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96节

这让周边的官员们看着都是一阵恶寒。

他放开了。

“陛下,于太保虽是当朝首辅,国之重臣,但从不以权谋私,据臣所知,生活贫苦,现在一家五口,仍蜗居在城西的小宅子中。”

“臣,臣每每想起,为国之重臣,却是如此拮据,心中一片佩服,一边疼痛,恳请陛下体谅臣子,给予之赏赐……“

“这样,臣的心里面也会好受一些,也能成全陛下的圣君之名。”

朱见深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而后环顾一周。

但官员们察觉到了朱见深的目光后,纷纷出列。

“请陛下给予赏赐……”

“请陛下给予赏赐……”

…………

满朝文武都在附和……

朱见深当下便看向于谦。

“于太保,朕将皇城东面的一处宅子赐予给你,望受之……”

因为朱见深昨夜已经让朱骥给于谦通了个气,于谦出列,顿了一会儿后还是开口谢恩。

“谢陛下恩赏。”

奉天殿中,场面一顿和谐。

大家一起都夸于谦……

和谐的画风,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徐有贞一句:”陛下,臣在内阁之中,曾参与,于太保,李辅臣等人拟定的新政,觉得乃是利国利民之事,臣便趁此良机奏请陛下,批准推行此新政。“

官员们听到这句话后,又静了下来。

推行新政。

什么新政,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徐都御史,何为新政?”

詹杨第一个站出来说道,他也很是疑惑,好好的歌功颂德,还没有轮到自己说话呢,怎么就转场了。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重启船舶商税。”徐有贞高声说道。

这句话一出口,整个奉天殿又诡异的静了下来。

实际上这些最重要的就是中间的一句,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成国公赶忙看向泰宁候,可泰宁候却在看着徐有贞,心中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朱见深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淡淡的看着朝中百官的反应。

这就相当于,让这些既得利益者,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替百姓承担养活自己的任务……

而徐有贞能在这奉天殿朝会上,高声喊出,也是需要莫大的勇气。

詹杨听完之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意思就是自己老家那一百亩田地,从明年开始也要交税了吗?

百官们开始反应过来了,一直跟着徐有贞的御史们,在这一刻也失去了心中的方向。

商辂,王文,成国公等一众大佬开始表态。

都不支持。

“祸国殃民之言……”

“大逆不道之论……”

也有其他的官员,开始痛斥以于谦为代表的内阁集团,刚刚还在夸,现在就开始骂了。

“要是让读书之人跟普通的百姓一样,都要交税,会打击士林的读书热情,影响圣人的教化大计。”

“应罢免于谦,李贤,徐有贞等人的官职,让其回家反省。”

…………

朱见深一直都在听着。

而后,他看了一眼于谦,李贤,徐有贞三人,当朱见深的眼光落到徐有贞身上那一刻后。

徐有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身在朝经营多年的好名声,便全没了。

朱见深看了一眼张保。

张保授意扯着嗓子高喊:“肃静,肃静……”

可官员们还是忘乎所以的辱骂徐有贞等人。

仿佛他们三人真的是祸国殃民之人。

而朱见深看着张保的话也起不到作用了,整个朝会乱作一团,当下看了一眼下首的朱骥。

朱骥大手一摆,早就在两侧盯着的锦衣卫纷纷上前,将蹦跶的最高,骂的最凶的官员,直接按倒在了殿中。

而官员们看到这一幕,声音才小了起来。

这一次按倒了七个人。

御史三名,礼部郎中官一名,刑部郎中官一名,还有吏部尚书商辂,成国公朱寿。

实际上,朱寿商辂两人只是小声的说了几句不该说的话,并没有跟着御史,郎中官们那样跳起骂街。

可他们两人还是被按倒了。

因为朱见深找的就是典型,文人的典型是大状元郎商辂,武将的典型是成国公。

可以说,即便他们就是一句话都不说,也会被按下去。

陈瀛看着被按倒在地的成国公,也是很惊讶,因为自己后面站着的郭登,可都骂娘了,都没有被锦衣卫羁押,这怎么成国公小声说了两句,就有这样的下场。

而陈瀛的想法就是此时朱寿的想法。

奶奶的,怎么回事,别人都在骂人,为啥就按我老朱……

安静下来后的奉天殿,才有了朱见深说话的土壤

“你们是为了士林说话,为了天下百姓发声,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呢,成国公,你年纪最大,功劳最大,爵位最高,你,来回答朕……”

“陛下,臣没有说什么啊,臣支持新政,应该是锦衣卫们听错了,刚刚臣听着是身后的郭将军骂了徐有贞的娘……”朱寿赶忙说道。

他也不傻,想了一会儿,也就明白了。

这是朱见深让自己表态呢。

而郭登听着朱寿的话后,眉头轻皱,这,这怎么还卖队友呢。

而朱见深听到朱寿的话后,也是稍稍一愣,这朱寿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正常的剧本是他应该顶撞自己两句,而后自己恼羞成怒,命人将其驱赶出宫,免去军职,才能起到震慑武将之作用,事后再找个由头,好好补偿他一番。

可现在他一开口就支持,自己接下来的戏该怎么演。

郭登。

朱见深看向了郭登。

“陛下,成国公听错了,刚刚臣什么话都没有说,场面有点乱,有一个穿着红袍的文官跑到臣的面前,骂了徐都御史,臣也支持啊……”郭登赶忙跪下身去,表明自己的态度。

陈瀛也高声说道:“不管陛下是否支持新政,我等勋臣必定支持陛下之决策."

陈瀛是人间清醒,他知道,徐有贞要是不跟皇帝通气,怎么可能敢喊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税的口号。

明摆着的事情,皇帝陛下知道了这件事情,并且也支持,你武将勋贵本就世袭罔替,文官们早就看不顺眼了,你再贪心,惹得陛下烦了,只会本末倒置,将陛下推向文官那一边……

宋朝以文治武可是国策,这些年,大明朝也有了苗头,武将勋贵们要争气,要慎重。

文官们都唧唧歪歪,因为那是外人,他们没啥错。

可武将勋贵们却不能不跟皇帝站在一起,因为他们是与皇室一体的。

陈瀛的话一出口,在看着被按倒在地,出口支持的朱寿……

不管武将们心中到底作何想法,此时也统一了口径。

“我等必定支持陛下之决策……”

朱见深看了一眼朱骥,而后摆了摆手。

两名锦衣卫便将朱寿松开了……

第222章 让出生命通道……

看着武将们集体低头,反对的文官集体更是看不起了。

武人就是武人,心中没有坚持,只知道为了自身之权势,迎合陛下……

他们没有功名,全靠拼杀得到的权势,让他们与百姓们一起交税,可以,可自己这帮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方有今日这地位,特权,岂能说交出去就交出去。

首节 上一节 196/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