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201节

不管是官员,还是皇帝,都跑偏了……

“陛下,臣,臣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陛下决策有误,谏言而已。”

“那就是你觉得朕做的不对,朕没有德行,朕不配坐在这奉天殿龙椅之上,或是说,朕听不见忠臣谏言,朕只知道偏袒,用喜好做事,接下来,是不是又要说朕,小小年纪,便刚愎自用,便凶残成性,在接下来是不是又要说朕是暴君,一个二岁登基,不到十三岁的大暴君,是,与不是……。”朱见深冷声说道,他的声音越大,殿中的百官便越发恐惧。

匹夫一怒 ,血溅五步,可若是天子一怒,便是血流千里……

不管朱见深生气不生气,可现在他表现出来的模样,却很是生气……

王文直接跪倒在地:“陛下,陛下,臣绝无此意……”

而此时的于谦赶忙出列说道:“陛下,王尚书只是一时失言,请陛下饶恕。”

朱见深看了一眼于谦,他知道按照于谦的性格,肯定会站出来说话,而朱见深之所以反应那么大,也都是为了让于谦为王文求情。

救命之恩啊,提拔之恩,你再不听话,岂不是说不过去了……

于谦求情之后,朱见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好似是将自己身体中的怒意给吐出来。

而紧靠着王文,刚刚接着说话的官员,也都害怕了。

这,这听着陛下的意思,我们一家老小是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啊。

于太保求情了,对,陛下还是会给于太保一点面子的。

“可于太保,朕确实忍不了,徐都御史老老实实的在人群中站,那些官员说要打朱骥,却暗自偷袭徐都御史,一脚揣在了徐都御史的身上,险些将其踹到……”

“他有错吗?他错的就是要大明百姓做一点事情,为朕做一点事情,如果说,朕还要按照王文的意思,顺着他那上不了台面的私心,处罚了徐都御史,朕才真的是无德行之君,朕才是真正的昏聩之君。”

“一个国之重臣啊,不为百姓计,不为社稷计,却只是为了自身利益之计,朕,朕……”

满含热泪的徐有贞赶忙出列说道:“陛下,陛下您千万不要生气,保重龙体啊,不如咱们杀了王文,给陛下解解气……”

徐有贞听的是真感动,杀了王文,也不是攻击政敌,真的只是简单的为陛下出气,这个恶名他来背。

朱见深听到徐有贞的话后,明显一愣,其自身情绪差点没跟上。

他想要的是什么,是王文同意,帮助于太保一起干这件事情,而不是杀了王文啊。

朱见深心里面明白,自己刚刚所说的话,虽然官员们听着相信,但他心里面清楚,这全仰仗与自身的演技跟台词功力。

这王文即便说错了话,也不至于直接死啊……

而李贤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他感觉到了朱见深的用意,赶忙出列说道:“徐都御史,陛下现在生气是一时的,怎能为了一时之气,杀了重臣呢,更何况王尚书,一直兢兢业业,并无其他过错。”

“可你看看陛下,气的都说不出来话了,如此臣子,留之何用……”徐都御史高声说道。

“那也不行,王尚书是重臣,亲政还未推行,便杀了重臣,让天下人怎么看……”李贤赶忙说道。、

“咋地,你跟王文是一道的,也想以下犯上吗?”徐有贞双眼冒火看着李贤。

坐在龙椅之上的朱见深,跪在地上的王文,都是懵逼状态。

王文是,一句话,被陛下三下五除二的一解释,就成了以下犯上。谋逆的大罪了吗,一句话,我就要死了,不至于吧……

朱见深是,妈蛋的,徐有贞,朕是想给你们找帮手,逼着王文靠拢与于太保,你现在还想着将李贤踢出局,怎么,只靠你自己,想要推行税制改革,那不是痴人说梦吗,你快别说了,快闭嘴吧……

可朱见深的心理波动,徐有贞却在这一刻听不到。

他只是觉得陛下被王文气到了。

气的说不出话来。

这作为陛下最忠心的臣子,怎么能忍。

实际上按照徐有贞的聪明头脑,应该能够发觉朱见深的用意,可现在他心疼自己的皇帝陛下,方寸大乱,其他的什么都不愿意多想,就是一个念头,搞死王文,给陛下出气……

“徐有贞,你……”

“李贤,我怎么了……”

两人吹胡子瞪眼。

官员们都看呆了,又要打起来了吗?

泰宁候陈瀛心中想到:下一个被抬出去的是李贤啊,还是徐有贞,让我们拭目以待。

朱寿也是想到:我猜肯定是徐有贞,他虚胖,打老头还行,跟李辅臣动手,肯定打不过。

陈瀛看了一眼身旁的朱寿,我心里面想的,咋还能听到你的想法……

而朱寿对其一挑眉:让我们拭目以待……

于谦冷声说道:“休要误导陛下。”

他知道让李贤跟徐有贞再打起来了,今天这朝会什么事情都没有必要再往下说了。

前面打架还能忍,两个内阁辅臣,大学士当朝干架,绝不能忍。

“陛下,王尚书所说,确实有些不对之处,可他终归对国家社稷有功,臣恳请陛下,饶恕王尚书之罪……”

徐有贞喘着粗气,正想再说点什么的时候,却被朱见深抢先说道:“朕安静了这一会儿,也觉得李辅臣,于太保所说有些道理,王文,朕此次不罚你,起来吧,哎……”

“谢,谢陛下宽恕。”王文听到朱见深的话后,松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看向于谦,充满了感激。

今天的事情真是不对劲,自己本来是求着陛下问罪徐有贞,却一不小心,将自己牵扯进去,若不是于太保说话,就凭着陛下所说的那几层意思进行下去,自己必死无疑啊……

于太保,真好。

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文跟于谦从最初的好友,分道扬镳,而后又被徐有贞给一锅端了……

“接下来,接着议政,谁要是再敢大声喧哗,君前动手,直接拉出去,杖责二十,扔出宫去。”朱见深说完之后,又看了一眼徐有贞。

本来是宽慰他的目光,可在徐有贞看来,却是百般无奈,屈服于朝廷大势的无奈神情……

而徐有贞心里从最初的心疼陛下,转变成了内疚,都怪自己不好,是自己没有能力,才让陛下将这口恶气吞了下去,君受辱,臣之过啊……

第226章 新税制

朝会进程……

朱见深加重于谦恩典,徐有贞提出新税制,商辂被罢官,王文代表一众保守官员问政刁难,继而引发奉天殿大混战,而后又经过王文问责,陛下发怒,于谦求情等一系列事件。

让朝中的百官情绪时而高涨,时而低落,时而恐惧,又时而兴奋……

此时的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

只因这一切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多少年了,大明朝的朝会都没有像今天这么热闹过。

而在接下来,于谦对于新政继续讲解,问政的王文也不敢在说话了。

人吗,即便是在顽固,在不怕死,可要是精气神被抽走了,那就会自发的颓废,变得圆滑,跟何况朱见深刚刚训斥王文,也不全是假话。

为了自身那上不得台面的私欲,这一点朱见深并没有说错,而王文心中也清楚。

心里面都已经动摇了,又如何站在维护法统的制高点去批判于谦等人的“乱法乱国”之税制……

实际上这就是一场博弈,不能说朱见深,于谦等人已经赢了,但却胜在了先手。

在权力的最高中枢,获得了先手。

朱见深本是要控制成国公朱寿,继而让泰宁侯带头支持,将武勋集团给搞定,但朱寿脑子活,直接甩锅,在陈瀛带头后,也赶忙附和,促使整个勋贵集团一窝蜂靠拢过来。

实际上,对于文官来说,武勋集团这帮读过一些兵策,就跟读过圣贤之言一样拽的大老粗,他们支持不支持,并不重要,可对于朱见深来说,就很重要了。

京营二十余万军队,可是新政兜底的存在……

于谦讲的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具体细节。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本来要引爆火药桶的的政策,却没有泛起一丝火光,因为火药桶已经提前炸了……

一个尚书被罢官,一个尚书差点丢了脑袋……

皇帝太过信任于谦,李贤,徐有贞三人,并且他们自身在朝堂上的影响力也有。

骂,骂不过,打,打不过,文斗武斗都不行,只能隐忍不发。

即便是有些官员心中还有火气,那也不敢爆发出来,弄不好就被徐有贞,詹杨这两个好斗之人,抓出来猛揍一顿。

既然在朝会上反抗不了,那就只能好好听,好好学,反正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搞定的事情。

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要的是全体官员乡绅的银子。

所谓当差,就是要承担徭役,土地也要缴纳粮食税收。

但并不是要让一个有功名在身又有些家产的中年胖子去城墙上搬砖,去河道里面挖泥,你可以用银钱来代替自己的差事,或者是自己掏钱去雇别的人去代替他们,当然,这个银钱数量很小,只是要让他们履行自己的交税义务。

大头在后面的一句,要让那些不用交税的乡绅官员,也要跟普通百姓一视同仁,要根据土地,缴纳粮食税收。

并且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在征收的标准上,也有一部分的改动,继而又增加了诸多的律法维护……

大明的税收一直都很低。

普通百姓是三十取一,维持不变。

超过一百亩田地之后,不管你是不是乡绅,就变成了三十取三。

一千亩田地之后,三十取五。

两千亩的时候,三十取十。

当超过一万亩的时候,不征了。

为什么。

首节 上一节 201/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