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第158节

看起来好像挺好吃

朱雄英指着头顶的太阳说道

“皇爷爷,白天的时候,有太阳在,玻璃把寒风挡在外面,只把阳光放进来,自然就787暖和了呀。”

“那晚上呢? ”

朱雄英指了指不远处的土地。

朱元璋顺着朱雄英的手指看去。

这才发现。

在土地上,都盖了薄薄的一层东西。

朱标好奇的从地上捡起了一块,仔细的嗅了嗅。

只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英儿,这是什么东西?”

“倒是不像是田间常用的几种肥料啊。”

田间常用的肥料,无外乎人粪、猪粪。

在确定了不是这两样之后,朱标甚至伸出舌头尝了一下。

朱雄英看着朱标一本正经的提醒道

“马粪!”

用舌头细细舔了一口的朱标登时便怔在了原地。

我说咋看这玩意儿这么眼熟呢?!

谁闲着没事把马粪扔在地理当肥料的? !

“呸

“呸!"

古在其实也是有堆肥的。

只不过主要是用猪粪、鸡粪、羊粪跟人的fflffio

至于马粪跟牛粪。

因为微量元素的原因,使用不好还会影响土地肥力。

没什么农户会用。

朱标跑(aecd)到一旁用清水连漱了几次口,才悠悠的回过神来,看着朱雄英说道

“英儿!你在田里铺上马粪作甚? ! ”

“因为马粪是可以热土的啊。”

朱标一怔。

朱元璋的脸上却是微微沉了下来。

“不错,马粪堆积的时候,确实会发出一些热,早年间的时候,有人冬天实在是冷的受不了了,就会钻到马粪堆里去 ,虽说不干净,但是比冻死强。”

这种事情,朱元璋也只是听说过。

朱标就更不可能知道了。

现在随着大明开国以来,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

但是没有兵荒马乱的年代,也没有那么多的马粪给人钻了,因此朱标也便不知道此事。

“是的,皇爷爷,晚上的时候,这些土上面就会盖一层新鲜的马粪,给下面的庄稼保温,让他们不至于冻死。”

“至于早上太阳升来了的时候,也会烧些柴火,让大棚里的温度长的快一些。”

这样一来。

玻璃大棚虽然成本上来了,但是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弱。

结出的作物反而比当季的作物还要壮实。

只不过就是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罢了。

因为这样种植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不过,看着眼前的这一大片地。

朱元璋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好啊,善长啊,咱这辈子跟汤和一块种过地,跟徐达一块种过地,还没跟你一块种过地呢。”

“咱还不知道你这个大先生,会不会种地呢。”

此话一出。

连匆匆赶过来的蓝玉都怔住了。

这还是当年的那个磨刀霍霍的老屠户吗?

李善长站在一旁笑道

“上位,您这就小看臣了'当年在滁州的时候,臣也是种过几亩薄田的。

说罢,朱元璋跟李善长,一人拿着一把锄头便从田里耕种了起来。

最后,朱元璋还给每个人都划分好了责任田。

君臣几人除了将今天刚刚收获的红薯重新种下去之外。

还栽种了不少的蔬菜瓜果。

君臣几人一同耕耘。

这将来在史书上,也算是一桩趣事。

自从胡惟庸案发以来。

朝中大臣人人自危。

尤其是李善长。

朱元璋也想借着今天这个机会。

彻底的打消掉李善长的忧虑。

之前有几件案子,朱元璋做的确实是有些过分了。

不过好在,淮西的这些老弟兄们,基本上都还在。

虽然也杀了几个晚辈,但好歹及时刹车了。

况且李善长也是大明的第一开国功臣。

老朱总不能寒了天下的心。

之前被朱雄英教训过一顿之后朱元璋,已经醒悟了不少了。

因此近日来对淮西勋贵,也算得上是和善。

尤其是淮西的文臣。

本来有不少人已经算定了是要被纳入胡惟庸党羽的。

最终还是被朱元璋从名单上拿了出来。

因为朱元璋不能留给朱雄英一个只有武夫的淮西集团。

待忙活了一阵子之后。

朱元璋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看着朱雄英问道

“英儿,这些东西在这玻璃房里,会不会影响周期啊。”

朱雄英继续啃着李子说道

“不会,今年冬天皇爷爷就能吃上自己亲手种的青瓜跟胡瓜了。”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笑道

“善长啊,等到入冬之后,你可得跟咱再来一趟。” 李善长的眼中不经意间闪过一道泪光。

不过转瞬即逝,最终李善长看着朱元璋坚定的说道

“上位放心,臣必风雨相随。”

从李善长跟朱元璋一起耕耘的那一刻开始。

这一块田,便被赋予了极高的政治意义。

朱元璋笑了笑没有做声,径自坐在朱雄英身旁跟着朱雄英啃起了李子。

爷孙二人好不惬意。

看到这一幕无论是蓝玉还是李善长。

所有人在此刻都已经确定了,朱元璋能有今日之变化。

完全是因为那个坐在角落里啃着李子的小娃娃。

首节 上一节 158/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家衣柜通长乐公主宫殿

下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