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2节

此人正是这伙倭人的头领,安倍三犬,去年就是他率人屠戮了两个卫所,更是上了天佑帝必杀名单。

不仅许诺了官升三级,更是还有八千两的赏银,想想都让人兴奋不已。

按下心中的喜悦,拿着通缉令又开始找人。可惜,一直到最后都没能再有收获,暗叹一声,也许自己太贪心了。

这时,贾珝来到了一个老倭人的面前,翻看了一遍,没有,刚准备走,忽然边上的兵丁说道:“大人,小人认得他,这个倭人名叫村上野,是个流浪商人,曾到过咱们卫所,当年还没有闹倭患。”

村上野?

这个名字好熟悉,仔细想了想,不禁猛地一拍手,玛德,这个老鬼子不正是三年后一统倭国的倭国之主村上杉他老子不是。

没听说村上杉老子死在大明啊!

难道这又是蝴蝶的小翅膀?

也不知村上杉有没有一起来到浙江,不过照着战局,来了十有八九逃不出去。

要是他死了,小日子千村大战的日子还要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不过也说不准,也许这位小日子的气运之子逃了出去,或者根本不在此地。

至于是否来找自己报仇,不说数年后自己位列公侯,就目前没了村上野的财力支持,他是否能出头都是两说。

就算他家祖坟炸成渣让他再次崛起,自己也能将他塞回去重新投胎!

这就是我贾?位面之子?珝说的。

看着眼前的小日子,好似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恭喜玩家升级成功!

卧槽,这是直接从新手变成了全服三流高手了。

只有死了的小日子才是好的小日子!

想到这,心中十分舒爽,手一摆,命令道:“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跟着三爷我回去领赏!”

……

“有了这次大捷,江浙沿海最少可以平静数年!”

南直隶兵部左侍郎镇国公牛继宗的目光不在看大海,望向正在打扫的战场。

边上的浙江总兵黄一丁却是叹了口气,“如果能趁此大捷彻底肃清数十年的倭患就好了……可惜啊!”

牛继宗微微一震,也叹了一口气,这不是他们可以置喙的,这其中牵扯着太多的利益,就是天佑帝也不得不妥协。

忽然,他的目光停在了前方,那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一群卫所兵丁围了另一群卫所兵丁,被围的兵丁一个个硝烟黑面,身上军服破损,不少人还负伤,显然是刚经历过大战,这一幕来自小说群9:8,0!2:0。5,?8,5。6让牛继宗眉头微皱,正要对面色难看的黄一丁说些什么,突然被人群中一个欣长的身影吸引了,有些疑惑,这小子怎么在这里?

“大人……”

牛继宗挥手打断了黄一丁的话,“走,看看去。”

说完,快步向前走去,不一会,便来到了人群外,看着被围在中间仍旧一副你能奈老子如何的态度的少年,牛继宗笑了,跟过来的浙江总兵黄一丁愣住了,牛继宗笑着将贾珝的身份告诉了他。

黄一丁愣住了,怔望着牛继宗,好久才缓过神来,“好好地大家子弟,怎么跑到咱们这里……不缺吃,不缺用,何苦……”

“这才是将门子弟该有的样子!”

牛继宗说着望向贾珝。

这时,正举刀与人对峙的贾珝好似有所感应,目光瞥了过来,两人目光对上了!

“牛伯父!”

贾珝激动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了,顺着他的目光所有卫所兵丁都转过头去,所有的目光都惊住了,霎时间都安静了下来。

率人围困贾珝意图抢功劳的临山卫百户的目光也露出了惊愕。他虽说不清楚那个贾珝口中的牛伯父是何人,但站在此人身后的那个武将他却认识,此人正是所有卫所兵丁的顶头上司,浙江总兵黄一丁。

能让他如此恭敬对待的人,身份能低了?

想到这,心中不免后悔起来,不该听信自己的上司,临山卫千户李侃的话,希望黄一丁不要对自己处罚太重。

“这是怎么回事?”

黄一丁突然站了出来。

那百户犹疑了,怯怯地答道:“没,没什么,就是有些误会……”

黄一丁的脸刷地拉了下来,目光盯向那百户,“你是打算在这说,还是进大牢说?”

那百户虽恨死了李侃,却咬了咬牙,心一横,大声答道:“是卑职平日里嫉恨贾百户,又见他立下大功,心生贪念,这才起了强抢战功一事,卑职愿意接受处罚!”

边说边摘掉头上的头盔,单膝跪倒在地。

黄一丁望着他,当然明白此事不会这么简单。只是,那个李侃也不是善茬,出身卫所世家,背靠着本地李氏宗族,自己却不好处置,便冷笑道:“你倒是挺明白,来人,将这个目无军纪的……”

“慢着!”

牛继宗突然开口了,“此次大捷意在鼓舞江浙军民,这个时候不能有影响军心民意的事情传出去。”

说到这,瞟了面色平静的贾珝一眼,“打三十军棍即可!”

说着,又看了贾珝一眼,转身向山林边走去,贾珝立刻会意,将手中的雁翎刀交给贾福,又对黄一丁抱拳一礼,转身跟了上去。

“你小子怎么在这里?”

牛继宗没有回头。

贾珝呵呵一笑,“小子想着出来历练一番,毕竟要学以致用,总呆在神京,也没什么发展前途。”

牛继宗脚步一顿,突然叹道:“牛犇要是有你这个想法,我也就不用这么辛劳了。”

说到这,突然回过头打量着贾珝,疑惑道:“恩侯怎么有你这么一个怪胎,一点都不像,真是奇了怪了!”

听了这话,贾珝不禁心中苦笑,自己的便宜父亲贾赦一个酒色之徒,整日里饮酒作乐,还时不时娶上一房小妾,自己离京后接到贾琏的第一封家信就是说贾赦又娶了一房小妾,听说为了这件事,荣国府闹的是鸡飞狗跳,最终贾母还是没能阻止住,便宜嫡母邢夫人便被贾母给立了规矩。不仅如此,还要忍受王夫人的阴阳怪气。

按理说,贾赦作为荣国府承爵人,不该如此的不堪,最起码不应该是这样一个酒色之徒,这一切都要从四十一年前说起,那年秋天,武宗皇帝还没有落水而亡,瓦剌人入侵河套,京营节度使荣国公贾代善奉命率领京营前去支援,经过一场大战,打退了瓦剌人。

然而,贾代善的亲弟弟贾代啸却因为救他而死在了鞑靼人的冷箭下。

这件事让贾代善伤心自责,半年后,弟媳王氏产后大出血而死,留下了无父无母的贾赦,此时的贾代善已经二十七岁了。

因为之前一直在外领兵,贾代善三年前才取了保龄侯府的小姐。可惜,二人至今未有子嗣,出于对弟弟的愧疚,加上尚无子嗣,便将贾赦过继到膝下作为嫡子收养,夫妻二人对贾赦也是十分喜欢,如亲子般照顾,可造化弄人。

三年后,贾母生下了贾政,又过了两年生下了贾敏。虽说二人还是非常照顾贾赦,但终归有了自己的骨肉,还是两个,这样自然而然就无心照顾贾赦,不知后来贾赦是如何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看着贾政兄妹俩,心中失落,贾代善又忙于军务,就这么着,贾赦在一帮纨绔子弟的引诱下,渐渐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世家纨绔子弟。

八年前,贾代善宿疾复发,想着自己死后可能会家道中落,又想起贾赦的样子,不免悲从心来,想临终上一道遗折,将爵位传给读书还可以的二儿子贾政。

可惜,贾代善却忘记了一点,那就是天佑帝朱钦德的身份,他是朱棣之后唯一一个以藩王的身份继承大统的,武宗落水而亡,无子嗣,宗人府和内阁便选了仅有十二岁的藩王朱钦德进京继承大位。

这一本遗折可谓是狠狠打了天佑帝一个大耳刮子,他立刻将贾赦的身份代入到了自己的身上,愤怒之下,一道圣旨送到了荣国府,天佑帝的圣旨震惊了整个神京,荣国府还是荣国府,只是变得不一样了,爵产分家,贾赦承袭爵位,贾政继承家产。

另外,因为荣国府没有子弟从军,再加上惹恼了皇帝,贾赦最终只袭了一个一等将军的爵位,贾政被赏了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

也因此,荣国府成了满城人口中的笑话。

想到这,不由又想起之前贾赦的话,他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承袭荣国府二房,也就是贾代啸一脉的香火。

就在这时,牛继宗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说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贾珝回过神来,上前一步将自己剿灭了安倍三犬等倭人的事情慢慢告诉了牛继宗。

牛继宗慢慢转过头望向贾珝,又望向站在不远处的黄一丁,“你打算如何处理此事?”

贾珝强露出窘迫的笑容,低声说道:“全凭伯父做主。”

“小滑头!”

牛继宗微微一笑,“放心,是咱爷们的功劳谁也抢不走,黄一丁跟在咱们身后已经是捡了大便宜了,总不能小辈的军功也让他给分润了。否则,一旦传到了郡王那里,指不定会闹出多大的动静来。”

说到这里,又想了想,“你小子也不要回那个卫所了,直接跟我回江南大营,其他的事情郡王会处理好,该是你的谁也夺不去。对了,你那些兵丁也一起带走,至于他们的家眷,黄一丁会搞定。”

说完,拍了贾珝的肩膀一下,大步向黄一丁走去。

望着牛继宗远去的背影,贾珝的嘴角边露出了笑纹,这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中……

第3章神京,贾家

这次浙江大捷的捷报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内阁,最兴奋的当数内阁首辅温方言,年前的惨案使他受到了多方的压力,有各利益集团,也有文官集团内部的,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宫里的质疑。

好在打赢了,不仅打赢了,主犯、从犯的脑袋都被一起送进京来了,这下可以有个交代了。

“捷报在哪里?”

次辅张辅激动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温方言无奈,将摆放在面前的捷报推到了刚进来的张辅面前,“看看吧……”

张辅在靠窗的椅子上坐下了,仔细翻看着捷报,斩首三千八百五十三级,击沉倭船五艘,当真是大捷!

温方言:“国库没银子了!”

张辅一时愣在那里,似乎明白,放下手中捷报,目光紧紧地望着温方言。

温方言的目光转向了窗外,“陛下一直都有解决江浙倭患的心思……”

……

上书房的御案上摆放着那份浙江递来的八百里加急捷报,平铺在御案上的军报显示着天佑帝朱钦德已经看过了,内阁首辅温方言低头站在御案一侧,静等着天佑帝发话。

天佑帝背着手在殿内走了一圈,又走回御案边,望着那份捷报,缓缓道:“有了这次大捷,给江浙卫所也鼓舞了军心士气,下一仗能打不?”

温方言当然明白皇帝的意思,连忙答道:“此战,上托圣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尽忠报国是臣子的本分。”

听了这话,天佑帝愣住了,定定地望着那份捷报,在最后附着一张立功人员名单,密密麻麻写了近百人的姓名和保举的官衔!

看着这份名单,天佑帝眉间不禁一动。

首节 上一节 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