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06节

“泰宁侯,你小子,你小子学坏了呀。”

“这不都是为了成国公你好吗,你也莫要生气了,你要是再放纵下去,这身子迟早有一天玩完……”

“哼,陈瀛,本公爷以后不会再在你府中找你了,你也不要到我府中来找本公爷,以后咱们就只是同僚,再无交情。”朱寿说完之后,一甩衣袖,愤愤然走去。

告陛下,不跟你玩了……

而陈瀛看着朱寿的背影,苦笑一声,不过心中并没有太过在意,自己跟朱寿多少年的交情了,怎么会因为此事而决裂了,等到自己从应天府回来后,就好了。

过了两日后。

徐有贞,陈瀛车队离京之时,诸多官员前来欢送,而张保也代表陛下前来。

不过这次欢送的官员中,有的是真心来的,但也有的是得到了旨意,不能不来。

看着徐有贞意气风发,站在马车上朝着自己这行人招手,这般官员都是愤恨不已,但还是脸上堆着笑,拱着手……

没办法,混口饭吃吗……

送陈瀛的都是京师的武勋们。

为首的就是老将军郭登,他本来是去找成国公也一起来,可是成国公却拒绝了,说,打死都不会去送泰宁候。

陈瀛也丝毫不意外。

当下告别完后,数千人的车队便开始启程。

这次前往应天府。

有户部小吏六十余人,是负责账目的工作,吏部三十余人,是负责考核当地官员的工作态度,刑部六十余人,是为了现场办公,抓捕抗旨不尊的乡绅……

锦衣卫百户赵聪,带着他本部的八十余锦衣卫跟随。

这是威慑力。

最大的武装力量,是京营六百余名的骑兵,泰宁候陈瀛的数百名亲兵。

圣旨,让陈瀛其节制应天都督府,京营六军,并且要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常驻应天府。

应天府的勋贵集团仅次于顺天府,没有一个镇得住场面的人去,怎么行。

本来朱见深中意的是成国公,可再一考虑,成国公跟徐有贞两个人可是有矛盾的,将他们放在一起,一定都是互相拆台,根本就不可能同心协力的去做一些事情……

而泰宁候有军功再身,还不到五十二岁,比朱寿年轻一些,并且最重要的是,他再朝中,虽然位高权重,但一直谨慎为官,与徐有贞的关系也不错,有些话,朱见深不能对朱寿说,却能对陈瀛讲,这也是性格的问题……

顺天府的勋贵,被搞定了,那是因为朱寿等人被搞定了,可到了应天府,这些勋贵会不会闹事,就不好说了,要是朱寿过去,有很大的可能被人直接策反,去怼徐有贞……

车队启程,即将到了通州的时候。

却见后面官道之上,尘土飞扬,马蹄声震耳欲聋……

有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从京师的方向追来……

陈瀛心中一动,扯住缰绳,而后,调转马头朝后面狂奔而去……

而身旁的亲兵们也纷纷效仿……

他们本是在车队的最前方,他们调转方向后,一下子便让车队的人都注意到了情况,纷纷停止。

徐有贞也从马车上下来,有些疑惑,这泰宁候,咋忽然这么激动……

在漫天的尘烟之中,陈瀛看到了自己的老伙计。

成国公。

原来朱寿当时虽然很生气,可静下来后,他也明白过来,陈瀛是对他好,当下便偷偷摸摸的在城墙上,看着陈瀛离去。

等到陈瀛车队出发半日后,他还是觉得自己应该见陈瀛一面,因为这次不见,一切顺利的话,可能也需要一年半载,当下也顾不上老脸,立马带着亲兵沿官道去追…………

“我就知道你会追上来……”陈瀛哈哈大笑

他了解成国公,正如海王了解舔狗……

朱寿脸上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此番前去,多多注意身体,老哥不送你一程,心里面总是过意不去。”

而陈瀛也收起了脸上的笑意,朝着成国公拱了拱手,而后一本正经的说道:“前两天张公公给你说了什么?我很好奇……”

“快滚,快滚,若是再说前两天的事情,本国公拿弓箭射你的马屁股……”

第231章 釜山侯

大明朝即将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自上而下的内部改革,全国各地的官员乡绅都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朝廷的下一步举措。

虽然有着中原腹地的三大州府做陪跑,但这些地方官员乡绅的目光还是都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到了两京身上。

顺天府,于谦,李贤,朱寿,王文为代表的核心官员……

应天府,徐有贞,陈瀛为代表的核心官员……、

一场一场的风暴,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产生,继而成为民族勇于改革,自救的开始……

乾清宫中。

朱见深坐与龙案之前,正在看着赵辅给自己写的秘奏。

这份密奏可有足足六千余字,当然没有一句废话,他将朝鲜汉城这边的实际情况,多方位刨析。

意思就是一个。

朝鲜南国,无一战之力,明军想要灭亡朝鲜,轻而易举。

看完奏章之后,朱见深苦笑一声。

自己还不急,赵辅就已经急了。

不过朱见深在数年内,并没有吞灭朝鲜的打算,因为国内的新政是最重要的。

他看了一眼张保:“询问一番锦衣卫,朝中是否有人暗中联系串通。”

“是,陛下。”说着张保便朝外走去。

实际上对于新政,朱见深有信心,虽然自己的老祖宗太祖高皇帝对自己设置了阻碍,但同样也留给了自己破除阻碍的至高无上的权力。

他肯定不能像辫子王朝的老四,为了推行新政,让士绅官员人头满地滚,他需要一些怀柔的手段,但没有暴力也做不成事情,所以他就定下了一条抓典型的规矩。

你们议论新政,抨击新政,谈论的无罪,组织者重罪。

你们反抗新政,不服新政,随风的无罪,首抗者重罪。

这是朱见深征询过于太保意见后,定下的一个核心基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烧起来了,好,朝廷也先不管那些大火,直接抓放火的人,用他的鲜血去阻止燎原的大火,要是挡不住,在抓出来几个影响力大的,拉出来放血灭火……

所以这个核心的基础,也是将其分裂,而后在一个个对付……

现在的锦衣卫全岗上班,在顺天府到处游走,特别是在官员,乡绅身上下大心思。

…………

朝鲜北国,平壤。

朝鲜南国,汉城。

此时的两国已经隔空对骂数年,他们被大明裹挟,谁也不能战胜谁。

平壤军有实力,却不敢冒进。

汉城军敢,却没有实力。

而他们的百姓,官员甚至都已经接受了这种设定。

大明常驻大将赵辅来到朝鲜已经数年,最初还挺热闹,时不时的开拔出征,可现在汉城军队已经认命了,也没了新的动向。

赵辅就开始闲下来了。

闲下来之后,他也确实放纵了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他仿佛从地狱中经过一般。

胸无大志,每天都是流连于各种形形色色的高丽佳人身体之上。

在某天晚上,在床上他低吼一声。

心中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在这样下去,这辈子都废了。

当下,便让身下的女子穿衣服离开。

那一晚上,他没有睡。

他觉得要为大明做一件大事情。

第二日,赵辅留下两名自己最喜欢的女子后,便将五十余名女子女全部赏给跟着他来的亲兵,而后便主动找到了锦城君李瑜,对其说汉城军队太过疲弱,本将军实在看不下去了。

我要训练他们,教他们军阵,教他们打仗、

锦城君李瑜听到之后,大喜,这可是他的心头上最忧虑的事情,当下汇报给国主后,便将汉城周边的五万军队尽数托付给了赵辅,让其整训,实际上也是想要快速提高汉城军的战斗力,能够完成剿灭派贼的大业……

就这样,赵辅借着整训为名,在朝鲜的军中,开始树立自己的影响力。

特别是中层,基层的军官,几乎都成为了赵辅的座上宾,并且对这大明朝来的将军,感官越来越好。

我们的将军天天都不拿正眼看我们,再看看这大明国的大将军,人家有本事,又和蔼可亲,叫我们来府中,不仅看妹子跳舞,还有肉吃,有酒喝。

首节 上一节 206/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