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第41节
朱祁镇眉头微微一皱,再次询问道:“胡爱卿,你需要直接回答朕的问题,若是突然出现一只大军包围这座城池,应该如何及时救援?”
接着,朱祁镇顿了一顿,提示道:“这个敌人,朕并不是指瓦剌人是否能彻底被同化,是否将会可能会反叛,这点朕并不担心,朕口中的敌人,是指更远处的红毛子。”
“未雨绸缪,不可不防,胡爱卿明白吗?”
朱祁镇乃是穿越之人,目光自然比这些臣子放得更加长远。
历史上,百年之后,红毛子可是与康熙帝大战过,也在清朝末年趁机进军华夏,侵占过上百万平方公里的疆土。
朱祁镇要让他的大明,千秋万代的传下去!
自然要考虑种种潜在的危机。
“启奏陛下,微臣建议,可以在大同府与这座边关重镇之间,每隔数百里便建立一座小城。”
“一来,此举可以自汉朝张骞以来,再开辟出一条丝绸之路,可以与西域诸国进行商业交流,使之经济繁荣。”
“二来,这条线上的那些小城,相隔两三百里,可以作为驿站之用,使之成为边关重镇的枢纽,为边关重镇提供物资,军械等。”
“我大明帝国的茶叶,丝绸等等物品,是西域诸国梦寐以求的东西,朝廷可对西域诸国收取关税,这些关税收入,足以维持那些小城镇与草原大城池正常,并不需要朝廷每年都拨付银两救济。”
就在胡宗宪被皇帝问得哑口无言之时,内阁首辅严嵩站了出来,为自己的得意门生解围,为皇帝出谋划策。
胡宗宪之才,作为边疆大吏,治理一地,统兵作战,保境安民,这些都绰绰有余。
不过,若论如何治理天下,十个胡宗宪,也不急他的老师严嵩。
这个八十岁的老头,白发苍苍,通常都是一副眯眯眼,似乎已经老态龙钟,廉颇不能饭了,但其实姜还是老的辣,早就猜到了皇帝召见他们要问的问题。
此刻,严嵩胸有城府,对答如流。
对于边关建设的各种困难,他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
“陛下,严阁老所言,确实可行,臣请陛下采纳。”
听到严嵩的回答,于谦简直有些叹服。
世人皆说严嵩是头老狐狸,执掌内阁,把持朝政二十年,贪污受贿,任人唯亲,不是个好东西,但严嵩之才,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够相提并论?
朱祁镇同样如此,听完严嵩的谋划后,原本凝重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
有如此经营天下之大才辅佐,他这个皇帝,当起来就要轻松很多。
“好,不错!”
“严阁老果然胸有锦绣,才华完全不输于汉朝的萧何,唐朝的房杜,内阁由你持掌,朕完全可以安心,爱卿就是朕的管仲啊。”
朱祁镇龙颜大悦,当即道:“来人,笔墨伺候,朕为此城赐名!”
闻言,魏忠贤立刻招呼几个小太监,在龙案上铺上宣纸,他亲自为皇帝磨砚。
朱祁镇站起身来,兴致大起,提起狼毫,挥墨入纸。
“草原雄城,此处险要,北拒红毛蛮,内镇元蒙奴,为大明帝国第十座边关重镇,设立都督府,朕为之赐名……”
朱祁镇顿了一顿,思量片刻,挥毫泼墨:“镇北城!”
镇北城!
三个大字笔走龙蛇,恣意狂妄的出现在了宣纸之上,君王唯我独尊的霸气,大国帝国的厚重,种种气息,铺面而至。
之后,朱祁镇又为之题词。
大明镇北地,天下第一关!
见到朱祁镇的赐名和题词,内阁首辅严嵩,兵部尚书于谦,大同府总兵胡宗宪,三人皆是豪迈之情顿生,心中激荡莫名。
“陛下之字,真可谓君王临九天,王者气概,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之气势,皆是跃然于宣纸之上,真是恐怖如斯!”
严嵩捋了捋拂须,口中不断赞叹。
严嵩和于谦也是喜好舞弄墨,两人都写的一好字,现在看到朱祁镇的字,他们感觉陛下字里行间充斥着大国威仪,厚重沉稳而不失王者霸气。
二人皆是不断点头称赞。
“镇北城深入大漠,矗立草原,是我大明帝国不可或缺的屏障,朕再追加一千万两白银,用于城池建造,一定要将此城建造得宏伟,建造得易守难攻。”
朱祁镇颁布旨意:“至于同西域诸国的贸易,就有内阁全权来处理吧。”
现在,朱祁镇可谓财大气粗,手中掌握有五千多万白银,大明钱庄创立之后,银子更是会源源不断,足够他任意挥霍。
等到镇北城顺利建成之后,大明帝国的疆土,不但将增加五分之一。
而且,大明帝国缺少战马的尴尬局面,将会彻底解决。
关税是商业税的一种,而且是最重要的税种,户部对大明商人都收一成之税,对西域商人必须收成税才行……
朱祁镇为这座边关重镇取名之后,又同内阁首辅严嵩商议了提升大明官吏俸禄的具体办法。
现在大明官吏的俸禄,还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时代的俸禄制度,将近一百年,都没有改变过。
几十年来物价上涨。
显然,那个时代的俸禄延续到了现在,已经不再适用了。
听了朱祁镇的话,严嵩拱手道:“启禀陛下,臣出宫之后,立刻召集内阁商议俸禄制度之事,陛下请放心,臣一定在三日之内,给陛下一个完善的俸禄制度。”
“如此,有劳严阁老,让你多多费心了。”
朱祁镇握着这个老人的手,轻轻拍了拍。
“陛下交代的事情,臣岂敢懈怠,何惜这幅老迈的残躯?”
闻言,严嵩立刻神情激动,站起身来,一双睡意朦胧的眼睛,罕见的瞪大了起来。
朱祁镇又对三人交代了几句之后,内阁首辅严嵩,兵部尚书于谦,大同府总兵胡宗宪,三人方才领旨出宫。
严嵩等人刚刚离去,慈宁宫的太监与宫女就依次进入了乾清宫,他们的里捧着各种滋补的东西。
“陛下,太后娘娘让老奴给陛下端来一碗千年人参汤,一碗天山雪莲茶,一碗鹿茸莲子粥,让陛下补补龙体,太后娘娘特意嘱咐老奴,一定要看着陛下喝下去。”
慈宁宫的一个老得没有几颗牙齿的老太监招招手。
身后的几名宫女,款款走来,每人手中都端着一着补品。
看着面前的千年人参汤,天山雪莲茶,鹿茸莲子粥,朱祁镇不禁微微感慨,太后未免太小题大做了吧?
朕不就是宠幸了一个妃子,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吗?
第四十章 朕的神龙号,何时能下海?
乾清宫,宣政殿。
朱祁镇端坐九五,登临朝堂。
文武百官三跪九叩,高呼陛下万年。
兵部尚书于谦手持象牙简,走出朝班,拱手道:“启奏陛下,福建抚远将军郑成功,奉旨来京,此刻正在殿外侯旨。”
“宣郑成功入殿觐见。”
听到于谦的禀报,朱祁镇的脸上浮出几分欣喜之色。
任命郑成功为海军总督之后,大明无敌海军的训练和建设,就可以正式提上日程。
“宣福建抚远将军郑成功入殿曹见。”
魏忠贤一甩佛尘,高声宣喝。
入京之后,郑成功沐浴更衣,在驿站休息一宿之后,今日五更时分,便早早的在午门外侯旨。
郑成功是福建抚远将军,官衔六品,负责训练海兵,建造海防,打击海盗,防止倭寇进犯。
大明帝国,自从开国以来,便施行禁海令。
不过,朱元璋颁布禁海令,只是军事政策。
大明帝国开国之初,陈友谅、张士诚败于朱元璋之手,不少部将率领残部,逃往海岛,成为海贼,祸国殃民。
然而,对于当时的大明帝国而言,最主要的威胁,仍然是逃亡草原的元朝残部。
所以,朱元璋为了稳定东南沿海,才颁布禁海令。
集中大明帝国的优势兵力,放在北部边疆,防卫和追剿草原蛮族。
明成祖永乐一朝,朱棣曾经五次御驾亲征,一直打到斡难河,北方大局稳定,草原蛮族无力反抗,选择臣服。
与此同时,朱棣将目光放在海上,禁海令随之名存实亡,郑和率领大明水师,七次南下西洋,开辟出一条海上贸易通道。
表面上,的确铸造了永乐一朝的辉煌。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受限于时代的认知,永乐一朝间,并没有设立完善的海关商税制度。
导致朝堂打下的胜利果实,被走私的海商和世家大族窃取,海上贸易的利益,落入到海商和世家大族的口袋之中。
而大明帝国来自海上的贸易,入不敷出!
因此,永乐一朝之后,朝堂之中,支持禁海令的声音再次抬头,导致朱祁镇的爷爷和父亲两朝,皆是施行禁海令。
军舰荒废,海师形同虚设。
而已经尝到甜头的海商和世家大族,不得不大兴走私,甚至不惜成为海盗。
有商行商,无商行盗。
朱祁镇作为穿越者,自然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
上一篇:大秦:我,假死十年,被金榜曝光
下一篇:一退二十年,传授曹公公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