面跟着张保,朱骥,朱寿,张懋,陈瀛,还有起居官。

“朕来看你了,国公爷爷。“朱见深看着床榻上躺着的英国公轻声说道。

他怎么如此苍老,好似下一刻生命都会失去一样。

而张懋立马走上前来,抱起了自己父亲的上身,张保也搬过来一张椅子,放在了床边,但朱见深却没有选择坐下。

“没想到,没想到老臣在临走之时,还能再见到陛下。”张辅的声音很是虚弱。“虽然老臣,老臣心里很高兴,但,但陛下你不该来。”

实际上张辅已经四五日都不能说话了,性命也都是靠着温补的药汤吊着,这次朱见深过来,张辅便让太医给他下了猛药,希望自己能够回光返照,意识稍稍清醒一些。

首节 上一节 31/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