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78节

王文出列说道:“陛下,应严惩宁王。”

“陛下,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

…………

不过于谦,跟李贤二人却没有着急表态。

巫蛊之术,历朝历代都是禁忌 ,发生之后,有辱皇室威严,甚至会在后世史书上,引起无尽得遐想。

朱见深看了一眼徐有贞,又看了看于谦等人,最后将目光转移到了朱骥的身上。

“此事可有确凿之证据。”

“启奏陛下,此事证据确凿,宁王藩因欺压百姓被陛下训斥,幽禁,心生怒意,便行巫蛊之事,诅咒陛下……”朱骥赶忙说道。

实际上,这些事情朱骥在两日前,就给朱见深提了一些,只不过那个时候没有什么证据,而这次朱骥来的时候,乾清宫正在进行政务的御前奏对,关于仁政推行,与辽东改土为流之事。

朱骥来了后,朱见深便让他直接说,大臣们都在,也让他们议论一番。

“巫蛊之祸,朕只在书上看过。没想到我大明朝也有这事,众位爱卿,觉得应该如何惩处宁王。“

“陛下,此事万万不能轻易饶恕,今日若饶了宁王,那国法何在,陛下威严何在,理应诛杀首恶,废除宁王一系所有爵位,贬为庶人,发往凤阳。”徐有贞第一个回道。

这次宁王确实动了徐有贞的软肋了,他也不在乎那么多了。

他精通天象,对这巫蛊之术也是了解一二,恶毒之极,乃皇室之中的禁忌。

宁王诅咒陛下,不就是在诅咒我徐有贞吗。

宁王必须死,陛下要是心软,我就去找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不准,明日上朝的时候,我就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让百官们跟着自己一起声讨宁王。

“若是有了证据,此番做来,倒也合国法情理,不过,陛下,朝廷还是要想一个万全之策,让其他藩王不要多想。”李贤出列回复道,算是给了徐有贞的一个回应,也算是给朱见深提了一个醒。

天下的藩王多了,宗室也多了,慎重一点,总是没错。

在内阁中,徐有贞只有李贤一个“朋友”,本来两个人的关系也算缓和了许多,可现在听着李贤又在吓唬陛下,当下,绝交……

这个朋友不要了,猛兽岂能与豺狼为伍。

“李辅臣,那宁王犯的是国法,必须严惩不贷,谁若是有为之开脱之嫌,应与之同罪。”

李贤看着徐有贞涨红的脸,有些惊讶,自己只不过是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咋听着,还要杀我的头呢。

“徐都御史,本官什么时候,为宁王开脱了。”

“只要李辅臣心中坦荡,就当本官什么话都没有说。”

“可即便心中再坦荡之人,也不能无缘无故被人冤枉吧。”

李贤瞅着徐有贞一字一句的说道。

眼瞅着两个人有剑拔弩张之势,朱见深赶忙开口说道:“哎,两位爱卿,不要为此事争吵,徐都御史说的对,李辅臣说的也没错。”

“宁王行诡异之术,谋害于朕,理应处死。”

“可天下藩王都在看着朕,也在看着朝廷,朕如果不给他们一个理由,他们也难以心安。”

“就说朕的叔叔郕王,也是监过国,为大明,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朕不能让他担惊受怕,众位爱卿有何良策,既能护国法,又能让藩王安心呢。”

朱见深说着说着,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实际上宁藩自靖难之役后,便一直都不安生,这次机会对于朱见深来说,也是个好机会。

废除宁王藩,对于其他藩王来说,也是个威慑,也能借机促使加大地方官府对于藩王府的约束力,让一些行事乖张的藩王,少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

徐有贞在气头上,整个脑子都是蒙的,一时半刻倒也想不起来什么万全之策,不过宁王该死,却是要摆在第一位。

谁要是敢将水搅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老徐的拳头也不是吃醋的,不能为了陛下,光挨揍,也要为了陛下,去揍人……、

正当徐有贞头脑风暴的时候,于谦出列开口说道:“陛下,臣以为徐都御史说的对,宁王罪大恶极,应贬为庶人,而后赐毒酒一杯。”

“陛下,宁王所做之事,宗室不容,国法不容,应行大道为之。”

“陛下应祭拜太庙,将宁王之罪责告知太祖太宗,而后昭告天下,宁王所行不义之事。”

“从宁王府搜罗来的证据,应送往赵王,郑王、襄王、荆王、淮王,郕王处,让他们上奏支持朝廷之决策,而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鲁王、蜀王等应直发圣旨,据实言明宁王之罪过,让他们严守己身,莫要重蹈覆辙。“

徐有贞看向于谦,没想到于太保也会出言支持自己。

他朝着于谦眨了眨眼,表示感谢,可于谦却正视着朱见深,对徐有贞的媚眼视而不见。

朱见深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稍稍沉思一番。

于谦所说的赵王,郑王、襄王、荆王、淮王,郕王都是太宗文皇帝之后所封的亲王,有很多很是他爷爷辈叔叔辈的,算是真正的血亲,让他们出言支持自己,合乎情理,并且还拉近了皇帝与这些藩王之间的关系。

而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鲁王、蜀王等,都是太祖高皇帝分封的亲王,虽说,都是太祖高皇帝之后,可朱棣靖难成功,登基为帝,这些跟他是同时期诞生的亲王,就瞅着朱棣这一脉不顺眼,宁王被废除,他们也是受刺激最大的。

本就受了较大的刺激,按照于谦的意思行事的话,高压的圣旨,不让他们受的刺激更大了吗。

不过只一瞬间,朱见深也就反应了过来。

自己的老师,虽然是正人君子,但处事方面还是比自己老道一些。

他知道即便朝廷将证据摆在他们的眼前,他们也不会相信,而且中枢朝廷若是软弱的话,无疑又是此地无言三百里,更能引人遐想。

告慰太庙,废除藩王,昭告天下,全是正道,让人无话可说。

朱见深点了点头:“于太保所言,朕觉得可行,众位爱卿,可还有什么补充之处?”

“陛下。”徐有贞第一个站了出来。

“徐都御史,有什么补充?”朱见深看着徐有贞有些期许,这家伙可是全身上下长满了心眼,若是配合着于谦的大道行事,再出一些不入流的小主意,岂不更好。

“陛下,臣没有什么补充,臣只是觉得于太保所说在理,请陛下下旨,择日告太庙,废宁王。”

“请陛下下旨,告太庙,废宁王。”李贤等人齐声高呼。

众中枢大臣的意见在此刻出奇的统一。

朱见深也站起身来,而后朗声说道:“传旨,朕自即日起,斋戒三日,焚香告太庙,行废除宁藩事。”

“陛下圣明……”

“待到朕上告太庙之后,由徐有贞前去南昌城,赐庶人朱奠培毒酒一杯,主持抄家之事,宁藩一系宗室全部贬为庶人,送往凤阳守护祖陵。”

“臣遵旨。”徐有贞出列高呼。

………………

第206章“子不语怪力乱神”

陛下要敬告太庙,废宁王藩。

朝野震动。

这大过年的,怎么要废藩了。

而随着圣旨的刊发,一道道信息也从徐有贞等人的口中流了出来。

宁王藩不服朝廷惩戒,怀恨在心,行巫蛊之术,妄图对陛下不利。

顿时,整个朝廷炸开了锅一样。

本来准备妥当的朱仪,在入宫的时候,也被告知“陛下在斋戒,三日会见外臣。”

这个时候的朱仪还不清楚宁王之事,当下只能打道回府。

中午的时候,才从老爹的口中知道了宁王行巫蛊之术的事情,这让朱仪大吃一惊,这么大的瓜,我要做着吃,不,我要做着谴责宁王。

当所有百官将信将疑之时,韩雍所上的奏章,到了京师,而从宁王府中搜出违禁品是十四件小人,古书一件,是由锦衣卫等人护送回京,几乎都是同时入京。

证据确凿,而后百官都开始上书,陈述宁王之罪过,称赞皇帝陛下英明果断。

在徐有贞的操作下,一名监查御史写了两万字痛骂宁藩的事情,这两万字将宁王封国南昌之后种种恶行都写了出来,就连宁王权喜爱读书的事情,也被抹黑成了不务正业。

风向是一面倒的。

而太皇太后得知之后,立即到了乾清宫,看看她宝贝孙子。

太皇太后很是生气,一直都是阴沉着脸。

孙太皇太后对这件事情可比朱见深忌讳多了,说那些小人用完之后,都交给她,她寻一个有道之士将其妥善解决。

朱见深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宽慰好皇奶奶,而后又去了一趟生母皇太后处。

周贵妃在得知朱见深被宁王下了巫蛊,可是吓得全身颤抖。

当见到朱见深面色无异后,才放下心来,不过她骂起宁王来,倒是一点皇家风范都没有了。

怎么难听的怎么来,要不是朱见深拦着,只怕周贵妃已经顺着宁王这条线,攀上了太宗文皇帝了。

等到周贵妃骂的差不多了。

朱见深笑着说道:“母后,不要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了,那些巫蛊之术,上不得台面,怎害的了天子,皇奶奶也找到了一位龙虎山得道真人,不日便会破解诅咒之法。”

朱见深也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道理。

实际上若是在上一世,这巫蛊之术,自己是不会相信的。

可现在自己穿越重生,当上了皇帝,对于这种事情,便也有些在意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

在根据锦衣卫暗中探查中,朱见深知道,朝中的官员虽然都是读儒家圣典的高手,却有一大部分人也都会选择信道君。

官位做的越高,相信的程度便越深。

首节 上一节 178/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