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第148节

佩服的是,李恪很清楚掌控天下喉舌的重要性,以及很懂得利用舆论。

并且很创新的发明出了报纸这种能迅速掌控天下喉舌的东西出来。

惊讶的是,李恪竟然一直在布局,一直在稳步的实行他的计划!

他现在认为,李恪从说出要打掉五姓七望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接下来的计划。

造纸印刷书籍只是他的计划,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进入礼部,并且身居高位。

这样就能合理的创办报纸。

甚至他觉得礼部那份大唐官报也只是一个幌子,就是为了给李恪的大唐日报挡枪的!

如果这一切都是李恪的计划的话,那李恪的心思也实在是太缜密,计划也太周密了!

“你还真是用心良苦,为了掌控舆论,做了这么多铺垫。”

李世民不由感叹的摇了摇头,看向李恪说道。

“儿臣只是想用报纸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而已,没其他想法。”

李恪微微一笑,向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李世民看穿报纸的作用,他并不意外。

毕竟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李世民要是还看不懂那才叫意外!

不过看李世民的态度,似乎对这件事并不太介意。

这让他心中不由松了口气。

正如李恪所感受到的一样,李世民对于这件事,心中其实没什么想法。

按照道理来讲,李恪所做的事,其实是在威胁他的统治。

但他作为千古一帝,对天下对朝廷的掌控也是非常之高的。

他有绝对的信心,李恪不会对他造成威胁。

哪怕现在李恪看似对朝廷大臣,对六部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只要他活着一天,那些大臣和六部的第一效忠目标就只会是他!

李恪,顶多算是他们的第二效忠目标。

他心中感慨的更多的,还是李恪和他的其他皇子们的对比5.8。

他忍不住在想,如果将来自己去世了,李承乾登基了。

那李承乾真的斗的过李恪吗?

老实讲,他在心中摇了摇头。

即便李承乾是皇帝,手掌天下大权。

但他认为李承乾的获胜希望,非常渺茫!

他又想了想,如果是其他皇子登基呢?

李泰?

虽说有几分才华,但和李恪比起来,差远了。

至于其他的皇子们,李治还小。

李愔虽说最近成熟了许多,但李愔是李恪亲弟弟,肯定是支持李恪的。

其他的皇子们,就更加不用说了。

但总之不管是谁最后登基,都不会允许有李恪这种实力强大的亲王存在。

所以他们之间必定会有一战,就像他和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一样。

但如果李恪是下一任皇帝的话,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可李恪的身份和血脉,又注定了这件事会非常难!

李世民只觉得脑子里一片混乱。

任何朝廷大事都不会让他如此,但唯独关于皇位的传承问题,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或许,当时父皇也是如此?”

这时,李世民突然想到了李渊。

或许,当时李渊的内心,也和他一样矛盾与纠结。

PS:第四更!.

第124章 广发红包!再出千古名篇!

其实,李世民心中很清楚,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

第一,直接立李恪为太子。

这样一来,李恪本身就有才华,有实力,成为太子就能顺理成章的继位。

而且他相信,以李恪的能力,将来肯定能如他一般,稳固的掌控朝廷和天下。

并且其他皇子对他造不成威胁,还能安稳的享受荣华富贵。

第二,依然保护李承乾为太子。

如果是这个办法,那现在他需要做一件事。

尽全力的打压李恪!

明令禁止所有王公贵族与李恪产生任何的利益来往。

解除李恪的所有职务,并且将其赶出长安城,发配到封地去,今生今世永远不准回长安城。

只有这两个办法,如果这两个办法都不选。

那等到他去世之后,李恪和李承乾之间必有一战!

到那时,才安稳了几十年的大唐,说不定又会因此而分崩离析。

兄弟相残,天下大乱。

这无疑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但第二个选择对李恪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作为父亲,李恪同样是他儿子!

而且还是所有儿子里最有才华的儿子!

同时李恪也是他所有儿子里最喜爱的。

如此对待李恪,作为一个父亲,他是如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况且,以他对李恪的了解。

就算将李恪发配到封地去了,李恪也不会束手就擒的。

以李恪的才华,说不定就会在封地默默发展。

然后等到他去世之后,直接就会揭竿而起,掀翻李承乾的统治!

所以,想来想去,似乎只有第一个办法。

但这样一来,又对李承乾这个嫡长子不太21公平。

而且,李承乾是长孙皇后的儿子。

长孙皇后从小就跟着他,经历了非常多的苦难。

他如果立李恪为太子,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长孙皇后!

“皇位是残酷的,或许从来就没有公平与不公平吧。”

李世民眼中掠过一抹明悟。

他想到了自己,明明比大哥李建成更有能力,功劳更大。

但却因为大哥是嫡长子,所以被立为太子。

这对他也是一件不公平的事。

“罢了,朕这一关你算是过了,至于其他关卡,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李世民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事了。

他决定顺其自然,一切看李恪自己的本事。

反正在他这里,李恪的庶子身份,以及隋王朝皇室血脉不再是问题。

毕竟,李恪是他儿子,姓李不姓杨,身上还留着他的血脉!

就算李恪登基了,那也是大唐帝国的皇帝,不是什么大隋的皇帝。

大隋早就被埋进历史堆了。

但这只是他的想法,要想让其他的大臣们接受李恪的身份,那就需要看李恪自己的本事了。

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各凭本事!

首节 上一节 148/5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神算鬼谋,我选择辅佐孙坚

下一篇:三国:召唤王者峡谷英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