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434节

长安城城门处的守卫想到刚才听到的捷报,顿时瞪大了眼睛,眼中充满了震惊之色。

朱雀大街非常的热闹,人来人往,异常的繁荣。

突然有一人骑着战马以极快的速度在朱雀大街上疾驰而过,一边疾驰还在一边大喊。

“前线大捷!”

“吴王殿下连战连捷,攻城略地,歼敌21万人!”

由于战马的速度太快,大家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

但即便如此,那传令兵说的话还是让朱雀大街上的百姓们沸腾了起来!

“吴王殿下在高句丽打胜仗了?”

“吴王殿下果然文武双全!”

“歼敌21万人?吴王殿下太厉害了!”

“真想知道具体的过程和详细的战报啊!”

“明天报纸上应该会刊登吧?”

“对对对,就等着明天的报纸了。”

大家听到这个捷报后,全都高兴的讨论了起来。

这次远征高句丽对于大唐来说可是一件大事。

皇帝陛下御驾亲征,而且发布了讨贼檄文,很多人都非常关注这次的战争。

毕竟前隋可是连续三次远征高句丽都失败了,大唐这次远征高句丽,也不知道怎么样。

之前一直没有战报传回来,大家心中还是有些紧张的。

现在总算是有消息传回来了,而且还是捷报,大家自然非常高兴了。

而且大家非常喜欢的吴王殿下在战场上立下大功,歼敌21万敌军,这实在是太厉害了!

一时间,李恪在长安城百姓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文能写出千古名篇,武能立下歼敌无数!

文武双全的李恪,在长安城百姓心目中绝对是完美的下一任皇帝人选。

民间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越来越火爆,但得知的信息有限,一些细节和详细的战报也不知道。

所以大家都在期待明天的报纸,报纸上肯定会刊登详细的战报。

而此时,八百里加急也送到了皇宫之中。

之前是直接送到甘露殿中,但现在是李承乾监国,自然是送到了太子东宫之中。

李承乾正在处理政务,同时心中也在期待前线的战报。

他旁边则是房玄龄、魏征、萧禹、长孙无忌等人,帮助他处理一些事务。

“启禀太子,有前线传来的八百里加急!”

很快,东宫有人进来禀报了这个消息。

“快传!”

闻言,东宫书房内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当即精神一振。

李承乾十分期待这份战报,他想要看看里面有没有他想看到的信息。

比如,李恪在海上与高句丽水军舰队相遇后,是不是吃瘪了?

要知道李世民可是御驾亲征了,要是李恪在海上吃瘪了,那李世民肯定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一想到李恪在李世民眼前丢脸的样子,李承乾心中就一阵高兴。

以及,他希望前线战事不顺,最好能多打一段时间。

因为这段时间的监国太子当下来,他开始享受这种行使天子之权的体验了。

他不想这种体验怎么快结束,他还想多监国一段时间。

所以,前线的战事越焦灼,那李世民就越晚回来,他就能多监国一段时间。

至于房玄龄、魏征和萧禹等人,则是想要看到好消息。

毕竟,对于大唐来说打仗也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消耗物资的。

虽说现在的大唐物资丰富了许多,也比之前更富裕了。

但打仗消耗还是太大了,打的越久对朝廷财政以及物资的消耗就越大。

所以,能早点结束战争,对于大唐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传令兵来到了书房里,先是向李承乾等人行礼,然后便将战报呈了上来。

东宫一人接过战报,然后便开始念了起来。

“吴王李恪率扬州水军、神机营、登州水军于登州出发前往卑沙城,于海上遭遇7艘战船,5万水军组成的庞大水军舰队!”

东宫那人当即大声的念起了战报。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和长孙无忌二人并不意外,甚至心中开始期待了起来,想知道这一仗的结果。

而房玄龄、萧禹和魏征三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则是眉头微皱。

“此战,吴王殿下率军全歼敌军舰队5万人,我军无一人伤亡!”

东宫那人随即继续念道,一边念,眼睛之中也满是不可置信。

而听到他念出来的战报后,东宫书房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PS:第五更!.

第302章 百姓们沸腾了!希望李恪当太子!

李承乾心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感。

他觉得自己恐怕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下去了。

虽然他目前为止在监国以及处理各种大小政务这一块做的还很不错。

但这和李恪在高句丽战场上的大展神威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之前他和李恪在朝堂之上的两次正面交锋,他都输了。

本以为这次可以在侧面交锋中扳回一城,但现在看完战报之后,他心中也知道彻底没戏了。

这一次,还是李恪胜了,而且还是大胜特胜!

以李恪如今在高句丽战场上立下的战功,不管他做出什么成绩都没用了。

他都能预想到,只要等到大军班师回朝,他的太子生涯恐怕就到头了。

所以,他绝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幕发生,他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做足准备!

这段监国的日子,已经让他习惯了执掌天子之权的日子。

这种滋味让他非常沉迷,他绝对不愿意失去这种地位,所以,他必须要采取一些冒险的计划了。

长孙无忌听完这个战报之后,一颗心同样沉到了谷底。

李承乾都能想到的事,他自然也能想到。

或许,李承乾这次的太子之位怕是真的很难保住了。

就算这一次保住了太子之位,那要用多少东西来交易?

皇后之位?李恪自身的权势地位?再加上多少政治资本?

甚至连长孙皇后仅剩的一些情面和感情,恐怕都要消耗完。

付出如此多的代价,才有可能保住这个太子之位。

但这一次就算保住了,那下一次可没资本交换了啊!

一时间,长孙无忌不由有些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下去了。

至于房玄龄、萧禹和魏征三人,在听完战报,尤其是李恪大军已经快要与侯君集大军会合,攻占盖牟城之后,脸上都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他们三人,毫无疑问是妥妥的偏向李恪那一派的。

房玄龄自不必说,他夫人跟着李恪做生意,现在已经赚麻了!

而且他本身就非常欣赏和认可李恪的才华和能力。

萧禹嘛,萧皇后都表态了,他自然是听从姐姐的意思。

再说了,以他这么长时间的观察下来,发现李恪的确更适合当皇帝,能力和才华都比李承乾更强。

至于魏征,自从去了一趟扬州,与李恪有了那个赌约后,他就靠向了李恪这边。

最主要的是,他们三人这段时间按照李世民的嘱托,帮助李承乾处理大小事务。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第一次深度了解了李承乾的能力。

不能说差,但确实很一般,没有什么亮点和灵性。

如果没有人竞争的话,那李承乾可能会是一个合格的太子。

首节 上一节 434/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