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368节

随后,李恪与二人又聊了一会儿之后,二人便心满意足的从吴王府离开了。

看到二人离开后,李恪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

从今以后,他的影响力将扩大到刑部和吏部之中。

六部已尽在他的影响范围之内,而三省中的中书省中书令萧禹是他这边的,尚书省左仆射房玄龄也是他这边的。

尚书省左仆射已经是最大官职了,因为尚书令是李世民登基前担任的职务,李世民登基后,便没人能够担任这个职务。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尚书令。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就是尚书省最大的,但尚书省右仆射是长孙无忌。

所以他的影响力只能说能扩大到尚书省,但绝对做不到像六部这般强大。

至于门下省,门下省目前的侍中是魏征,而李恪还没与魏征有过交流,所以并未拿下魏征。

或许得找个机会和魏征交流交流。

总之,在朝廷各个重要的部门,他的影响力都非常大了。

至于在军中,那更是他的主场。

他交好的那一批人,哪个不是开国猛将?

可以说,他现在背后的势力这么算下来的话,还真的不容小觑了!

如果他是太子,那么他这个太子之位真的稳如泰山!

但他目前还只是亲王,所以还需要继续努力。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长安城变得忙碌起来了。

因为李世民已经说了要御驾亲征,各个部门之间都在进行备战,准备着各种物资。

李恪因为工作地在扬州,所以在长安城他反而闲了下来。

闲下来的时候,他便进宫看看杨妃,然后带着家人到大街上逛一逛。

他发现经过这段时间的发酵,银行和纸钱在长安城彻底被老百姓们接受了。

李恪看到大街上大街买东西基本用的都是纸钱了,之前那又重冬天又冰凉的铜钱,早就存到银行里去了。

而且他看到很多外邦商人使用的也是纸钱,这让李恪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这些商人带着商品和纸钱回到自己的国家后,自然会将纸钱的口碑给传开。

到时候,在外邦发行纸钱也就顺利多了。

之后他又去到了他名下的皇庄视察了一下。

这里储备了大量的种子,马上就春耕,李恪打算让这些种子再生长一季作为种子。

下一季就正式开始分发给老百姓们去种植。

一年两季的话,上半年一季做种,下半年那一季就正式开始种植!

等到那个时候,他从现代带过来的高产种子,将在大唐绽放出处于现代科技结晶的威力来!

本来李恪还打算在长安城多待一段时间的,但是计划却赶不上变化。

他收到了从扬州大都督府送过来的信。

信中告诉他这段时间扬州和苏州两地发生的一些事。

以及汇报了一下各个工坊的进度,其中让李恪感到惊讶的是火枪工坊将符合他要求的无缝钢管生产出来了。

而且经过了各项测试,均达到了他设定的标准,并且开始准备批量制造了。

并且,他交代过的蒸汽机,也有了一定的成果。

看到这些信息,李恪当即便产生了回扬州的想法。

火枪早一点制造出来,就能早一天装备到神机营,自然就能早一天开始训练,形成战斗力。

蒸汽机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旦蒸汽机造出来了,那对大唐整个生产将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生产不了的东西,有了蒸汽机后,就能够生产了。

以前生产效率很低的东西,有了蒸汽机后,产量能大大增加。

蒸汽机的应用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从路面到水面,再到各个工厂。

蒸汽机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只要蒸汽机造出来了,大唐很快也能迎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到那时,大唐的发展速度可就真的一骑绝尘了,周边各国怕是连大唐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哦,不对。

到那时只有大唐了,哪儿还有周边各国?

“宜早不宜迟,也差不多该回扬州了。”

李恪想了想,决定尽早回扬州。

既然决定了,那自然要去宫里给李世民和杨妃说一下。

“来人,备车。”

李恪当即吩咐道。

“是,殿下!”

很快,王府门口便备好了马车,李恪乘坐马车来到了皇宫里。

他先来到了甘露殿。

“父皇,扬州大都督府传来消息,儿臣可能要提前回扬州了。”

李恪直接向李世民说明,他马上要启程回扬州了。

“哦?可有什么大事?”

闻言,李世民有些关心的问了一句。

毕竟李恪这么长时间不在扬州,他还以为扬州发生了什么事呢。

“没什么大事,只是儿臣手下的工匠在一些技术上有了突破,还有很重要的环节需要儿臣参与。”

“而这些东西宜早不宜迟。”

李恪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将回扬州的原因说了一下。

当然了,太核心的东西他没说,到时候在高句丽战场上,李世民自然能看到。

“好,那你路上多加小心。”

“之前你说的那个运钱部队,朕给你一道圣旨,就按照你的要求去组建。”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后想到了之前李恪和他提起过要组建一支专门负责运输纸钱的部队。

之前他还在考虑,现在李恪要回扬州了,他也就直接同意了。

毕竟按照李恪所说,这支部队不需要太强的战斗力,只需要能把纸钱安全的运输到地方就行了。

一般的山匪或者民间组织无法抢夺就行了。

“多谢父皇!”

闻言,李恪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能够单独组建运钞部队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不然每次都要让手下的神机营精锐将士去干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实在是太浪费人才了。

毕竟运输纸钱,也就防一防山匪或者民间组织罢了。

难道还有正规军敢抢夺纸钱?

那怕是不要命了。

而如果山匪和民间组织来抢夺纸钱,负责押运的部队也能够将其击溃。

可以说,5.9运钞部队的战斗力介于正规军和山匪中间。

低于正规军,但远强于山匪。

这个战斗力就够了,毕竟战斗力可是钱堆出来的,各种训练,各种好的武器等等。

从李世民这里离开后,李恪便来到了百福殿。

得知他要离开长安回扬州去,杨妃虽然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但还是非常不舍。

但也没办法,只能交代他让他好好照顾自己,有时间多回长安之类的。

李治和李明达二人也非常不舍,李明达都伤心的哭了起来。

对此,李恪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现在他还不能一直的待在长安,等到今后他成为太子,成为皇帝后,就能一直待在长安了。

从皇宫出来后,李恪便吩咐了下去,开始收拾东西。

随着他一起来长安的人员除了一部分因为事务要留下的,其余人都回归到了岗位上,随时准备出发。

接下来两天,李恪和一些交好的大臣们聚了聚,说了一下即将离开的事。

在第三天清晨,天刚刚亮的时候,在神机营将士的护送下,李恪一行车队缓缓驶离了长安城。

首节 上一节 368/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