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381节

“谁知道这个产量有没有说的这么高呢?”

“确实,谁爱去谁去,这种子狗都不种。”

“我也是这么想的。”

大家看完报纸后,顿时既震惊又不敢相信的热议了起来。

基本所有人都被这个夸张的产量给深深的震撼到了。

相比起现在的产量直接翻了4倍!

当然了,种子的价格也贵了很多,如果种植10亩地的话,仅仅种子就需要花费2贯了,成本还是很高的。

但是相比起这种子的亩产量来说,还是非常划算的。

并且,成熟后收成的粮食还可以直接卖给大都督府,价格比市场价还高5%,可以说还是很令人放心的。

再加上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的名望和口碑,大家也相信李恪不会乱说,这个产量肯定是没问题的。

按理说,大家应该对这两款种子趋之如骛,十分追捧才对。

但大家看完报纸后,却对这两款种子表现出兴趣缺缺的样子,并且还对这两款高产粮食种子很是不屑。

有人觉得报纸上说的还是不错的,于是便想着可以尝试一下。

比如原本家里有10亩地,拿出5亩来种植这新的高产粮食种子,这样就算亏也损失不了多少。

于是,当他们兴致冲冲的来到官府门口登记的时候,却直接傻眼了!

因为,此时官府门口早就已经人山人海,排起了一条条长队,如同数条长龙一般。

而他们还注意到,刚才那些对这两款种子兴趣缺缺,很是不屑的人,竟然排在队伍的最前面!

直到此时,他们才算明白,这些人刚才原来是在故意迷惑大家,自己早就跑到官府这里来排队抢种子了!

嘴上喊着狗都不种,实际心里却是大喊真香!

“这些狗日的,真不要脸!”

“这帮杀千刀的,不讲武德啊!”

顿时,这些人忍不住骂骂咧咧的,脸色无比难看!

PS:第四更!.

第267章 萧禹建议!杨妃掌皇后之权!

他们刚才还真被这些人给迷惑了,导致他们还犹豫了片刻。

最后还是想着吴王殿下肯定不会骗人,于是才来官府这里买点种子回去实验实验的。

结果完全就是这些人为了抢到种子,故意说这些不屑的话,想要减少竞争力,以求能够买到更多的种子!

他们可以说上了一个大当!

听到这些人骂骂咧咧的声音,那些人则一脸不在意。

自己傻还怪别人?

吴王殿下是什么人物?

既然都在报纸上刊登了,那这些信息肯定都是真的啊,还需要用脑子想吗?

没看到报纸上说了,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吗~?

那不得想点手段,怎么能抢到有限的高产-粮食种子呢?

这件事不能怪他们,只能怪这些人对吴王殿下的话还不够信任。

反正他们是相信李恪所说的任何一句话的,既然在报纸上都刊登了,这件事就必然是真的。

面对如此高产量的粮食种子,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买就完事了!

按照吴王殿下所说的产量,只要把自家土地都种植这种高产的种子,产量翻个4倍绝对没问题。

虽然种子的花费比以前多了不少,但是产量却是之前的4倍,一季是4倍,一年两季那就是足足8倍!

而且吴王殿下还承诺,大都督府会按照超出市场价5%的价格来收粮食。

这样算下来,一年种植粮食的收入要比之前翻了8倍都不止。

8倍于现在的收入,这如何不让他们激动和疯狂?

不赶紧去官府门口等着登记买种子,还搁那发呆犹豫啥呢?

扬州和苏州负责农事的衙门门口全都排满了人。

由于种子数量有限,再加上为了今后推广考虑,所以每个人能买到的种子数量也有限。

毕竟买到的人越多,就有越多的人能种植这个高产粮食种子。

首先可以积累种植这个种植的经验和技术,其次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到这种粮食种子的高产!

这样一来,等到下一季的时候,恐怕都不用李恪宣传了,民间自然就口口相传,全都想要种植这个种子了。

至于种子的售价,纯粹是象征意义的收取。

李恪之所以定个20文每斤的售价,主要就是怕如果售价太便宜,有人把种子带回去当成口粮给吃了。

20文每斤的种子,应该没人会当成口粮了吧?

毕竟有这个钱,拿去买米都能买不少了。

种子都卖完之后,便有来自大都督府的技术人员下乡,深入到各个村子里,告诉大家要如何培育秧苗等等。

基本方式其实都差不多,所以教起来也很快,基本只需要说一遍,种地多年的农户们自然就明白了。

接下来,扬州和苏州便开启了今年的春耕。

现在大家耕地都是清一色的曲辕犁,灌溉都是清一色的筒车。

利用扬州和苏州两地发达的水系,灌溉耕地的效率非常之高。

耕地之后便是将培育发芽的种子撒到了田间,然后等待其成长为秧苗。

这个生长周期大概二十多天的样子,二十多天之后就可以插秧了。

大家也都很期待,这个新种子能带来多大的惊喜。

在这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各地也都发生了一些事情。

首先是登州和泉州纺织工坊,他们收到了来自扬州运过去的几台蒸汽机以及几名技术人员。

一开始他们还不知道这个沉重庞大的铁疙瘩是什么玩意儿,有什么用。

但当从扬州来的技术人员,指导当地的工匠完成了对纺织工坊的改造,并且给蒸汽机烧开水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一根根悬挂在头顶的传动轴完全自动的转动着,并且通过一根根皮带,带动着纺纱机和织布机飞速工作。

这让第一次见到这种纺纱和织布场景的工匠和女工们,直接看傻了。

尤其是当从技术人员口中得知,这玩意只要保持烧开水的状态,可以永远不停歇之后,更是感到不可思议。

至于得知有了蒸汽机的加持,扬州纺纱工坊和纺织工坊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三百倍之后,他们整个人都彻底麻木了。

他们看向工坊里一个人都没有,但却在不断的快速工作着的纺纱机和织布机,简直像是在看神迹一样。

就连李愔和李祐二人都收到消息,专门来到了工坊里观看这一幕。

“三哥说这是神器,现在看来简直一点都不为过!”

“太恐怖了!”

李愔和李祐二人也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

以他们的认知,是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现象的。

根本不懂蒸汽机为什么能够仅仅凭借烧开水就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也不懂为什么这些纺纱机和织布机能不需要人工,就能如此快速且不停歇的工作。

但他们在看到这一幕后,心中对李恪的钦佩与敬畏则是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李恪在他们心中,已经是神一般的人物了。

难怪之前从扬州那边传来消息,布匹的价格全部都降了一半。

之前他们还不知道李恪到底是怎么想的,但现在他们已经全明白了。

三百倍的生产效率,这成本将会降低到何种程度?

即便降低一半的售价,利润依然会非常高,而且还能让百姓们买到便宜的布匹。

而且,根据李恪让那些技术人员捎带来的消息,让他们在纺纱工坊和织布工坊都全面进入工业化之后,也将布匹的售价降低一半。

对于这个命令,他们自然是严格遵守的。

在纺纱工坊和织布工坊都步入正轨后,就召集了两地的代理商,开始说这个事了。

这些代理商也是他们来了登州和泉州之后,按照李恪的计划,在本地找的一些实力强劲的商人。

通过组建商会和拍卖代理权的方式,控制的一个巨大的销售网络。

一个覆盖北方,一个覆盖南方。

通过这些商人,便可以将便宜且巨量的布匹卖到北方和南方大部分地区。

首节 上一节 381/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