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99节

边上亲兵提醒道。

贾琏已经搀着贾赦走了过来。

“……”看着父慈子孝的二人,贾珝翻了个白眼。

贾赦一面走,一面喊道:“你小子这是什么表情?”

“老爷可是没吃早饭?”

贾珝耸了耸肩,又对贾琏说道:“二哥也真是的,有什么话直接说便是,为何还要为难老爷,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操劳……你看,眼睛都花了。”

贾赦神色不变,贾琏却惊得一身冷汗,这要是传出去,一个不孝扣在头上,爬都爬不起来。

见贾琏被吓住了,贾珝这才笑道:“叫厨房准备,我要陪老爷吃早饭。”

贾福应声而去。

贾赦叹了口气,拍了拍贾琏的胳膊,慢悠悠道:“你也知道,琏儿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所以……”

“所以听了两句夸赞的话就投到了太子的阵营?他这是没把我这个当家人放在眼中!”

贾琏张了张嘴,他奉了府尹张嘉诚的令前去给太子朱武城汇报东城粮仓的情况,稀里糊涂又走进了上书房,然后又被皇帝一阵夸赞,最后稀里糊涂的成为了太子党一员,等他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朱武城当着次辅刘文彬和太子太保牛继宗的面许诺会保举他为顺天府府丞,这可是正四品的实权官位,顺天府的二把手,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府中的。

贾珝瞥了他一眼,披着外套往前院走去。

贾赦看了贾珝一眼,望了望呆愣的贾琏,笑吟吟道:“走,吃饭去!”

贾琏狠狠地点了点头。

忠武堂客厅,贾赦在上首坐了下来。

“老爷喝茶。”

琥珀捧着茶盘走了进来。

贾赦接过茶,琥珀又放下一盘点心在边上案几上,转身走了出去。

贾琏好不尴尬,不一会,一个婆子托着茶走了进来,“琏二爷喝茶。”

贾赦喝了口茶,又捏起一块糕点扔进嘴中,点了点头,不错。

“怎么,有点想不通?”

见贾琏默默点头,贾赦笑道:“一个大家族最忌讳令出多门,这也是老太太和你敬大伯为何将宁荣两府的印信和名帖送到这边的原因,你还是太年轻了……就算没有太子的举荐,你也会升为顺天府府尹,这是张嘉诚欠咱家,不,是欠你三弟的。”

“什么!”

贾琏一惊。

“张嘉诚让你进宫汇报,就是将功劳推到了你的身上。”

贾赦放下茶碗,“就算这次不成,下次肯定会将你推到府尹的位子上。”

贾琏一张脸涨得通红,怒道:“老爷,他明知道是这样的情况,为何还要骗我,难道就不怕……”

“怕个屁!”

贾赦手一挥,“他是太子,未来的皇帝,你能拿他如何!”

“就是,他就是站在你面前,你能拿他怎么着。”

这时,贾珝背着手从后院走了进来,歪身在贾琏对面坐下,“说说吧,上书房内都发生了什么。”

见贾珝进来,贾琏不安地扭了一下,喝了一口茶,又矜持地坐端了,“也没说什么,就是问了问粮仓的损毁情况,凶手是否缉拿,值守禁军伤亡的事情。还有,陛下说,神武将军冯唐因为与司礼监少监黄锦发生口角将其重伤,被陛下迁为河南总兵,连夜上任去了。”

说到这,顿了顿,又道:“对了,进上书房之前,我们碰到了戴总管,他脸上有伤,看样子应该是受到了掌刑。”

贾珝一震,忙问道:“你没有看错!”

“当时上书房外点了灯笼,绝对没有看错。”

贾琏用力点了下头。

贾珝接过琥珀手中的茶碗,脑海中回想着之前送来的情报,终于明白了,那些密档明明已经送出去了,为何宫里一点动静都没有,想着受罚的戴权以及连夜前往河南上任的冯唐,这一切就都说的清了,皇帝处理了一切知情之人,将此事压了下来。

想到这,将茶碗往案几上一搁,对贾琏问道:“恒舒典失窃案,你们顺天府打算怎么调查?”

“还能怎么调查?”

贾琏叹了一口气,“目前可以断定,此案是里外勾结,那名被人杀死在院中的伙计就是内应,就是他下药迷晕了管事和小厮,并关掉了地下室中的机关。

只是,盗贼为何又发生了火并,目前还没有头绪……顺天府已经张贴了告示,希望能找到目击证人。”

想了想,又道:“既然是咱家的案子,我打算亲自接手……”

“这个案子你就不要沾手了。”

贾珝摆手阻拦道:“凶手、知情人,死的死,散的散,你们什么都查不到……”

贾赦眼中闪出光来,见贾琏坐在那里出神,打了个哈欠,懒懒地说道:“人老了,夜里睡得浅,吃完饭我还要歇息一会。”说罢,起身走了出去。

贾珝正在当场。

贾琏疑惑道:“昨晚府中有事?”

贾珝闻言眼珠子转了几转,说道:“就是在你走后,府里亲兵戒严,估计动响大了点。”

“那啥,你嫂子还在家等我,老爷那里就交给三弟了。”

“要是有人说你不孝,你可别咂嘴啊!”

“求之不得,正好脱了这身官皮……一身轻松。”

说着,大步走了出去。

望着贾琏的背影,贾珝笑了笑,关于圣祖如何防备忠顺王府和太宗一脉的西厂密档已经送进宫去了。

虽说忠顺王府的人全部死在了禁军的手中,但是消息也传了出去,自己是彻底脱身了。

最关键的是,贾贵无意中抓住了一名活口,就是袭击粮仓的瓦剌人,看样子身份不低。如今正在突击审问,只要撬开他的嘴,一定能得到惊天的秘密。

第125章各有心思

和暖的春风迎面而来,带来丝丝暖意,今日阳光格外明媚,远远近近的树枝上都是一片油绿,御花园中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天佑帝朱钦德背着手走在前面,内阁首辅温方言、户部尚书丁元竹跟在他的身后。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证大军的粮草,湖广的秋粮不是没有送进京吗!户部拟一道公文,让布政使衙门尽快送五十万石粮食进京,嗯,最迟七月底之前。”

天佑帝一边走一边说道。

丁元竹:“遵旨……”

“三十万大军消耗太大了,还要在做准备。”

温方言说话了,“不若从山东想想办法,或者京畿。”

天佑帝沉吟了好一阵子,这才说道:“山东那边是没可能了,孔家是油盐不进,逼急了就说粮食都卖给了粮商。至于京畿各家倒是可以想想办法,不过,他们估计也没有太多的粮食了。毕竟去年已经卖给了朝廷五六十万石。这件事就交给首辅了。”

温方言:“是……”

“听说忠武伯准备南下金陵?”

丁元竹问道。

天佑帝脚步一顿,接着一字一板地说道:“朕瞧他就是闲得!”

温方言笑了,“他这是想南下躲清闲去。”

天佑帝点了点头,这帮勋贵闹得也太不像话了,真当进入御林军当差是件好事?

丁元竹:“还望陛下准了忠武伯的折子。”

天佑帝站住了,温方言接言道:“甄应嘉不是说盐商和那群私盐贩子在闹事,东平郡王老了,手段太温和了。”

说到这里,略想了想,接着道:“淮安镇守府不是说,最近漕帮内部流传着陛下准备裁撤漕运,重开海运的消息,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整个运河沿线有数十万漕丁,要是被有心人利用、煽动漕丁闹事,漕运一阻,神京可就断粮了。

特别是朝廷正准备打一场大战。说不得,这个消息就是被人刻意流传出去,为的就是达到这个目的,扰乱南直隶,阻断漕运。”

天佑帝的眉头蹙了起来……

……

一阵一阵的木鱼声从房内传来。

荣禧堂,东廊正房内,王夫人正盘膝坐在榻上,手里数着念珠,嘴里在默默地诵着佛经。

他身边的案几上摆放着王子腾写给贾政的信。

突然,外间门帘被掀起,周瑞家急匆匆走来,低声道:“太太,打听清楚了,消息是真的,太子亲自举荐琏二爷为顺天府府丞,内阁已经通过了。”

王夫人倏地睁开双眼,一切声响戛然而止。

周瑞家极具耐心地站在边上等着。

“这是好事!”

王夫人面色稍转,点头道:“你挑两件好的东西送过去,说两句好话。”

周瑞家犹豫了少顷,只得答道:“是……”

王夫人站了起来,“听说兰儿学业很是不错。”

“回太太的话,族学里的几位老先生都夸赞兰哥儿聪慧,前儿,老爷特意赏了一套文房四宝。”

首节 上一节 99/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