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49节

到时候就是各凭本事了。

即便拿不到诏书,平壤用全国之力换取的见皇帝陛下一面,也可以对官员,百姓进行鼓舞,而且为了下一步拿到诏书做铺垫,最重要的就是,郑种想以此来激怒汉城,让他们不留余力的开始北伐,只有这样,郑种才能在军事上再一次次的挫败汉城,歼灭他们的士兵,让汉城流干他们的血液。

让他们再无北上的勇气,到时候时机到了,平壤之军南下的时候,所遇到的抵抗也会很小。

对于石亨被训责的事情,郑种也感觉出来了事情的不对劲,可他一直奉行的国策,是依辽而立,而不是依靠石亨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石亨被调走,也不会对辽平府与平壤的关系发生多大的变化。

李瑜虽然变聪明了,但就这种事情,他还是想不明白,与一脚将他变成废人的郑种还是有相当大的从差距。

奉天殿中。

朱见深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看着那个朝鲜的青年一步步的朝着自己走来。

这个青年就是李樟,现在的平壤北王。

在原先的历史上,这个时期的他已经是朝鲜世宗大王的世子,日后继承了朝鲜王位,可却因为徐有贞的出现,变成了叛贼头头。

李樟在平壤的时候,恶补了一番汉礼,而在朱见深召见他的时候,礼部的官员也曾对其进行过培训,进入奉天殿中,要走直线,走多少步,停下来,在行外番觐见天子跪拜礼。

他不敢观望打量太和殿中的奢华威严,他只是低着头一边走着,心中一边默数。

等到他走到位置后,便跪下身去,双手平摊在地,高呼:“外臣李樟,叩见大明大皇帝陛下,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见深顿了一会儿,开口说道:“外臣平身。”

听到朱见深的话后,李樟高呼:"谢大皇帝陛下。“

说完之后,紧张的李樟才慢慢起身。

“你乃首阳之君的长子,昔日,首阳君在汉城,为保你们的祖庙社稷,诛杀奸臣,也是有功劳的,不过随着功劳亦有骄纵之心,被锦城君李瑜等人用兵变的方式杀死,朕听闻之后,心中亦是有些惋惜。”

虽然李樟在平壤一直当王,可到了大明,进入这威严的宫城,来到了这皇帝陛下的面前,心里面还是非常紧张且忐忑的。

“汉城的国王无,无道,恳请陛下,与朝鲜百姓主持公道,废汉城国王,方能……”李樟磕磕绊绊的说着。

朱见深却开口打断道:“朕还有国事要处理,你先下去吧,这几日便让詹侍郎好好招待你们,在京师好好转转。”

李樟听到之后,懵了一下。

他平壤数府百姓省吃俭用,带着二十万两银子来到大明朝,一句话都没有说完,时间就到了吗?

这也太贵了吧。

不过朱见深可不给他反应的时间,自顾的站起身来说道:“你心中所想,朕都知道,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来拜见朕,朕很高兴,在这太和殿中,你说话磕磕巴巴,想必心中也是很不自在,下去吧。”

朱见深可不愿意听这蹩脚的汉语,自己见他可不是听他所谓的政治主张,而是完全看在银子的份上,他要是跟自己闲聊几句,朱见深还能听两句,可上来就说最敏感的事情,这摆明就是他自己的自作主张,不按剧本来,你还真的以为自己是大腕了,而朱见深不乐意听,让其退下,也是情理之中。

“是,大皇帝陛下。”说完之后,失落的李樟就开始慢慢的后退。

奉天殿外,詹杨,与郑种二人都在。

郑种一脸虔诚的看着李樟进入了太和殿,这一刻,他心中充满着自豪,他想到了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首阳大君,心中默念:“首阳大君,臣做到了,臣将大王送到了大明大皇帝陛下面前,不用数年,就能完成首阳大君你的遗愿……“

内心波动还没有结束,就看到李樟走出了太和殿。

脸上的虔诚向往一瞬间换成了惊讶恐慌。

这么快。

难道是惹怒皇帝陛下了。

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惊讶的詹杨,而后快步走了上去,而詹杨也赶忙跟了上去。

“大王,这,见到大皇帝陛下了吗?”

“见到了,也没有见到。只听到了大皇帝陛下的声音,没有看到圣颜。”李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那怎么会如此之快就出来了。”

“就说了一下汉城的伪王之事,皇帝陛下便让我出来了,不过陛下并没有生气,和颜悦色的让我出来的。”

听到李樟的话后,郑种有些恨铁不成钢啊,他明明给李樟交代了许多,只说称赞大明,称赞皇帝陛下的话,怎么能自作聪明的说这些事情。

而詹杨听到后,也是一脸不悦。

“郑大人,这可没有按照我们事先拟定好的章程来啊……”

第280章 隐形的对抗

面对詹杨的指责,发难,郑种一脸尴尬。

“詹侍郎,休要生气,我王被陛下的龙颜震慑,有些紧张,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还望詹侍郎能够在皇帝陛下面前,多说几句好话,择日在安排一次觐见。”

听完郑种的话后,詹杨冷笑一声:“本官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先跟着本官回驿站吧,等到本官见到陛下后,再做后续定夺。“说完之后,詹杨便转身就走。

而郑种看了一样李樟,他有些紧张,自责,甚至有点害怕,郑种虽然是平壤实际掌权人之一,可也不能不给名义上的国王留面子。

”大王,走吧,先回驿站,臣再争取一番……“

李樟点了点头,失魂落魄的跟上了詹杨。

而这边的朱见深也回到了乾清宫中。

他可不管现在的李樟作何想法,在他看来,说错了话,就要付出代价,反正银钱已经到手,也不用考虑后续服务了。

至于十年的分期还款,由礼部的官员到期去催, 也不怕平壤敢压着不给。

朱见深回到乾清宫中看着奏章,还没过半个时辰,一个小太监就走了进来。

“陛下,詹侍郎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

不一会儿,詹杨便快步走了进来。

朱见深也将手中的奏章放下,看向詹杨说道:”郑种怎么说的。“

“陛下,郑种还想让陛下再召见李樟,不过,已让臣严词拒绝。”

朱见深点了点头,而后将赵辅给自己写的秘奏,递给了张保:“让詹侍郎看看。”

张保点头,而后将秘奏交给了詹杨。

在詹杨看奏章的时候,朱见深冷笑着说道:“这是赵辅给朕上的秘奏,谈了一些汉城的事情,现在的李瑜可不老实了,他研究了朕,研究了武阳候,哼,还想贿赂赵辅,自作聪明啊……”

詹杨看完之后,脸色变了变,武阳候石亨被训责的事情,詹杨并没有想那么多,可现在看着李瑜的猜想,在看着陛下如此的反应,应该是被李瑜猜中了想法,有些恼羞成怒的嫌疑……

“陛下,李瑜性情大变,在京师的时候,臣就察觉到了不对,现在竟然敢揣摩圣意,贿赂朝廷大将,真是跳梁小丑,不过陛下,是不是该让赵将军离开了啊,他在汉城数年了。”

“不,现在才是需要他的时候,让他好好呆在那里吧……”朱见深缓声说道。

“陛下,臣是否可以安排他们离开京师。”

“再呆几日也行,他们晚一天回去,那个锦城君便会多想一日,既然变聪明了,就要好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才对。”说着朱见深轻声笑了笑。

“是,陛下,还有一件事情,郑种想见一见于太保。”

“这件事情你去告知于太保,他若是愿意,便可见见郑种,若是不愿意,就罢了。”

“是,陛下。”

小太监进来通报:“陛下,朱指挥大人求见陛下。”

朱见深看了一眼詹杨,而詹杨也赶行礼告退,朱见深点了点头后,詹杨便朝着殿外走去。

在殿门口看到了朱骥。

他额头上还有些细小的汗珠,这让詹杨心中一动,朱指挥使这年纪也不大啊,怎么虚弱的这个地步,天还没热,就开始出起虚汗来了。

但两个人的关系,当然轮不到詹杨对朱骥说这些,当下只是点了点头,便错肩而去。

朱骥进入乾清宫中,直接将从洛阳发过来的锦衣卫碟文交给了张保。

而朱见深看着碟文,脸色越来越不对。

看完之后,他将碟文放下,咬着牙说道:“大胆,真是天大的胆子……”

“查,不要让地方官查了,你们查,暗中查……”

“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若是查不到,这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你就不要坐了,那个刘洪也不要回京了……”

”是,陛下。”

而一旁的张保吓了一跳,等到朱骥下去安排之后,张保问道:“陛下,怎么了。”

“有人想翻大明的天啊……”

张保听完之后,心中一震,赶忙拿起了桌子上的碟文看了起来,看完之后,张保缓缓说道:“陛下,这件事情,东厂要不要派人去。”

朱见深摇了摇头:“不要闹那么大,让锦衣卫调查就行了,他们相对来说,专业一些……”

看完谍报后的朱见深可谓是兴致全无,心中也有怒火需要发泄,找不到办法疏解情绪的朱见深,再一次的去了秀女们在地的地方,看美女去了……

这个操作,让张保大跌眼镜,心中将陛下比为天人,如此事情发生,还有闲心雅致去看妹子……

………………

数名劲装男子骑着快马,奔在乡间,周边的麦田长势喜人,可当他们再跑了一阵后,却来到了一处荒废的良田旁。

众人跳下马匹。

看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荒田。

“大人,这么好的良田,却一根粮食都没有种下,真是可惜,哎。”一男子开口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49/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