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220节

只是看了一会儿图纸,他就敏锐的发现了这种船型的优点!

“这种船能造吗?”

李恪看了他一眼,问道。

“恐怕有点难,毕竟这船太大了!”

郑天成表情有些苦涩,没什么信心的说道。

虽然有了设计图纸,但他们之前毕竟没有造过这么大的船!

而且这种设计也从来没有见过,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他看了一下设计图纸上标注的数据,这艘船长达50米左右!

而且起步都是三千料大船!

更别说后面还有更大的船型,动辄达到了万料大船!

换成排水量,那就是6吨到2吨大船。

这种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有点太难了!

不仅仅是材料上的,21还有造船工艺上的。

“你们可以先按照图纸制作等比例缩小的模型,先研究透构造和制造方面的事。”

“有不懂的问题,随时去扬州询问本王。”

李恪也知道,以现在的造船工艺想要造出盖伦船确实有点难。

但既然他都把图纸拿出来了,再加上帮他们解答一下问题。

那么在短时间内将造船工艺快速的提升起来,应该还是问题不大的。

毕竟,不管怎么讲,盖伦船都还是风帆船。

而不是后世的铁甲舰。

难度没有达到质的提升,工艺进步起来还是非常快的。

“是,殿下!”

郑天成顿时眼前一亮。

李恪所说的这个按照图纸等比例缩小做模型的想法非常好!

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快速知道这艘船是怎么造出来的。

在造的时候有哪些方面的问题是需要注意的,会遇到哪些难点等等。

相当于以一种极为快速且成本低廉的方式,模拟了一次造船的过程。

这无疑是一种极为新颖,且能快速吃透一款新船型的办法。

“并且,以后造船厂也不要造这些小船了,所有的力量都拿来造大船!”

李恪随即又对郑道。

“殿下,可是不造小船,造船厂的收益呢?”

闻言,郑天成不由一惊,连忙说道。

这大船虽然的确大,但明显不适合民用啊!

但又不造小船了,那造船厂怎么生存下去?

“将造船厂里的技术授权给民间的私人造船厂,然后获得授权费就行了。”

“比如将一艘船型授权给一家私人造船厂,指导他们学会造这艘船,今后这家造船厂每造出一艘船,就要给你们一笔授权费。”

“至于这个授权费,你们可以自己定,只要别人愿意接受就行。”

李恪提出了一个授权的概念。

在他看来,扬州造船厂应该成为后世江南造船厂那般,专门制造大型战舰的造船厂。

让这种造船厂浪费时间和精力去造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小船,实在是太浪费了。

但内河航运又需要小船,而且造船厂也很需要小船的利润。

那么就可以将这些小船的制造给外包出去。

扬州周边就是大运河和长江,不远就是大海。

这里的水运极为发达,所以造船业也非常繁荣。

但外面的造船厂技术肯定比不了官办的扬州造船厂,扬州造船厂能造的船,外面可造不了。

这些在李恪看来很小的船,在外面那些私人造船厂里,那可都是极为珍贵的大船!

如果将这些船的技术公布出去,相信会有非常多的私人造船厂想要这些造船技术。

就算需要他们每造一艘船,都给扬州造船厂一笔钱,他们肯定也会非常愿意的!

这样一来,扬州造船厂不仅可以专心造大船,船厂的收益不仅不会低,还可能会更高。

而且,小船的产量也不会少,反而会有一个巨大的井喷!

相信要不了多久,扬州的造船业就将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一种极为繁荣的状态。

成为大唐的造船圣地,也是指日可待。

“授权?”

郑天成在听完李恪提出的这个新颖的概念后,又愣住了。

他之前从未想过还会有如此方式。

但随着李恪给他介绍了一遍,他心中细细思索后,却猛然发现,这个方式好像真的可行!

他作为在扬州造了这么多年船的人,自然知道在水运极其发达的扬州,造船业对技术的需求有多大!

但之前扬州造船厂乃是官办造船厂,自然不可能将造船技术公布出去。

可是现在,一旦扬州造船厂将技术公布出去,那绝对会遭到大家的疯抢!

什么造一艘船就要交一次钱?

只要能造出船来,交钱算什么?

毕竟交的钱肯定比他们赚的钱少。

但如果没有技术,连稍微大一点的船都造不出来,拿什么赚钱?

这个账他会算,那些造船厂的老板自然也会算。

将这些造小船的工作分摊出去之后,他们就可以集中精力和时间专心造大船,研究更先进的造船技术!

这样,再往后又可以公布更先进一些的技术,继续收授权费。

这样一来,扬州造船厂的收益恐怕会前所未有的高!

而且,整个扬州的造船水平也会跟着提升!

“吴王殿下真乃神人也!”

郑天成对李恪是彻底服气了!

不仅能拿出如此神奇的船型图纸来,还能一言一语间将整个扬州造船业的未来发展都规划好了。

“本王只是提概念,真正实施还需要你们自己去做。”

“还有,扬州造船厂要大力招揽和培养技术人才。”

“要设立人才评级制度,按照人才级别来发放俸禄和奖金。”

“并且一旦自己带的徒弟评级提升,就会得到奖金奖励。”

“每个人都能从自己徒弟的俸禄里抽成百分之一,这样才能激发大家带徒弟的动力。”

“而且,为了避免有人大量收徒弟但却不用心教的问题,可以设定一个标准,徒弟里各种品级的比例是多少,达不到就要有惩罚。”

李恪随即又给郑了一番人才培养的事。

造船不是一个小工程,不是几个人就能造出来的。

需要大量的成熟的造船工匠,一起努力建造。

那么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就非常重要了,只有造船的人才数量够多,造船的速度才会够快。

只有人才的质量够高,造出来的船才会更大!

所以,李恪给他建议,让他在造船厂设立一个人才评级制度。

比如特级工,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学徒等等品级。

然后按照品级,不同的级别工资和待遇也不一样。

特级工工资最高,而且要很高!

得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让下面的人看到希望,有努力学习工艺和进步的动力。

只有这样,才会去努力提升技艺,争取评上更高的品级,获得更高的工资和待遇。

而且带徒弟也要有奖励,比如只要自己的徒弟品级提升了,作为师父就会得到一笔奖金。

这样师父也更有动力带徒弟,并且也会不藏私,把自己的手艺都教出来。

首节 上一节 220/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