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刚要造反,被封一字并肩王 第356节
看到方孝孺如此郑重,孔希学顿时微微一愣,然后就急道:“他莫不是宗室子弟? ”
“什么宗室子弟,那可是朱右先生!”
方孝孺顿时是哭笑不得。
“什么朱左朱右的,没什么名气!”
孔希学不屑的说道。
他可是将京中显赫官员跟权势人物的名字,都烂熟于心了,一个朱右,自己听都没听说过。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着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权势人物嘛,这种人,也值得自己看顾?
“朱右先生他可是编纂《元史》的人……”
方孝孺无语了啊。
朱右也是翰林院的一代文宗。
这位老人家在元至正年间,就已经学有所成,多次为官,
在洪武三年,当时的史馆总裁,推荐朱右等纂修《元史》。
洪武六年,又编《大明日历》《洪武正韵》。
书成后,授翰林编修。
洪武八年,任晋王府右长史。
著有《白云稿》《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性理本源》。
而后,朱右将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和“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优秀散文编为《六先生文集》。
这可是极为博学的一代文宗了,他居然没听说过?
这种人,也配来挑衅朱武?
简直可笑!
“主编《元史》?这位先生现任何职? ”
孔希学顿时一愣,然后连忙问道。
“在晋王府任右长史……”
方孝孺说道。
“晋王府右长史?呵,这算是什么狗屁官。”
而孔希学一听,顿时呵呵一笑,彻底放松下来。
当了晋王府右长史,就代表着他从此远离朝廷中枢了,何况还是在山西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
—句话,不值得自己去巴结。
而方孝孺听到了这里,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几眼,就是有些鄙夷的摇摇头。
明白了啊。
这就是个趋炎附势的,在儒学一道上,根本没有什么造诣,儒学在他手中,只是求官的梯子而已。
““V也就是说,你对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没什么研究? ”方孝孺无语的说道。
“你在说什么? ”
孔希学一愣:“儒学就是儒学,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分类? ”
“我他妈……”
方孝孺忍不住的爆出粗口。
累了。
真的累了啊。
这他妈的什么人啊?
随便一般的儒生,对儒学发展脉络,没什么了解也就算了啊。
可你是来找朱武讨教学问的啊。
居然连这些都不知道?
你在这搞笑呢吧!
阿猫阿狗的都敢来碰瓷了啊?
简直可笑!
“这人这么大年纪(的了好)了,怎么连这些东西都不知道啊? ”
“对啊,就这点学问,也敢来找少爷讨教学问,他配吗? ”
“简直是有病,回家再学个几年吧。”
此时,学生们都是在那不屑的议论了起来。
言语之间,对孔希学很是看不起。
『他们虽是学童,可是在方孝孺的教导之下,对于儒学发展脉络,也是有所了解。
而现在见到这么大年纪的儒生,对这些竟是都不知道。
顿时是无比鄙视了起来又。
“竖子无礼!”
孔希学一看,顿时是急的面红耳赤。
可是他真的不知道这些分类啊……
自己身为堂堂衍圣公,现在竟是被几个孩子鄙视了啊!.
第350章一脸懵逼的衍圣公【344已经修改,大家刷新一下,明天10更弥补】
他羞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说起来,这也难怪。
经历了元朝的洗礼之后,儒学大衰,早就没了宋朝文华鼎盛的景象。
而到了明朝,朝廷又大力的提倡八股文章。
八股文章考的就是四书五经,其余其他大家文章之类的,那是看都没人看。
原因很简单……
科举他不考那些啊。
没人看,印刷的就少,这就导致,现在的读书人,极度偏科,能够对四书五经每个字都精研万分,可是对于儒学发展脉络,乃至于大家文章, 都很少有人知。
就算是孔家,也不例外。
只有真正的大儒的,到了一定层次,水平到了,才会自然而然的对古人文章,产生崇敬,看出人家的真正水平,能分辨什么是真正的好文章。
然后费尽心机的去找资料古籍,进行研究。
毫无疑问。
孔希学水平真不够。
而正常的小孩子,更不可能知道这些。
而宋濂可是能写出《送东阳023马生序》那等千古名篇的大儒,他的水平自然是够的。
方孝孺作为他的得意门生,在文章上的造诣,虽说是比不上宋濂,但起码的分辨能力,也是足够的。
可以说,朱武这处学堂,那绝对是大明绝无仅有的学堂。
可是现在……
孔希学看着这些学童,竟是都能嘲讽他,那心情什么样,就别提了啊。
要是有个地缝,他就能钻进去。
明明是一个朱武手下,一个山野的教书先生而已。
怎么会有如此才学的?
就算是自己平时接触的那些大儒,好像也没有这个水平啊。
而这些学童就更夸张了啊……
他们几个孩童而已,怎么会知道什么儒学发展脉络的!
“就这点水平,也敢来找少爷,简直是恬不知耻。
学童们却是没那么多的顾忌,直接是嘲讽了起来。
要是别人,他们还能还会客气一些。
可是这个人,竟然是敢来嘲讽朱武!
朱武在朱家村那是什么地位?
上一篇:大秦:凝聚国运,助祖龙长生!
下一篇:大秦:打卡十八年开局请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