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第34节

这本来就是我娘家的钱!

都是我的!

……

……

奉天殿中。

朱元璋正在为钱的事情发愁。

自从朱元璋登基以来,一个铜板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朝廷的用度一直是紧紧巴巴的。

现在大明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朱元璋的心情更不好了。

徐达有些为难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位,这各地州县的报告都来了,伤残老兵的情况,会尽快安置,不过这里面还差了一点银子啊。”

朱元璋的面色阴沉。

“差多少?”

“就四万多两。”

朱元璋此时看向了一旁的李善长,有些担忧的问道

“善长,户部还能拿出这四万两银子来吗?”

李善长皱了皱眉头,叹了口气说道

“陛下,这笔银子,户部挤挤是能拿出来的,不过可能就是要挪一些赈灾的粮款,不过好在不多,要不臣去从别的事情扣些零头下来,拼拼也能凑出来。”

大明的开销是惊人的,户部实际就是一个流程,各地的税银刚一送过来。

转手就又走了。

而且大明是实物税杂交,粮食、布匹、丝绸,都能当做税款送来。

但是安置不下去的老兵要来京安置,总不能给老兵发两匹布当路费吧?

户部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现银啊。

“位,实在不成,我去找咱们淮西的老兄弟们,凑一凑?”

“凑个屁!朝廷给你们发的钱,那是让你们养老的,咱前脚给你们发了,后脚又要回来,这成什么了?”

就在这个时候。

玉儿抬着一只木箱悄然走进了大殿之中。

“陛下,陛下。”

朱元璋眉头紧锁的说道

“行了,回去告诉皇后,咱先不吃午膳了,不用催了。”

玉儿闻言哑然失笑。

“陛下,这是太孙捐给朝廷的一万两现银跟黄金三千两……”

“啥?”

朱元璋的下巴险些惊掉。

黄金三千两,兑成白银,加起来总共刚好四万两!

当看到箱子里白花花的银子和金灿灿的黄金时,朱元璋彻底没话说了。

而后玉儿便将方才在坤宁宫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大笑不止。

吕氏的那点小心思,朱元璋焉能不知。

竟然被朱雄英用这么巧妙的办法化解了。

“好,好啊!咱英儿是好孩子!”

“善长啊,你去给咱写张告示,就贴在宫门口去,让过往的大臣都给咱看看,看看咱的宝贝大孙子是怎么心系朝廷的!”

第39章只有吕本受伤的世界 求鲜花,

午门之外。

大明的六部及各大衙门,为了方便办事,就是在午门之外不远处依次排开。

而今天的吕本去太常寺点了个卯之后,就在午门外溜达了起来。

久在朝中为官,吕本早就磨炼出了一种不同于常人的感知力。

他有预感,今天朱元璋一定会表彰自己,表彰吕氏,表彰朱允炆。

自己可是足足花了一万多两白银,三千两黄金啊!

加起来近四万两银子。

弄个表彰不过分吧?

吕本甚至连词都替朱元璋想好了。

什么皇孙允炆至纯至孝,仁德宽厚,太子妃贤良淑德,落落大方。

至于自己,表彰不表彰的自己也不太在乎。

儿孙好就好了。

毕竟这事明面跟自己没啥关系。

但是朱元璋心里应该知道,要是能给自己升个一官半职的就更好了。

有了今天这一档子事,允炆终于算是简在帝心了属于是。

自己这个太常寺卿确实干了挺长时间了。

去礼部挂一个左侍郎什么的,也不错。

吕家的荣华富贵,这不就来了吗!

区区四万两银子,买四代人的荣华富贵。

值!

血赚不亏!

这么想着,一午的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溜走了。

就在吕本纳闷宫里为何还没有动静的时候。

终于,午门之中,一个小太监捧着一段黄绸跑了出来。

“嘿,来了!”

看到这一幕,吕本当即便四下招呼了起来。

“人呢,都出来吧,陛下贴告示了,都过去看呐~”

吕本今日难得的精神矍铄。

被他这么一吆喝。

六部九卿,各衙门闲着没事的官员都溜达了出来。

毕竟宫里贴出来的告示。

万一有朱元璋的圣训呢。

在场的众人谁也不敢耽搁。

几十名文武百官在吕本的带领下,零零散散的朝着宫门处走去。

刚到午门之外,吕本便看着午门外的小黄门问道

“小公公,这陛下贴的是什么告示啊?”

小黄门闻言微微欠身道

“吕大人,您说笑了,天子有令,奴婢不能识字,不过听说好像是表彰。”

吕本闻言心中大喜。

当即便掏出了一锭金元宝递给了那小黄门。

“好好,这点钱小公公拿去喝茶。”

小黄门见状大喜,一点都不客气,连声道

“奴婢谢吕大人。”

而此时身后的一众大臣已然走到了告示前。

当看到告示的一瞬间众人登时便议论纷纷了起来。

“啊,不简单啊,太孙果然不简单,出手竟然如此大方。”

“这么大一笔钱,可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啊。”

首节 上一节 34/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家衣柜通长乐公主宫殿

下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