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399节

然后发掘有天赋的,聪明的孩子,之后将其聚集到扬州城的官学来上学。

这样就能集中资源培养出一批种子出来。

而他们也会在各地官学继续教书,一个官学一人,但最多也就20所官学。

“暂时就先这样5.9吧,慢慢来,急不得。”

李恪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在接下来继续培养教书先生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第二天。

大唐日报照常发行,只不过今天的大唐日报刊登了一则让大家很感兴趣的新闻。

“吴王殿下在官学中新加了三门学科,吴王殿下称这三门学科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四书五经!”

“目前已有20位教书先生前往各个官学教书,将会为大唐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为大唐做贡献!”

“新的三门学科为《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学科应用很广,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人才需求。”

“这三门学科只要学有所成,将来的出路要比读四书五经更好,并且未来的科举也会加入这三门学科!”

“同时在民间征集对算学等感兴趣的人才,可以进入大都督府亲自接受吴王殿下的教导,从而成为教书先生,教导学生。”

大家看完或者听完大唐日报上的新闻后,不由非常的惊讶与震惊。

这三门除了数学和算学相似外,物理和化学都是闻所未闻的学科。

而吴王殿下竟然说这三门学科如果学有所成的话,前途竟然比学四书五经还要更好?

这个消息简直犹如一枚重磅炸弹在大家心中轰然炸开一般,对大家的认知冲击太大了!

PS:第一更!.

第279章 准备征战!薛仁贵来报到?

四书五经在大家心中,一直都是圣贤书!

精通四书五经之人,便能在科举取得好成绩,然后成为朝廷官吏,拥有好的前途。

这是大唐百姓心中一直以来的认知,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可现在吴王殿下却说这三门新学科的前途完全不比四书五经差,甚至还要更好!

这自然对他们原有的世界观和认知观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此感到震惊且不敢相信。

但这又是吴王殿下所说,并且在大唐日报上刊登,所以大家即便感到很不可置信,但却只能强迫自己去接受和相信这件事。

“这三门新学科真的能比四书五经更有前途吗?”

“应该是吧?吴王殿下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吴王殿下说了,今后科举也会考这三门学科,那自然是能获得好的前途。”

“吴王殿下来扬州之前可是礼部尚书,肯定能在科举这件事上说得上话,殿下说科举会考这三门,就肯定会考!”

“是的,我没文化,但我知道跟着殿下走准没错!”

“竟然还招对数学物理化学有研究有天赋的人去大都督府学习,由吴王殿下亲自培训,成为教书先生,这太吸引人了!”

“是啊,能成为教书先生的话,那也是个好前程!”

大家略微平复了一下震撼的内心后,便针对此事热议了起来。

出于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打下的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都无比信任他。

所以除了一开始的惊讶之后,大家都慢慢在尝试接受和理解这三门新的学科。

虽然还是不懂这三门学科到底学什么东西,但却已经认为这三门学科确实可21以和四书五经相比了。

这其实非常重要,起码在大家心中将这三门学科的地位抬升到了和四书五经一样高的程度。

这样,他们就不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这三门学科。

毕竟,如果他们不认可这三门学科的话,肯定会认为学习这三门学科就是在浪费时间。

不如将时间用在学习四书五经上,那孩子肯定是听父母的话,到时候肯定会对学子们学习这三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如果父母支持,甚至鼓励孩子去努力学习这三门学科,那可是能够极大的促进这三门学科的发展。

所以这也是李恪为什么专门在报纸上刊登这则新闻的原因之一。

就是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帮助这三门学科进行推广。

这是在民间,而在20所官学里,已经有学子开始学习数学了。

当然了,一开始肯定是先从阿拉伯数字开始学起。

不过现在肯定不叫阿拉伯数字了,而是改为叫‘吴王数字’。

总之,不管是什么,全部往他身上靠就行了。

这个数字就是他吴王李恪发明的,不止是这些数字,还有各种字母,也是他发明的!

古有孔子开创儒学,今有吴王开创数理化!

这种能够帮他提升巨大名望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扬州和苏州两地所有的学子,心中对李恪都是无比感激的。

因为不管是他们自己了解的,还是父母时常教导的,亦或是先生经常说起的。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能够有机会上学,全都是吴王殿下的功劳!

如果没有吴王殿下,现在他们根本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坐在如此宽敞明亮的官学里读书。

现在不知道在哪里的泥土堆里玩的满脸灰尘呢。

所以,当他们得知李恪要大家学习这三门新学科,并且急需这三门学科的人才后,心中都纷纷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这三门学科,然后学有所成后为吴王殿下效力!

于是,根本不需要教书先生多说什么,大家就翻开了今天新发放的数学书,然后认真的听着先生讲了起来。

虽然一开始对这些数字不太适应,但大家平时也在纸钱上见过,所以接受起来倒也快。

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当中来。

年纪小一些的,学习进度稍微慢一点,年纪大一些的,学习的进度则稍微快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而且教书先生也在按照李恪所说的,在学子中寻找数学方面有天赋,以及头脑聪明的人。

总之,三门新的学科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有了很高的热度,很多人都在讨论。

其中不乏一些有天赋,平时对这些方面有研究的人,纷纷来到了大都督府报名。

之前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研究,但却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被视为奇技淫巧,偏门小道。

但是现在,吴王殿下在报纸上宣布这是三门新的学科,未来可以参加科举,丝毫不逊色于四书五经的学科!

这自然让他们感觉自己会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了价值。

于是纷纷来到大都督府,想要得到吴王殿下的亲自培训,最后不管是成为教书先生,还是走科举之道,又或者是在李恪手下做事都是极好的。

对于这些报名的,李恪自然也对他们进行了笔试和面试。

通过笔试和面试,李恪还真发掘了不少的人才!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

在发现这些人才的时候,李恪不由有些惊喜。

这的的确确是意外之喜。

将符合要求的人收进了大都督府,然后便给他们发放了教材,让他们再系统性的学习一下。

之前他们的研究都是比较零散的,而且也不是很完善和全面。

现在就是让他们根据教科书,好好的从头学习和梳理一遍。

反正他们的基础很好,学起来也快。

就这样,学子们在官学里学习,这些民间的人才则在大都督府里学习。

这些民间的人才经过系统的学习过后,就能迅速成为有资格教书的先生。

从而能大大的改善目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

不仅如此,除了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招人才之外,还通过报纸的影响力,逐渐将招这三门学科人才的消息传到了更远处。

相信今后还会有一些人从外地来到扬州大都督府的。

总之,现在已经按照他的规划,都走上了正轨。

接下来就是慢慢的发展了。

等到这些事情走上正轨后,登州和泉州的两艘盖伦船也停靠在了扬州水军的码头。

李恪亲自来到了水军码头,亲眼看到了这两艘盖伦船入编。

“不错,尽快安装火炮,然后四艘盖伦船展开集训。”

李恪点了点头,对码头上停靠着的四艘巨船非常满意。

登州和泉州的两艘盖伦船,和扬州造船厂下水的第二艘盖伦船一模一样,都是能装50门火炮的。

火力相比起第一艘盖伦船而言,要大了一些。

首节 上一节 399/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