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人在红楼,开局倭寇送经验 第111节

陈瑞文、牛继宗对视了一眼,那脸立刻阴沉下来。

天佑帝瞟了他们一眼,“准。就有都察院牵头彻查此事。”

刘文彬答道:“遵旨……”默默地退到了一边。

陈瑞文和牛继宗的脸色更难看了。

此刻冯元已瘫倒在地,天佑帝厌恶的望了一眼,手一挥,“拉下去……”

这时,温方言说话了,“陛下,关于太子的提议,您看?”

天佑帝微微一笑,然后望着朱武城说道:“就这么着!”

朱武城怔了征,乎听天佑帝又说道:“既然挂了兵部尚书衔,再兼着兵库司的差事就不好了,你和首辅商议一下,看谁合适担任此职。”

此言一出,陈瑞文和牛继宗皆是一惊。

朱武城此时再也抑制不住满心的兴奋和喜悦,大声答道:“儿臣遵旨!”

……

荣国府,梨香院。

薛姨妈静坐窗前,看着外面,半晌,叹了口气。

恰好薛宝钗走进来瞧她,闻声道:“母亲这是怎么了?”

薛姨妈回头,仔细看了看女儿姣好的面容,又叹了口气,道:“你二叔刚送来了消息,梅家老爷被举荐为左佥都御史,正四品,已经在进京上任的路上了。”

宝钗听了一怔,接着说道:“这是好事啊。”

薛姨妈沉吟了一会,“你不懂,我反倒希望梅家老爷仍旧待在金陵做着六品小官……”

宝钗被薛姨妈这么一说,这才反应过来,面上闪过一抹黯色,这就是薛家尴尬的地方了,原本梅家在金陵做官,不说贾王两家的关系,单是薛家在金陵的关系都能压住梅家,可现在不一样了,正四品左佥都御史,清流言官,两家身份相差太大了,又一直没有立下婚书。一旦梅家悔婚,薛家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忽然,外面传来嘈杂声,就见莺儿跑了进来,“奶奶,前面传来消息,西府三爷又升官了,说是什么总兵官,还挂了个兵部尚书衔!”

听了这话,母女二人微微一愣。

薛姨妈站了起来,说道:“这个时候,咱们必须要去荣庆堂,今儿老太太一定高兴……”

说着,向外间走去,突然又站住,转过身来,“你去换身鲜艳的衣服,老太太喜欢……这么久了,你该看出来了,老太太和那些富贵老人不一样,不要以世俗的眼光去衡量……我去准备礼物,你快点啊!”

说完,快步走了出去。

宝钗神情落寞地「嗯」了一声,无力地坐了下来。

……

文华殿,牛继宗已经在书房里等着了。

不一会,太子朱武城走了进来,见状,忙笑道:“本宫刚去慈宁宫给皇祖母请安,太保久等了。”

未等牛继宗开口,朱武城便说道:“本宫知道太保的来意,也不瞒太保,就是你想的那样。”

牛继宗一怔,心里说道:“他这是打算摊牌了……”

朱武城见牛继宗发愣,忙笑着招呼,“有什么话,坐下说。”

牛继宗这才回过神来,忙拱手赔笑道:“刚在想淮安的事情,走神了,太子殿下见谅!”

朱武城叹了口气,端起茶喝了一口,这才说道:“太保想的应该是怎么和忠武伯解释吧?”

牛继宗也叹了口气,“殿下,不是臣偏向忠武伯,说句不中听的话,您不要生气。有些事情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要放长远了来看,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吧,您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

另外还有淮安的事情,不管次辅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思,这件事情一旦传到金陵,所有人都会以为是您的意思,这不是一件好事。”

太子朱武城没有生气,反倒是笑着问道:“您怎么知道这不是父皇的意思?”

牛继宗眼光一闪,睁大了眼定定地望着朱武城。

朱武城笑望着他,“您真以为父皇对于漕帮的谋反毫无察觉?只是中途出现了一些意外,导致布置的后手没能施展开来。

不然,朝廷会多出二三十万罪军,这样不仅大大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更是解了咱们少兵的窘迫。”

望着他的神态,牛继宗知道不是假话,心中不禁有些胆寒,好狠的帝王,这是打算借机彻底解决漕帮这个大难题,顺带着还能发上一笔横财。

朱武城瞟了眼门外,压低了声音,“再告诉太保一件事情,戴总管早就南下湖广去了,这会子应该押着漕粮进京了。”

“……”牛继宗一惊。

朱武城:“我也是才得到的消息。”

牛继宗沉默了。

朱武城站了起来,一边踱着步子,一边说道:“父皇已经同意了王子腾的建议,待南镇抚司的探子从扎卜罕河传回确切的消息,就正式对瓦剌人用兵!

趁着瓦剌人与鞑靼、朵颜联军在和林对峙之机,大军直捣瓦剌王庭,让朱厚泽成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牛继宗心中一紧,“王子腾行吗?!”

朱武城走到牛继宗身边停下了,淡淡道:“本宫替他从山海关、蓟州镇各调了一万精骑,榆林镇总兵保龄侯史鼐和大同总兵襄阳伯王斌将作为他的副手。如果这样还不能成事,那他王子腾就不用回来了。”

牛继宗听得眼睛都大了,暗道:“这王子腾哪来的这么大魅力,竟能得皇帝和太子如此栽培!”

朱武城先瞟了一眼牛继宗,接着说道:“希望本宫没有看错人!”

……

来到金陵之后,贾珝是彻底清闲下来,祭拜了先祖,第二天一早,贾珝便带着黛玉一起去了栖霞山,一起去栖霞寺走了走,又去看了看桃花。

虽说好些花已经谢了,但黛玉依然十分开心,一路上欢快的笑声不断在马车中回荡。

“三爷,这是甄家大爷让人送来的。”

将黛玉送回了巡抚衙门,贾珝刚回到荣国府,金彩便捧着个帖子出现在了门口。

“进来吧……”

贾珝放下手中茶碗,抬起头看着金彩说道。

闻言,金彩慢步走了进来,将帖子放在了书案上。

拿起帖子细细打量了一番,啧啧称赞,这个甄应嘉姿态放得如此之低,肯定不是好事。

又见金彩谨慎小心的样子,“你告诉甄家的人,帖子本帅收下了,只是最近身子不适,到时候定会递上帖子拜访的。”

“是……”

说完,恭敬地躬身行了一礼,才小心翼翼地退了下去。

不知为何,此次南下,金彩从第一日见到自己,就是如此小心谨慎的样子,原本以为是做了什么错事,心虚了,结果问了贾贵,说没问题,说了他几次,反而更加小心起来,只能作罢。

“三爷,这是镇守府送来的。”

这时,贾福走了进来,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什么人送来的?”

贾珝一怔。

贾福:“回三爷,是钱总管的心腹,见过几次。”

贾珝接过信默默地看着,看着看着,脸上露出了不快,这个老太监的胃口是越来越大了,一张嘴就是五万两,不过看着信中的内容,还不算太黑心,钱峰在信中说了两件事:一件是皇帝给他送来了一道密旨,让他将这些年收集的南直隶的情报给送进京。

特别是南直隶各地官员贪赃枉法的罪证,看来皇帝这是打算吃完饭砸锅,顺手将南直隶也掌握在手中。

另一件事与自己有关,说的是贾雨村。呵呵,这么快就傍上了太子朱武城的大腿,真是个利欲熏心的人。

嗯,就不知道他能走到哪一步,或许,自己该推上一把,让他到神京去,将他放在南直隶终归是个祸害!

想到这,瞟了贾福一眼。

贾福转身将窗边的蜡烛取了过来,点燃了。

贾珝默默地看了那封信两眼,拿起那封信往烛火上伸去,信燃了起来,飘在地上,渐渐化成了一片纸灰。

也不知过了多久,贾珝叹了口气,“叫贾贵来见我。”

第137章王子腾兵败

由于鞑靼人的崛起,瓦剌人失去了杭爱山以北的牧场,更是迁徙到了扎卜罕河流域,以躲避鞑靼人的锋芒,老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许是天意,距离瓦剌将王庭迁徙到扎卜罕河正好三十年,在新任汗王朱厚泽的带领下,瓦剌人不仅重新夺回了杭爱山以北的牧场,更是一度打到鞑靼的王庭忽兰忽失温。

在所有瓦剌人的眼中,瓦剌重新一统草原指日可待,然后重现先祖荣光,杀入中原。

这次瓦剌与鞑靼、朵颜联军在和林的大战,王庭附近所有部落的精锐都被抽掉一空,只有王庭还有着一万精骑,没有人相信明军敢孤军深入袭击他们的王庭驻地。

天已近黄昏,扎卜罕河流域,一处无名湖泊,十几名衣衫褴褛的汉人女奴正在驱赶羊群,湖边还有几名女奴正在打水,准备给瓦剌主人做饭。

这些汉人女子都是被瓦剌人掳掠来的,她们的家人都被破关而入的瓦剌人杀死了。而她们则被分配给瓦剌头人为奴,过着艰难的日子。

“听说李大叔一家都被殉葬了,哎!也许明日咱们就会去见他们去了。”

“是啊!听说和林那边打得可惨烈了,隔壁头人都战死了。”

“死得好!要是大明这个时候参战就好了,也许咱们还有机会回到故乡去看看,就是立马死掉也心安了。”

“小柳儿,你就别做梦了,从来只有草原打咱们,什么时候咱们敢派兵……”

“你,你,你看那边……”

那名被称为小柳儿的汉女死死抓住她的手臂,指着远处喊道。

这时,远方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前方大道上黄尘滚滚,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向这边疾驰而来。

“快跑!是鞑靼人杀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11/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开局在罗马帝国登基

下一篇: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我老爹是叫门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