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0节

有些事情,朕暂时不能告诉你,以后你就知道了,你如今也是一营主将,再窝在半个院子中实在不成样子,正好借着太后的意思,朕将这处宅院赏赐与你,希望你能重现贾家昔日的辉煌,这可是一处标准的公爵府邸。”

一边走,一边向贾珝又说道:“人贩子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朕已经命刑部接手了,估计事情不小,可能要刑部、大理寺还有都察院一同审理,到时候朕会将你的名字去掉,记住了,你是因为在回府的路上救下的寿宁侯,其他的锦衣卫会处理好。”

贾珝连忙跪下,“臣多谢陛下的佑护!”

这一夜,顺天府衙门灯火通明,大牢内凄厉的哀嚎惨叫声不绝,接到皇帝旨意的刑部尚书杨宗昌带着一身的酒气匆忙赶到顺天府,与神武将军冯唐一起坐镇府衙,随着一份份口供摆到大堂上,武将出身的冯唐直接一掌击碎了身边的茶几,杨宗昌气得发抖,大堂内的刑部、顺天府官员一个个低着头,一片沉寂,空气好像都已凝固了。

口供里头的内容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贾珝他们捣毁的仅仅是神京拍花子团伙中的一部分。

就这样,从他们手中就解救出了五十余名孩童,这样算下来,今晚丢失的孩童可能达到一两百名。

而这些孩童的下场一般都相当凄惨,姿色好的女孩子会被送往江南,至于去向,不用问就能猜到。

还有一些会被卖给戏班子或卖给富人做奴婢,这些还算好的,有些相貌俊秀的男童被人阉割辗转送入宫中,更多的会被残害沦为乞丐。

张嘉诚一阵风似的闯了进来,冯唐连忙站起,用询问的目光望着他。

张嘉诚此时再也抑制不住满心的兴奋和喜悦,大声说道:“抓到了,终于抓住了这群畜生,一百二十五人,其中七十一人因反抗而被当场斩杀,其余全部被押进了大牢,又解救了八十三名被拐孩童。”

说着,歪身在左侧的椅子上坐下,倒了碗茶大口喝了起来。

杨宗昌面上闪过一抹忧虑,他终于知道皇帝为何让他前来顺天府了,这是一个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势力的拐卖团伙,他已经猜到了,这伙人背后的靠山身份绝对不简单,搞不好会牵扯到朝中大臣,甚至都可能会挖出几个重量级人物来。

但,这些人肯定也是背锅的。

想到这,只淡淡扫了眼面色平静的神武将军冯唐。难道这是勋贵集团对文官集团的一次反击?

不过又想到这些人竟然为了银子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心中也是非常的恼怒,真真丧尽了天良!

就在这时,禁军副将李贤气急败坏地闯了进来,大声说道:“出大事了!”

杨宗昌:“怎么了?”

李贤:“这是那头目的口供。”

说着将一份口供递给了杨宗昌。

杨宗昌接过口供一看,脸一下子变得铁青,两眼放出光来,“冯将军,麻烦你立刻调兵随本官去拿人。”

说着又将那份口供递给了冯唐。

冯唐接过口供只看了两眼,猛地拍座椅扶手,喝道:“这群畜生,当真是无法无天!”

那头目没能扛住禁军的刑罚,将他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他和他手下的人只是负责劫掠孩童,之后的事情会有专人来做,这些人是东西两市青楼的负责人。

至于这些青楼,呵呵,没有靠山能在京城开青楼,青楼那可是日进斗金的地方,这些靠山可不是顺天府或者刑部轻易可以撼动的了的。不过此事将寿宁侯牵扯了进去,这些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第24章闲事

天佑四十年八月十七日清晨,一份由天佑帝签名,盖有皇帝印玺和太皇太后宝印的圣旨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目光。

刚入京不到半个月的贾珝因为机缘巧合之下救下了寿宁侯,被赏赐了三等伯和一处豪宅,一个流爵爵位还不至于让一众大佬放在心上。

但是荣国府边上的那处豪宅却将皇帝的心思给表露了出来。一时间,有人沉默不语,有人暗自高兴,当然,更多的人是不解和愤怒。

如果说贾珝的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么昨夜刑部和顺天府的大动作可就把某些人给惹急了。

一夜之间,东西两市十一家青楼,三家酒馆被查封,如果不是禁军行动迅速,这些已经被送进去的孩童可能就被处理掉了,这些人都是狠毒之人,为了不让把柄落入官府的手中,杀人灭口是再寻常不过的操作了。

可惜,那些禁军根本没给他们机会,直接破门,稍有异动直接斩杀,血腥的手段直接将这些人给震慑住了,从这几家又解救出了二十名女童和七名男童。

这些青楼和酒楼身后牵连着大批的官员。特别是那几家知名青楼,背后更是和宗室有关,此次刑部不仅将青楼里的老鸨、管事以及打手全部关进了大狱,更是强行将那些女子给放了良,这可是直接断了他们的财路,还未等刑部将审理的口供送进宫去,就有人上书弹劾刑部与顺天府,恼怒的天佑帝直接下旨罢免了这些官员,其中还有两位都察院的御史。

紧接着,关押老鸨和管事的牢房发生了火灾,直接来了个死无对证,天佑帝当着内阁的面摔了杯子,直接下旨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共同审理此案,三法司非重案要案不审,有此可见皇帝心中的愤怒。

虽说没了证据,但是必需要给皇帝一个交代,不得已,那些宗室王爷以及文官集团推出了十余名官员出来顶罪,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贾珝从宫里出来时候已经是子夜了,不过并没有忘记姑娘们交给自己的任务,带着亲兵又跑到正阳门大街转了一圈,买了十几个样式不同的花灯,只是因为太晚了,兔子花灯卖完了,不得已又往永定门大街走去,好在最后买到了。

不得不说,这些手工师傅的手艺真是好,小兔子做得逼真可爱,难怪小孩子都喜欢。

次日天刚亮,贾珝便来到了荣禧堂,因为他要迎接皇帝的圣旨,当知道一会儿会有圣旨前来,贾政果断的翘班了,命小厮去工部给他告假,不到一炷香的功夫,此事便传遍了宁荣两府。

除了王夫人面色冷淡,所有人都是非常高兴。不仅贾赦、贾琏赶了过来,就连贾珍父子都赶了过来,此次前来宣读圣旨的不是别人,正是慈宁宫总管太监夏守忠,这个老太监和贾家关系极好,自己当初就是通过贾珍走了他的路子外放的卫所把总,能花钱的事情都不是事,老亲的人情要用在钢刃上,这是贾赦当初说的原话。

这让贾珝一直以为这个便宜父亲是在扮猪吃老虎。可惜,天生的酒色之嗜,已经印在了骨子里。

送走了夏太监,跟着贾珍这个族长去了趟宗祠,上了一炷香,将此事敬告祖宗,另外还要将圣旨留在宗祠之中,贾家出了个三等伯。

虽说是流爵,但也是见光宗耀祖之事,值得庆贺一场,就连贾政都觉得该邀请老亲前来庆贺,不过贾珝记住了昨夜皇帝的话,便决定等过府的时候一起庆贺。

回到宁安堂,一群人围着黄历研究了半晌,愣是没找到一个好日子。

最终,贾赦一拍桌子,让贾琏和贾蓉跑一趟清虚观,问一问张道士。

得,一群人围在一起愣是没商量出来,好在贾珝并不着急,搬家过府毕竟是件大事,房子要打扫,丫鬟小厮也要挑选。

不过这些也不用贾珝操心,自有管事的处理,最后几人大眼瞪小眼,贾政回荣禧堂书房和几个清客研究诗词去了,贾赦与贾珍喝酒去了,贾珝又想起了花灯的事情,先去贾母屋内刷个脸,然后去迎春姊妹屋里,最后去林妹妹那里。

来到小院内,才知道一早宝钗便约迎春和探春一起到梦云轩找黛玉说笑去了,只有惜春由于昨晚等得太久,睡得迟了,所以刚起来,见到了小兔子花灯,惜春立刻忘记了昨晚发下的誓言,左一句「三哥哥」,右一句「三哥哥」,开心得不得了。

从抱厦厅出来,贾珝带着惜春先去了一趟李纨的院子,将给贾兰买的花灯送了过去,又说了一会儿话,接着是贾环这个小冻猫子,之后便是自己那便宜弟弟贾琮,一圈下来花了大半个时辰。

惜春像只小鸟似的,一路上叽叽喳喳对贾珝说个不停,不时发出清脆娇笑,活泼开朗精神十足。

“三哥哥,等二姐姐去你府上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着过去住两日?”

惜春听说贾珝准备让迎春在那边府上选一处院子的时候,犹豫了半晌,一脸期盼的望着贾珝。

贾珝见她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笑道:“什么住两日,你们仨都是我妹妹,同样给你也准备了一处院子。”

惜春又惊又喜,连忙问道:“真的吗?我也能选一处院子吗!”

贾珝点了她的鼻子一下,笑道:“当然,除非你不认我这个哥哥。”

惜春激动得泪水盈眶,一下子扑进了贾珝的怀中,贾珝接过入画递来的手绢给她拭去眼角溢出的泪花,笑道:“过了年你也就十岁了,大姑娘了,要是云丫头知道了又该嘲笑你了!”

“云姐姐才不会笑我呢,她自己都整日疯疯癫癫的。对了,一早老太太让人去史家接她去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要来了。”

她又挽贾珝的胳膊,撒娇道:“我不管,她们笑就让她们笑,不行,你就替我罚她们。”

贾珝哈哈一笑,“难怪下人们都说四姑娘会告状!”

惜春又羞又恼,捶了贾珝胳膊一拳道:“不理你了,我去告诉二姐姐去!”

说着向着梦云轩快步跑去。

看着惜春远去的背影,贾珝笑了笑,小姑娘如今长得非常的好,完全没有所谓的孤僻,尤氏对她也非常的照顾,每日里就是再怎么忙,晚上都会过来看看她,平日里有迎春和探春照看着,还有丫鬟陪着她玩耍,活泼有神,十分的开朗。

不多时,贾珝便走进了梦云轩,宋妈坐在院门后的回廊上做针线,见贾珝进来忙起身施礼,知道是来找姑娘们的,也不多话,伸手指向小花园。

这时,小花园内传来惜春激动的声音,“三姐姐,三哥哥说了,咱们也能随二姐姐一起住进他新得的府里,赶明儿,咱们一起去挑选院子。

不,咱们挑一间超级大的院子,咱们还住在一起。对了,林姐姐也和咱们住在一起,还有宝姐姐和云姐姐,这样咱们每天都能在一起玩了,不用像现在这样分在好几处,累死人了。”

“三哥哥人呢?”

这是探春的声音。

“在后面呢,他没我走得快。”

惜春拉着探春的胳膊嚷道:“三哥哥昨晚给咱们每人都买了花灯,可惜,因为宫里有事所以回来晚了,我那个小兔子花灯可好看了,晚上我要打着它去老太太屋内,二姐姐,你的是仙音烛,三姐姐,你的是宫灯。

对了,对了,林姐姐,三哥哥给你买的花灯是头大象,和画册上画的可像了,憨态可掬,比我的小兔子还可爱……”

黛玉瞥了瞥嘴,“有什么稀罕的,你要是喜欢,就送你了。”

惜春趴在探春肩头,笑吟吟道:“林姐姐,这好歹也是三哥哥的一份心意,你可不能这样。”

黛玉咬了一下嘴唇,狠狠瞪了她一眼,“就你话多!”

一语未了,见几人笑吟吟的看着自己,一转身,却见贾珝就站在亭子的台阶上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她的脸“腾!”地红了。

贾珝笑吟吟走进了亭子,对坐在迎春身边的宝钗点头打了声招呼,一早他就听贾政说了她的事情,她已经在礼部报名参加明年的女史选秀,也不知没了薛蟠人命官司的拖累,她能否被选上,虽说有些遗憾,但是,毕竟不能去断了人家的前程仕途。

探春看了看宝钗,又看了看黛玉,心念一闪,忽然想到什么,便对贾琦笑道:“三哥哥,你那府中可有花园,与东府会芳园相比如何?”

贾珝心中一怔,苦笑一声,“我也没去看过,并不清楚。”

探春脸上露出一丝难为情的笑意,拉过惜春兴致勃勃道:“三哥哥,自从家里来了宝姐姐和林姐姐两个才女,我们一直想开个诗社,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场地,原本打算中秋佳节趁着在天香楼过节咱们聚在一起联句赏月,谁知又下了大雨,原以为没了机会,谁成想三哥哥得了一处规制不低于两府的大宅,可不是天上掉下了的缘分,所以,我想……”

贾珝见几人眼中都透露出期盼的神色,便点头笑道:“没事,包在我身上了,老太太那里我去说。”

探春欢喜得直拍巴掌,惜春嘴一撇,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宋妈的声音,“云姑娘来了。”

话音刚落,只听一阵清脆娇笑声传来,湘云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哈哈哈,林姐姐我来了……”

她忽然看见贾珝,便拉着贾珝的手撒娇道:“三哥哥,你回来了也不知道让人去接我,气死我了,哼!”

湘云从小便生活在荣国府,是个假小子,和喜欢练武的前身关系非常好,无奈,只得苦笑道:“我回来这才几天,一直没空闲,这样,我去和表婶说,让你在这住个够,就是明年回去也行,怎么样?”

“嘻嘻!还是三哥哥对我好。”

湘云嘻嘻一笑,转身又拉着黛玉的手,“好姐姐,我想死你了,对了我作了几首诗,待会我念给你听……”

一语未了,探春便拉着宝钗过来给两人介绍,贾珝看着打闹的几人,心中的忧郁烟消云散,一下子鲜亮了起来,便拍手笑道:“好了,不要闹了,今儿老太太请东道,咱们过去吧,宝玉估计早就到了。”

“对了,还没给伯爷请安呢。”

探春笑着上来给贾珝施了一礼,“民女参见贾伯爷。”

“参见贾伯爷!”

迎春、惜春、湘云和黛玉一起拥上来笑着给贾珝见礼,就连宝钗也笑着施了一礼。

贾珝手一摆,大声道:“走,吃大户去!”

首节 上一节 20/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