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第23节

一个孙子叫朱雄英,另一个孙子叫其他孙子。

“算是喜事了,区区一个御花园,烧便烧了,只要这种子能种出来,咱再烧十个御花园又如何?”

“陛下圣明!”

朱元璋爽朗的笑声在御花园的废墟回荡良久。

殊不知吕氏幽怨的双眸之中都快要喷出火来了。

这就是典型的双标现场啊!

不过此时,显然没有人在乎吕氏母子二人的感受了。

朱元璋带着一众人越行越远。

仿佛吕氏母子不是朱家人一般。

奉天殿的眉头

朱元璋摸着朱雄英的脑袋有些好奇的问道

“英儿啊,那白胡子老爷爷,跟没跟你说这东西咋吃?”

朱雄英咂舌道

“说了!可以烤着吃,也可以做成粉,也可以做成面。”

“做成面?”

朱元璋闻言一愣。

好家伙,这不就是妥妥的粮食吗?!

“英儿,你跟咱说说咋做成面?”

朱雄英闻言一愣。

妈的,系统还没跟我说呢,我哪知道去?

而且我知道了也不能跟你老朱头说啊。

这年头什么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朱雄英在一旁摇了摇头说道

“不!英儿不想说!”

朱元璋闻言一愣。

“英儿,你咋这么小气啊,你这可不像是爷爷的好孙子,爷爷像你这么小的时候,可大方了,不信你问徐爷爷跟汤爷爷!”

汤和、徐达两人也赶忙说道

“是啊,陛下像殿下这么小的时候,就是一个果子都忘不了跟我们分成三份。”

朱雄英咂舌道

“可是这不是一个果子啊!”

“有这个配方,英儿就可以去开作坊,别人都不会做,只有英儿会做,英儿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只要喜欢吃这一口的人,就得乖乖的掏钱!”

“这样一来,一年就至少能买好多好多果子。”

“这样的话,大概能卖十年,十年又是好多好多果子。”

“……”

看着朱雄英财迷的这幅模样。

朱元璋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面色也不由得凝重了下来。

这小子说的话没毛病啊!

这事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大不了卖便宜点,价格优势都能挤死整个大明的粮商了。

单凭这玩意逆天的产量。

还愁没钱赚?

不过这不是自己最痛恨的奸商吗?!

自己这宝贝大孙子平时好好的,怎么在当商人这方面还有这么强的天赋?!

谁教的?

咱老朱家的人,绝对不能去干那种丢人的事!

这个事情已经等不得了。

朱元璋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赶紧给朱雄英物色几个名师了。

这么好的苗子,都快让朱标给惯成商人了可还行。

此时,老太监侯英在拿着一份奏章来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皇爷,太子殿下来折子了,说是扬州的水灾安置的差不多了,秋粮已经种下去了,太子问什么时候能回京城……”

一提起朱标,朱元璋更来气了。

朱雄英能有这想法,除了朱标,谁还能教!

差点断送了大明的美好前程,你还想回来?做梦!

想到这里,朱元璋没好脸的说道

“什么叫灾治的差不多了?粮食刚种下去就叫治好了?地里粮食长出来了?老百姓都脱贫致富了?”

“没……”

侯英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心中不由得暗道:这些都成赈灾的事了?

“没还想着回来?让他老老实实的在扬州待着!什么时候扬州老百姓都过好日子了再回来!”

“嗯……”

朱标:??????

第27章朱元璋:咱英儿不能走歪路!

刚一回到奉天殿。

朱元璋便对身后的几人说道

“善长,汤和、徐达,今天晚别走了,咱们老哥儿几个留下来喝两杯。”

李善长跟徐达、汤和三人闻言一愣。

御花园的一场大火。

让君臣四人似乎都回想起了当年打江山时候的不易。

往昔大胜归来时。

彼时彼刻岂非恰如此时此刻?

御膳房已然准备起了晚膳。

而此时的朱元璋则是看着李善长忧心忡忡的问道

“善长啊,英儿之前的那几个先生,咱打算不用了,英儿聪慧,先生也得好好挑选,这个事情,咱打算交给你。”

李善长闻言一愣。

储君的教育任务,这是何等的分量。

比起朱元璋之前发的那块“催命符”。

负责储君的教导,才算是真正的“免死金牌”啊!

“位……”

朱元璋赶忙说道

“你先别急着谢恩,咱有好几点要求,还没说呢。”

在一旁的朱雄英听了个真真切切。

心里不由得急了。

你老朱头不讲武德啊!

红薯都让你拿去了。

现在又要给我找老师?

朱雄英举着小手在一旁赶忙说道

“皇爷爷,英儿不用学了!”

众人闻言不由得大笑。

首节 上一节 23/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家衣柜通长乐公主宫殿

下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