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90节

第335章 理由

乾清宫中。

朱见深坐在御座之上,打量着下面站着的徐有贞。

而徐有贞就这样低着头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这自己出口挖苦石亨,竟然被陛下听个真真切切,这可真是出门没看天象,倒霉催的。

停顿许久后,还是朱见深打破了平静。

“徐都御史,朕想让石亨收复安南,你觉得朝廷现在可有能力收复安南。“

“收复安南,恢复祖业,乃陛下圣明之决断,亦是陛下亲政之后,第一次对外的战事,大明多年养精蓄锐,兵强马壮,府库银钱充足,军备充足,粮食充足,将士求战之心可用,西南百姓生活富足,民心可用,此时正是大举进军,收复祖业的大好时机,臣以为,此番大举用兵,一定能够横扫安南,大胜而归。”

徐有贞一如既往的会说话。

不过他说了军心,民心,却没有说百官之心,也算是给皇帝陛下提个醒。

永乐年间,征服安南朝廷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宣德年间,放弃交趾朝廷可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要想让百官都支持这样的战事很难。

朱见深缓缓一笑:“朕可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跟着百官讲述这些,石亨前去云南,是因为黔国公年幼,边陲土司有不臣之心,需朝廷委派大将前去,至于打不打安南,就要看他们是如何做事的了。”

徐有贞听完,心中一动,陛下真是高手。

即便朝廷上下都认为,皇帝陛下起了恢复交趾的想法,可他一日没有当着百官的面说出来,这些官员就不能跳出来反对。

不管你是往云南调集军队,还是运送粮草,都可以跟兵部尚书韩雍私下沟通,这韩雍也是个实打实的鹰派,这种事情,他不会推脱。

可做足准备,就需要找理由了。

若是有了合适的理由,被迫应战,那就是两个不同的结果。

比如安南不臣,越境杀民,皇帝陛下朝堂发怒,怒斥安南为养不熟的白眼狼,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决定让石亨发兵灭国,这是一个理由,若是朝中官员,谁还敢扭扭捏捏,出言组织,皇帝也能以边民生命受损为由头,训斥官员,化被动为主动。

又比如说,边陲土司叛乱,贼首逃亡安南,明军要求安南交出叛贼,安南无视大明朝廷威严,拒不交接,消息传到京师,皇帝陛下接着发怒,朝堂之上,百官之前,接着怒斥安南小国狼子野心,今日敢收留叛贼,明日就敢越境杀我边民,占我国土,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陛下决定让石亨发兵灭国。

理由很多,就看如何操作。

“陛下英明,不过,陛下,武阳候虽在辽东战功彪悍,可安南跟辽东是不一样的……”

徐有贞知道重新将安南收入大明,在皇帝陛下的心目中有着何其重要的地位。

石亨要真的办到了,那可真是一飞冲天,国公的爵位跑不掉,皇帝陛下再一高兴,以他的名义发一张享有最终解释权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劵都有可能。

“但就现在而言,石亨最为合适,而且朕也相信他。”朱见深缓缓说道,说完之后,朱见深轻笑一声打趣道:“怎么,徐都御史是怕石亨位高权重,日后不能像今日一般,随意的打趣挖苦了。”

徐有贞的小心思,朱见深可是看的清清楚楚。

徐有贞听完之后,老脸一红:“陛下,是微臣失礼了。”

朱见深笑了笑,很是轻松。

这么多年,苦活累活几乎都是交给徐有贞去做的,而徐有贞做的如何,朱见深也看在眼里面。

对待一个既有能力办事,又忠诚的臣子来说,即便是有些小错误朱见深也是能够忍受的。

这次召见徐有贞,朱见深一来是要跟徐有贞先通个气,免得他胡思乱想,二来,也就是想跟他再聊聊江南的新税制国策。

还是一句话,是千千万万底层百姓组成的华夏文明,也是千千万万底层百姓组成的大明朝,而这个时代,那些巨商富人也没有条件,在朝廷征税的时候,卷着家财,高喊着自由美丽姐,跑到外面去,当然贫贱不能移的基层百姓跟大明才是真正的一刻都不能分割。

而此时,大明朝的基层执行力还是很强的,再加上上面的高压政策让财富代言人的官员无话可说,而皇帝亲政之前的国策制定,也给了他们一点点幻想的空间,这种种的原因,也造成了官绅的步步退让,改革派的步步推进。

徐有贞就应天府新税制改制之后的阵痛,到慢慢的恢复正常这一过程,到苏州,杭州等地的隐形对抗到逆来顺受做了详细的讲述。

朱见深听的很认真,时不时的说上一两句话。

站在一旁的张保看着时间,多次想要提醒皇帝陛下,时间有些超了,可看着皇帝陛下如此感兴趣,徐有贞说的又那么起劲,只能将想法打消。

到最后,还是朱见深自己反应过来,结束了与徐有贞的这场御前奏对。

而于此同时,三辆宽大的马车,在数百锦衣卫的护送下,正慢慢的接近紫禁城。

马车之中乘坐的就是朱祁镇这些年辛苦劳作而得的子嗣。

朱见潾拉开帘布看着外面的世界。

心中既惊喜,又害怕。

他作为弟弟妹妹的大哥,这一路上走来,也是完成了老爹对自己的嘱托,好好的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

他们从云南而来,一路上行进的很慢,起初是安排的五百余名兵士保护,几十个有经验的宫女随行照料。

最初皇九子朱见沛,皇十子朱见治因为年幼,一路上哭哭啼啼。

最小的皇十子朱见治在从云南出发十二日后,还生了一场病,让伺候他的宫女们,惊慌失措,喝了些汤药后,命是保住了,可也留下了耳疾的后遗症,左边那只耳朵已经听不到任何声音,只有右边的耳朵,还能听到一些声音,不过时而也会失灵。

这也是这一趟,第一个因为生病落下病根的皇子。

第336章 莽夫

别说是弟弟妹妹们,就算是朱见潾在夜晚的时候,也时常因思念娘亲,父皇而落泪。

自己还未长大,还未准备好,就来到了老爹朱祁镇的老家,到了他传奇一生的起点,对于从来没有离开母亲身边的朱见潾来说,这皇宫就显得很是陌生。

尚未佩妥剑,转眼便江湖呀。

金门桥下。

朱见深身穿绯红色常服,坐在事前准备好的椅子上,而张妍坐在下首。

二人刚刚坐定,便见一群孩子在大批太监宫女的簇拥下,慢慢朝着他们走来。

朱见深表现得很是淡然,等到众人到了跟前后。

皇次子朱见潾,皇三子朱见湜,皇四女朱延祥,皇五女朱延瑞,皇六子朱见淳,皇七子朱见澍都是跪下身去,为皇帝,皇后,也是他们得大哥,嫂子行礼。

而皇八子朱见泽,皇九子朱见沛,皇十子朱见治进入皇宫,被吓得不行,将嬷嬷们提前给他们说的话,都忘得差不多了,当下就这样看着自己得哥哥姐姐们行礼,愣在了当场。

而在远处张望的宫女们,都是急得不行。

朱见深站起身,脸上带着笑意,朝着他们走近一些,一只手搀扶朱见潾,一只手搀扶朱见湜。

“皇弟,皇妹,快快起身。”

而张妍也径直到了最小的朱见治三人身旁,一脸善意,来宽慰他们的慌张,不知所措。

等到众人站起来后,朱见深柔和的目光从朱见潾,朱见湜的身上一一闪过,等到看到了老十朱见治的时候,略有停留。

他在一月前知道,朱见治的耳朵有疾。

朱见深打量着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而年岁大一些的朱见潾,朱见湜等人,一直都低着头,不敢去看朱见深,事先教好的说辞,在这个时候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而年纪较小的朱见治等人,却都是看了看张妍,又看了看朱见深。

当他们看到朱见深的面貌之后,就觉得跟自己的父皇长得很相像,不过,还是感觉到怪怪的,老爹平易近人,而朱见深的身上却是一股很深的陌生感,即便带着笑容,这股陌生感也没有丝毫减少。

朱见深心中清楚,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对自己都是有着深深的恐惧,在这个时候,跟他们说太多了,他们也听不进去,当下,便让张保亲自带着,前往孙太皇太后的宫殿。

为了能够让皇奶奶无所顾忌的跟着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们亲近,朱见深选择晚一会儿去,而张妍却是跟着一道走的。

孙太皇太后看到了猛然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孙子孙女们,初时,情不自禁,在这个时候,是她最想念儿子朱祁镇的时刻。

而钱太后,周太后二人都在孙太皇太后的宫殿中。

钱太后看着自己夫君的这些孩子,心里面有着百般滋味,但脸上还是带着笑意,抱着最小的朱见治,说着一些温暖的话。

这些孩子都在证明她的夫君过的还不错。

而与之相比,周太后就是表里如一的典范。

她心里面不太高兴,脸上也是一脸的不高兴,不带着一丝伪装,而且她不加掩饰的不高兴,也不想让自己的儿媳妇高兴。

周太后看着自己的儿媳张妍牵着朱延祥,朱延瑞,说个不停,轻轻咳嗽一声,想要提醒一下自己的儿媳注意身份,立场。

而张妍听到了自己的婆婆的轻咳声,却只能当作没有听到,不然这个场合,若是自己应了婆婆,就会让陛下失了脸面。

张妍对自己的无视,可让周太后那叫一个气,不是自己选的,果然不听话,当下想着,有了机会,一定要好好的给她立立规矩。

而朱见深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也来到了孙太皇太后的宫殿,陪着弟弟妹妹们,用了第一次的家宴。

这个时候的朱见潾等年岁大一些的皇子公主,才跟他们的大哥说了些话。

大哥不仅比父皇华贵,有气质,还比父皇会说话…………

这边朱见深享受着家宴,跟着弟弟妹妹说笑,而内阁值班房中的于谦,李贤正在为如何安置太上皇发愁。

张保来找于谦,想让太上皇离开云南,重新回到北方,最好安置在土木堡。

这让于谦听完之后,满脸惊愕。

按理说,土木堡是太上皇的伤心地,安排在那里,他一定会非常排斥,当然这对于谦来说,也并不在第一考虑的范畴。

他考虑的是冷眖。

年纪大了,于谦也不想再折腾人家了。

每一次搬家最累的就是冷眖。

而当李贤从于谦嘴中知道了这件事情后,也是一脸茫然。

首节 上一节 290/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