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52节

戴权上前把奏折呈给天佑帝,天佑帝接过奏折看了看,眉头微皱,宋乾的方案是将官赏赐土地、勋职以及绸缎等物品,士卒则是土地、钱、绸缎三者结合,这样可以从将官以及京畿籍士卒那里挤出一百余万两,这一百余万两发给宣府、蓟州、山海关三地士卒是够了。可是,山东那里朝廷可是没有土地,总不能全部折成绸缎吧。

还有,锐士营的赏赐可是大头,这里面也没有提起。

天佑帝将奏折合上随手仍在御案上,“山东怎么说?还有,锐士营可是立了大功的,不重赏,说不过去。”

这一点宋乾当然心知肚明,欠了欠身子,答道:“回陛下,军队是个讲规矩的地方,并不是所有参战的军队赏赐都是一样的,像锐士营这样的肯定要重赏。

但是宣府一战,山东兵马没有参与大战,一直属于后军辎重兵。虽说这是镇国公的安排,所以,他们只需十五万两即可。这笔钱,户部还是能挤出来的。”

坐在两侧的温方言三人都是一惊。

天佑帝不露声色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那锐士营呢?”

宋乾:“忠武伯在宣府新招募了一万新兵,这些人要么是无家之人,要么是家中兄弟众多之人,他们既然愿意报名,必然是打算在京畿落户安家,臣一早翻阅了户部存档,京畿一亩上好农田大概在二十五两左右,一个兵卒就算给一亩半,这就是将近四十万两,那些牺牲的已经算在了阵亡抚恤中了,不到五千人分这四十万,绰绰有余。”

众人先是一怔,一齐望向宋乾,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宋乾却仿佛丝毫不在意,又笑着说道:“都道忠武伯发了横财,贾家商会酿造的酒一坛子就要十两银子,这可比五年的陈酿还贵,想必这点钱忠武伯还是不在意的。至于是否从军饷中扣除这些买地钱,就是忠武伯自己的事情了。”

张辅瞥了他一眼,冷冷道:“锐士营是陛下的私军,不是忠武伯的私军,你这么做是在帮他收买军心。这要是传了出去……”

宋乾淡淡一笑,打断了他的话,站起身对天佑帝躬身一礼道:“陛下相信忠武伯不?”

听了这话,天佑帝身子向前略倾了倾,又矜持地坐端了,不禁看了宋乾一眼,点头微笑道:“朕当然相信忠武伯!”

金陵镇守府传来了消息,之所以粮价大涨,就是那些士族在背后捣鬼,还打出了酿酒的旗号,好在贾家并没有将收购的粮食全部用来酿酒。

不然没了贾家商会的三十万石粮食,真可能让这些小人的奸计得逞。

陈瑞文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不若让两位殿下代陛下前往锐士营发放赏赐以及给那些宣府籍军卒划拨落户安家的土地。”

“这……”

天佑帝虽然心动,但还是犹豫了,空手套白狼已经让他觉得有愧与贾珝了,如今却又……

温方言说话了,“陛下将锐士营扩编为一万五千人的大营,已经是对忠武伯最好的赏赐了。这么做是在爱护他,想来忠武伯能够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天佑帝沉吟了好一阵子,接着断然说道:“不行!朕不能伤了忠臣的心,这样,贾珝之前不是上书说他从广东市舶司找了几个会打造火器的西夷人么。既然他想做些实事,那就让他兼领了兵库司的差事。”

说到这,对着陈瑞文说道:“再将锐士营扩编为两万人的大营。”

陈瑞文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禀报声,“陛下,蜀王、梁王、忠武伯到了。”

“快宣!”

天佑帝倏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殿门前,将殿门给打开了,天空下起了小雪,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远远地便瞧见了从雪雾中走来的三人。

这时,贾珝三人也发现了站在上书房门口的皇帝,他们一齐奔至天佑帝面前,跪下高声道:“儿臣参见父皇!”

“臣贾珝参见皇帝陛下!”

天佑帝连忙将单膝跪地的贾珝扶起,拍了拍铠甲上的雪花,欣慰地笑道:“爱卿没有辱没贾家的先祖,更没有辜负朕的期望,鹞儿岭一战打出大明的威武,爱卿有功于朕,有功于江山社稷!”

“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陛下不必高赞!”

贾珝双手抱拳,“鹞儿岭一战还是靠将士们用命,他们才是真正的勇士。”

“朕明白……”

天佑帝笑了,打量了贾珝一眼,点点头道:“三个月不见,黑了,也瘦了,不过精神头不错。你的功劳朕都记在心上,在这里,朕当着首辅他们的面给卿许诺,只要朕在一日,锐士营的主将就不会变。”

贾珝愣了一下,如果天佑帝不是死于文臣之手,那自己岂不是就亏了?

齐国公陈瑞文咳了声嗽。

贾珝回过神来,连忙跪下叩了个头,大声答道:“臣谢陛下恩典。”

天佑帝又亲手扶起了贾珝,笑道:“朕在乾清宫给你摆了庆功宴,咱们先去赴宴,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说。”

蜀王、梁王哥俩慢慢抬头,这才发现天佑帝一行人已经走远了,二人对视着苦笑,自顾爬了起来,知道这是对二人在永定门前争斗的处罚。

通知

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明天上架!!

第67章回府

腊月的天转眼就黑了,大雪纷纷,到处白茫茫一片,随着夜幕来自小说群9:8,0!2:0。5,?8,5。6降临,雪愈发密集了,雪越下越大,地面上的积雪已经能淹没脚背了,雪雾茫茫,一丈外便看不清对面的情形,午门前一片寂静。

寒风呼啸,卷起一团团雪花,扑打在执勤的禁军军卒的脸上。这时,远处竟传来了马蹄声和车轮压雪声,片刻,一盏灯在雪雾中发出微弱的灯光向这边飘过来了。

值哨的禁军将士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马车声给惊动了,不禁好奇望去,值哨军官紧握刀柄,眼微咪,这才看清是一辆马车,军官望向马车上的灯笼——忠武伯府。

那军官立刻反应过来了,明白这是来接忠武伯贾珝的马车。

马车在御道右侧停了下来,赶车的掸了掸身上的雪,插了马鞭,从轿厢前跳了下来,来人正是焦大,他上前两步恭恭敬敬地拱手说道:“这位将军,我是来接我们家伯爷的。”

那军官点了点头,抽出腰间佩刀,上前将车门推开,仔细打量了一遍,又围着焦大细细打量,笑着摇了摇头,“老人家,这么大雪天,怎么派您来了?”

焦大咧嘴一笑,“我是车夫,我不来谁来啊!”

这时,几名禁军军卒围了过来,听了这话,嘴中骂骂咧咧,言道勋贵豪门不过如此,竟连快入土的老人也要剥削,毫无人性等等。

那军官瞪了几人一眼,方对焦大说道:“刚戴总管传话来,你可以将马车赶进皇宫,走,我给你带路。”

……

乾清宫门前,贾珝心中颇不宁静,他慢慢踱步到台阶下,寒风凛冽象刀子一般吹刮着他的脸庞,使他的头脑变得清醒,刚刚在酒宴上,皇帝将上书房内的事情又说了一遍,户部尚书宋乾在皇帝的示意下给自己陪酒致歉,原本并没有什么。

毕竟自己实实在在的拿到了兵权,就算蜀王哥俩代替皇帝去发放赏赐,安置那些宣府籍军卒,最终那些人还是会在心底感激自己,因为自己才是他们的上司。

酒酣过半之时,张辅这个老东西说了一句话,锐士营人数超过两万,按惯例要派监军坐镇,一句话打破了热闹的氛围,大殿内一片沉寂,鸦雀无声。

贾珝不由又想起了天佑帝眼中闪过的那一丝犹疑,其实在宣府征兵之时,他便想到了此事。

因为这是圣祖朝便定下的规矩,当年贾家掌握的三千营一直就有内官监军的存在,只是河套一战监军也战死了,之后三千营就只保留了三千人马,成了名副其实的三千营。

也许是看出了皇帝的犹豫,首辅温方言说起兵库司的事情将话题岔开了,可是,贾珝明白,皇帝在等自己。

忽然,贾珝若有所感,一回头,只见首辅温方言站在门口,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

“首辅……”

贾珝连忙躬身施礼。

“罢了,你一路舟车劳累,就不要这些虚礼了。”

温方言摆摆手,关切地问道:“襄阳伯在军报中说,你在怀安城下被鞑靼人射中坐骑跌落马下,身上的伤势如何?”

“多谢首辅关心。当时军医看了,不碍事,我筋骨强壮,不到半个月便好了。”

温方言点点头,又道:“刚才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希望你能理解陛下,抓紧上个折子,这样对你也是个保护。”

说到这,温方言叹了一口气,道:“说来,宣府战事能这么快结束,你的功劳不小,陛下本打算重赏你。可惜,很多事情并不是陛下能够凭借喜好去决定的。”

贾珝默默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又问道:“首辅,陛下到底是怎么考虑的?”

温方言无言以对,很多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苦于没有证据,皇帝许多事情并没有瞒着他,包括密谍失踪一事他也听说了,这些士族文官们背后勾连的势力太大了,不是说砍了几个人头,灭了几个家族就可以解决,相反这会迎来疯狂的报复,老话说得好,皇权不下县,地方都掌握在士族乡绅的手中,一旦地方乱了,大明就真的乱了。

这时,蜀王朱武祥走了过来,笑道:“忠武伯,你晚上可有事情?”

贾珝淡淡道:“宣府战事令我心力憔悴,正打算休息数日,真是很抱歉。”

贾珝的态度在朱武祥的意料中,他笑了笑,道:“忠武伯为国事操劳,本王能理解,过几日本王会在府中宴请从宣府归来的有功将士,这件事父皇也同意了,到时候王府长史会亲自登门。如果忠武伯有时间,感兴趣,不妨来坐一坐,喝上一杯。”

听了这话,贾珝心中微微一惊,皇帝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就不担心?

贾珝的表情落入朱武祥的眼中,他不露声色地笑了笑,“本王还有事先告辞了,对了,五弟还在上书房与父皇说话。”

说着又对温方言行了一礼,转身登上了蜀王府的马车,马车起动了,渐渐走远,温方言目送着马车走远,这才长舒了一口气,摇头道:“咱们这位蜀王殿下,不简单啊!”

贾珝点点头,他本想与温方言谈一谈兵库司的事情。忽然,风中隐隐飘送来一阵马蹄声,有人来了,贾珝顺着来声望去,渐渐地雪中出现了一辆马车,向这边徐徐而来,马车上也有一盏灯笼,上书「忠武伯」三个字,是接自己的马车。

马车在距离乾清宫殿门五六步的距离停了下来,焦大从轿厢前跳了下来,跑过来,恭恭敬敬道:“三爷,大老爷让我来接您回府。”

“好的,一路辛苦了。”

贾珝点点头,又对温方言拱手道:“家中长辈还在苦等,先告辞了,万望见谅。”

温方言微微一笑,“不必多礼,一路小心。”

马车缓缓驶离了皇城,行了约一炷香的功夫,马车里贾珝躺在软榻上,似乎睡着了,这时,焦大在车外低声道:“三爷,战死亲兵的骨灰已经送往各家了,琏二爷亲自操办,五百两的抚恤也发下去了。”

贾珝慢慢睁开眼,此次宣府一战,共有十一名亲兵战死,有五人是因为给自己挡箭而亡。

贾珝暗暗叹了口气,以后若无必要,自己不会再像怀安城下那样亲自领着骑兵冲锋了,太危险了。

若不是这些亲兵舍命相护,自己说不得就死在了鞑靼人的冷箭下了,鹞儿岭一战让他发现了战胜骑兵的可能。

虽说因为地势的原因不可全部复刻,但是只要火器改良,有效射程达到三百五十步以外,在辅以大量的佛郎机炮,上万人的火器一齐发射,三波绝对能打崩草原骑兵。

皇帝已经答应了自己,兵库司新研制的火器将首先装备锐士营。另外,他还会从内库拨付三十万两用以支持火器的改良,估计是看到了火器在宣府战役中的优良表现。

马车减速,车身稍稍震荡了一下,将贾珝从沉思中惊醒,他抬头向车窗外看了看,雪还在下。

这时马车进入了宁荣街,车速渐渐慢了下来。

贾珝的马车在荣国府的门前缓缓停下,贾珝拉开车窗,从缝隙中望去,只见大门前挤满了人,黑压压的一片。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名白胡子老头,皆是贾家长辈,贾珝看着就头疼,又不能不见,也不多想,直接下车去了,最前面站着的是贾代儒、贾代修兄弟俩,贾珝快步上前,拱手笑道:“劳烦各位长辈在此等候,失礼之处,万望包涵。”

虽是长辈,贾代儒、贾代修却不好摆架子,也不敢造次,贾代儒伸手虚扶了扶,“你在宣府打了大胜仗,为咱们家立了大功劳,我们这些吃闲饭的等你是应该的。”

首节 上一节 5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