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第112节

徐有贞低着头,不敢抬起来。

我擦,难道徐有贞下了软蛋。

不敢发难吗?

而李贤也是如此,时不时的回过头看一下徐有贞。

你再不说话,我们就退朝下班了。

朱见深轻咳两声,想要提醒一下徐有贞,但徐有贞却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还是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子。

朱见深心中不由哑然,这去了一趟朝鲜,胆子变小了吗?

李贤看向徐有贞,轻声说道:“徐都御史,朝鲜之事,难道不要在朝堂上说一说。”

徐有贞听完李贤的话后,才抬起头看了一眼李贤,而后他缓缓说道:“李辅臣,那朝鲜之事,都有出使碟记,你不早就看过了。”

李贤点了点头:“难道今日朝会,你不愿意说些什么吗?”

“我刚刚回到京师,实在不知有什么好说的,李辅臣,你告诉本官,本官应该说些什么?”

一向沉稳的李贤,脸上也有些慌乱。

怎么回事,徐有贞变了。

但怎么可能。

说难听点,狗永远改不了吃粑粑,说好一点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徐有贞怎么可能去一趟朝鲜就变了呢。

短暂的慌乱后,李贤的脸色立即恢复如常,笑了笑:”无他,只是感觉朝堂上没了徐都御史的声音,多少是有一些不习惯。”

说完之后,李贤转过身来,等着张保喊退朝。

而张保也一直看着朱见深。

朱见深脸色沉郁,他不授意,张保也不敢喊退朝。

殿中,平静了下来。

很诡异。

被称为北京城菜市口二号的奉天殿,竟然安静了下来。

官员们等待着张保喊退朝。

张保等着朱见深给自己眼色。

而朱见深却等着徐有贞开炮…………

就这样在这诡异的循环下,一个御史终于受不了压力,站了出来。

“陛下,臣要弹劾,于谦,李贤,商辂,王文等内阁辅臣。”

这名说话的御史名为柳青,六品绿袍官员,他上来就将内阁辅臣全部弹劾,还在陛下并未亲政的时候,很多不知事的官员都觉得这柳青犯了失心疯。

想要名垂青史想疯了。

有些官员都不动神色的拉起了袖子,这货待会要头撞金柱的时候,自己要拉着他。

不能让他得到名声,而坏了陛下的名声不是。

朱见深并不认识柳青,只知道与徐有贞关系交好。

他看了看还在低着头的徐有贞,知道了,这是徐有贞安排的一出戏。

而李贤心里面不断的苦笑,这徐有贞还真的有一套,他不想让自己牵着他的鼻子走,办了事情,还要恶心恶心我。

“你可知道,你弹劾的是朕的老师,是大明的辅国大臣否。”

“臣知道,但臣不能看到这些国之重臣,联合在一起蒙蔽陛下。”

朱见深听完否,立即站起身来,看了看前排的辅臣,而后缓缓问道:“他们到底是如何蒙蔽朕的。”

陈瀛与朱寿二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陈瀛的眼神仿佛在说,你看吧,我就知道,徐有贞这货回来了,宁王的事情一定会提出来。

而朱寿的眼神却是在说,你他妈真牛逼。

“宁王藩,欺压百姓,侵占良田,都察院副都御史,上奏弹劾,却被内阁辅臣拦下,不能直达天听,微臣就是要告他们,畏惧藩镇,不思百姓。”柳青大声说道。

实际上官员们有一大半都知道这件事情。

可在听完之后,却是一片哗然。

像是刚刚知道一样。

“什么宁藩,竟然侵占农田,欺压百姓,此等丧尽天良之事,本官不知道,本官若是知道的话,一定不会坐视于谦等人蒙蔽陛下,一定要上奏陛下,严惩宁王,给百姓一个交代。”

“就是,就是,他们瞒的我们好苦,幸亏柳御史敢仗义执言,不然本官现在也不知道。”

“你们在说啥子……什么宁王,打了百姓,占了田地,抢了良家女子,废藩,废王。”

官员们的声音都不小。

可更大的声音出现了。

“柳御史,你,你说的可是真的。”徐有贞说话了,他额头上的青筋暴起,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

“徐都御史,本官说的全是真的,你不知道啊,这件事情都闹了许久了。”

朱见深看着玉阶之下,群情激愤的臣子们,心中产生了问号,你们不是联合在一起骗朕的吗,为什么,朕感觉,是自己更于谦等人联合起来骗你们的呢。

这些读书人。果然大拇指。

第137章 宗藩

朱见深坐在龙椅之上,静静的看着下面臣子们的表演。

李贤,于谦等人仿佛成了众矢之的。

而远在南昌的宁王更是被安上了”恶贯满盈“”罪大恶极“的罪名。

徐有贞从柳青的口中得知了宁王的事情后,立即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陛下。”

瞬间朝堂上又安静了下来。

众人都看向了徐有贞,想要看看,这大明朝第一喷王,能够怎样恶心于谦,李贤等人,又是怎样去数落宁王藩。

朱见深装作的是一副懵懂模样,有些不解的看向徐有贞。

“陛下,于太保,李辅臣等人虽有意瞒着陛下,但也是为陛下着想,还望陛下既往不咎,不要重罚,只需扣除他们一年,两年的俸禄即可。”

听到徐有贞说完后,内阁的臣子,包括于谦,李贤都看向了徐有贞。

他们脸上怪异,或是愤怒,或是不解……

但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样子的。

这他妈还不叫重罚吗?

不是所有人都有你徐有贞的本事,能够外派捞钱,也能够找个有钱的屠户当老丈人。

我们可等着俸米下锅呢。

朱见深听完之后,也是心中苦笑,这徐有贞可真是缺德,别人他不知道,可于谦却是清廉无比,只要自己说罚了,弄不好于太保就要去借钱度日了。

大明朝第一臣,不能这么没有排面。

而且自己也知道于谦隐瞒不报,说白了也是对自身的一种惩罚。

他嫉恶如仇,可愿意为了皇帝陛下,让自己的良心过意不去,朱见深当然是不能顺着徐有贞的话接下去。

“于太保等人欺瞒朕,确实应该受罚,不过如何去罚,还是要朕与太皇太后商量后,再作定夺。”

这话一说,就是陛下想不了了之。

而徐有贞也是聪明人,当下便绝口不提。

“陛下,宁王乃皇亲贵胄,太祖皇帝所留之亲王爵,却不以身作则,欺压百姓,抢夺良田,有负皇恩,微臣徐有贞请旨,训斥宁王,将所侵占之土地尽数归还。”说完之后徐有贞跪下身去,而后接着说道:“陛下,宗藩之事,乃大事,陛下尚且年幼,本不应过多苛求宗藩,但国家之事,重于宗藩,请陛下夺情处置,万万不能伤了民心。”

徐有贞跪下后。

一众监察御史,六部给事中全部跪了下去。

“请旨陛下训斥宁藩,勿伤民心。”

大殿中呼啦啦跪倒了一片,大家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朱见深看着这幕,心中也算满意。

当然不是为宁王之事,而是为徐有贞。

自此,徐有贞在朝堂上势成已。

朱见深收回思绪,而后茫然的看向张保,开口询问道:“张大伴,谁是宁藩。”

张保听到后,脸色不变,开口说道:“陛下,现在的宁王封地南昌,乃是太祖高皇帝十七子藩王号,此时是宁靖王之世孙朱奠培。”

跪在下首的徐有贞听到朱见深与张保的对话后。

心中一惊。

陛下跟张公公的对话,是不是告诉我,只是训斥的话有些太轻了啊。

徐有贞偷偷抬起头看了一眼朱见深。

首节 上一节 112/2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下一篇:曹操:吾儿太凶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