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大明:朱元璋夹菜时,坑哭朱标 第130节

“不成,赶紧给咱找个比他那还粗的藤条。”

说罢,朱元璋便盯上了一名353大汉将军手中的金鞭。

“你,把金鞭给咱!”

大汉将军的脸上露出了一副为难的笑容。

“陛下,这,这玩意,不得把太子爷直接打死了吗……”

“废话,打不死咱还不要呢!”

那名大汉将军的心中不由得万马奔腾。

怎么都想要我的金鞭!

拎着金鞭的朱元璋当即便朝着朱雄英的寝宫杀奔过去。

看着朱雄英寝宫紧闭的房门,朱元璋准备踹门的脚都已经抬起来了。

只听到朱标熟悉的声音从房间里面传了出来。

“英儿,你看这句换成德比三皇是不是更押韵一些? ”

“爹,您是储君。"

“呃:??二英儿,房父自诩也是古今太子里文墨无双的,要不要填上?”

“爹,你文墨也没有李煜好吧?”

“那,那为父替你研墨,英儿这么小的年纪就写这么多字,一定很累了吧?千万别累着,为父等会便命御膳房做几样 你爱吃的菜送来。”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朱标何时对自己这么言听计从过?

就因为这么一篇文章? ! .

第130章你们替吾扬名,吾岂能要你们的银子?

看着眼前一副父慈子孝的画面。

朱元璋的心也不由得松了下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朱雄英的脑海里也传来了系统提示音。

【你成功的利用报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彻底撼动了士族在民间的根基,大明的国运因此得到了的提 升,获得如下奖励。】

1,光辉的形象需要更强健的体魄来捍卫,你获得了游泳带师传承!

2,你的个人魅力在光辉形象的加持下变得更加强大,魅力+20。

话音刚落,朱雄英感觉到自己体内有一股暖流涌动,良久之后,朱雄英不由得咂了咂嘴。

感觉还不错。

父子二人齐心协力足足搞了三个时辰,一篇专门给朱标歌功颂德的“吹捧文”横空出世。

看着眼前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文章,朱标心中不由得飘飘然了起来。

报纸现在无疑是整个金陵的风向标了。

想着用不了多久金陵街头巷尾,处处都能看到自己的溢美之词,什么古来第一储君,圣贤仁德,诸如此类的辞藻全都 会跟自己挂钩朱标就忍不住快要笑出声来了。

到底是自己儿子啊!

朱标总算是体会到了被人拍马屁的快乐。

果然爽啊!

朱标晃晃悠悠的离开了朱雄英的寝宫。

等到朱雄英回过神来的时候。

朱雄英的脑海里突然传来了系统提示音。

【朱标实在是太肉麻了,千万不要让朱标的阴谋得逞,必要时可以离家出走触发奇遇。】 朱雄英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了一下。

今天晚上如果朱雄英不把新的稿件送出去。

蓝家庄就要按着样刊印了。

是选择系统的奖励,还是选择朱标。

朱雄英用0.01秒完成了选择,然后假装思考了3秒,而后朱雄英看着朱标渐行渐远的身影。

不由得长叹了口气。

“爹,这次,就委屈一下你…〃、…"

说罢;朱雄室便将朱标“呕心沥血”才写好的文章顺手扔进了纸篓。

《应天时报》的横空出世,彻底震撼了整个金陵的百姓。

但是这东西有多么招人喜欢,便有多么招人恨。

尤其是金陵的那些举子、秀才们。

曾经,他们是全村最博学的人,村中无论大事小情。

村中的百姓第一反应便是找到他们询问意见。

但是现在有了顺天时报之后。

事情便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与士大夫共天下并不只是吹捧士族文人的高地位。

而是文人作为王朝的统治工具,几乎垄断了高层跟底层的交流。

因此文人可以两头通吃,欺上瞒下中饱私囊,是彻头彻尾的统治阶级。

但是有了报纸之后,朝廷的话便等于拥有越过士族,直接与天下百姓交流的工具。

那士大夫还是士大夫吗?

充其量只能当一个官僚!

从统治阶级一瞬间便益了普通的统治工具。

这些平日里习惯了高高在上的文人、士大夫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天差地别呢。

看着那些坐在槐树下面,听着赤脚大夫读者报纸的一众村民。

无数的举人、茂才脸上露出了鄙夷的神情。

“区区竖子之言,粗鄙不堪,也配登堂入室!”

村头的几位农夫皆报之以同样鄙夷的神情。

“徐茂才,你知道蓝家庄的母猪为何连夜惨叫吗?”

茂才,亦称秀才。

听到这个问题,那徐姓茂才登时便涨红了脸。

母猪连夜惨叫?

为什么惨叫?

听说蓝家庄都是一些老卒。

这帮人难道晚上有人憋不住了?

呸!

丽!

“我怎么知道?粗鄙不堪,简直是不堪入目!此等事也能广而告之吗? ! ”

那两个老头不由得笑眯眯的咂舌道

“哈哈哈,这报上说的真准啊。”

“就是,果然说的不错,你看这句,眼睛脏的人看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脏的,哈哈哈哈。”

“徐茂才,你可莫要出去乱传,人家蓝家庄,就是定期统一给母猪配崽,前几天第一批小猪仔一块生了。”

“你! ”

徐姓茂才的脸色涨的通红。

气急败坏的朝着几个老头喊道

“粗鄙!我哪里看脏东西了?这也配叫文章吗?此等谬误之事,简直就是为害人间!” 说罢,徐姓茂才便快步走到了两名老者面前。

一眼便看到了《应天时报》下面的约稿函。

“好,竟然恬不知耻,既如此,吾今日便要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才叫文章!”

说罢,徐姓茂才拂袖而去。

回到自己家中之后。

洋洋洒洒上千字,须臾之间挥毫而就。

当天便匆匆的进城,将这篇文章放到了《应天时报》征稿的信箱之中。

而后便气愤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首节 上一节 130/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我家衣柜通长乐公主宫殿

下一篇:大明:开局给皇子讲授屠龙技

推荐阅读